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3.10.17

再論虛擬電廠的轉型定位與發展戰略/許志義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10月初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聚焦於大型電廠不易興建,當前台灣允宜積極發展新興的虛擬電廠生態系。此一價值主張,與筆者2014年首度鼓吹虛擬電廠發展的重要性(註一),以及隨後一系列有關於此課題之評論(註二)。尤其,筆者最近在《經新聞》接連發表三篇文章提出的訴求(註三),前後呼應,頗為一致。

2023.10.03

達成淨零排放所需的科技創新/鄭名山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估算,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將是人類控制全球溫升的最後機會,否則進入22世紀,全球溫度仍將不斷上升,最終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也因此全球主要國家都已宣示將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國際品牌大廠例如蘋果、微軟等也紛紛要求全球供應鏈減碳,歐盟展開碳關稅機制等措施,也因此讓身處全球供應鏈一環的台灣產業界快速面臨減碳壓力。然而根據最新各國提交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的自願減量承諾,累計至2030年之前全球的碳排放仍將持續增加,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似乎越來越困難。

2023.09.26

全球複合性風險升溫,經濟政策需強化風險應對意識/劉孟俊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經濟動態變化與挑戰加劇,不僅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更可能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深遠影響,對此,WEF提醒當前全球風險具有多面性,包括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環境破壞等,這使得科技、健康和地緣政治風險相互交織,形成一個複合性的全球風險格局。

2023.06.13

永續發展趨勢下,國際促進就業及經濟成長推動方向及作法/劉孟俊

全球疫情後的風險加劇,突顯永續就業新任務。地緣政治、疫後經濟恢復不均衡和全球供應鏈瓶頸等因素導致通膨現象停滯。全球通膨率顯著高於經濟成長與工資漲幅,嚴重影響低收入戶的購買力。經濟放緩迫使更多勞工接受低品質和低薪的工作,就業和社會安全保障更加低落。亟需改善勞工條件和提供保護支持,解決就業市場不平等問題。

2023.05.30

AI晶片異質整合 半導體業必修課/駱韋仲

隨著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和5G科技的出現,台灣半導體晶圓代工模式也開始在全球聲名響亮,並站上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位置,且不斷推進半導體的先進製程。人工智慧和5G科技的不斷發展,使產業對於高階晶片的需求愈來愈急迫,因此具有高度晶片整合能力的異質整合封裝技術,被視為摩爾定律遭遇瓶頸後的動力,以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2023.05.30
2023.03.28

AI晶片發揮效果 助各行業降成本又升品質/劉美君

近兩年多來疫情改變眾多人生活模式,儘管各國目前已陸續走出疫情陰霾,但因疫情而衍生的各式便利遠距應用,仍將蓬勃發展。

2023.03.28
2023.03.07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告實施後的產業新局/鄭名山

氣候變遷災難將是人類21世紀必須面對的最大難題,自2015年巴黎協定後,各國加強投入各項作為,以因應氣候變遷。目前已有超出120餘國家宣示或立法將在2050年以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使溫升不超出1.5°C,同時,隨之而來的各種倡議與實際作為,如透過技術、金融、貿易、補貼、碳揭露等各種手段,促使各國降低碳排放。

2022.12.20

強化半導體競爭力 建碳化矽晶圓自主生態鏈/曹芳海

化合物半導體的「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擁有高耐壓及高切換頻率特性,可用於提升電動車動力系統及風電系統的功率轉換性能,是未來落實節能減碳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吸引全球大廠爭相投入。

2022.12.20
前往第 頁 / 共16頁
2023.10.17

再論虛擬電廠的轉型定位與發展戰略/許志義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10月初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聚焦於大型電廠不易興建,當前台灣允宜積極發展新興的虛擬電廠生態系。此一價值主張,與筆者2014年首度鼓吹虛擬電廠發展的重要性(註一),以及隨後一系列有關於此課題之評論(註二)。尤其,筆者最近在《經新聞》接連發表三篇文章提出的訴求(註三),前後呼應,頗為一致。

2023.10.03

達成淨零排放所需的科技創新/鄭名山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估算,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將是人類控制全球溫升的最後機會,否則進入22世紀,全球溫度仍將不斷上升,最終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也因此全球主要國家都已宣示將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國際品牌大廠例如蘋果、微軟等也紛紛要求全球供應鏈減碳,歐盟展開碳關稅機制等措施,也因此讓身處全球供應鏈一環的台灣產業界快速面臨減碳壓力。然而根據最新各國提交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的自願減量承諾,累計至2030年之前全球的碳排放仍將持續增加,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似乎越來越困難。

2023.09.26

全球複合性風險升溫,經濟政策需強化風險應對意識/劉孟俊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經濟動態變化與挑戰加劇,不僅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更可能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深遠影響,對此,WEF提醒當前全球風險具有多面性,包括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環境破壞等,這使得科技、健康和地緣政治風險相互交織,形成一個複合性的全球風險格局。

2023.06.13

永續發展趨勢下,國際促進就業及經濟成長推動方向及作法/劉孟俊

全球疫情後的風險加劇,突顯永續就業新任務。地緣政治、疫後經濟恢復不均衡和全球供應鏈瓶頸等因素導致通膨現象停滯。全球通膨率顯著高於經濟成長與工資漲幅,嚴重影響低收入戶的購買力。經濟放緩迫使更多勞工接受低品質和低薪的工作,就業和社會安全保障更加低落。亟需改善勞工條件和提供保護支持,解決就業市場不平等問題。

2023.05.30

AI晶片異質整合 半導體業必修課/駱韋仲

隨著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和5G科技的出現,台灣半導體晶圓代工模式也開始在全球聲名響亮,並站上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位置,且不斷推進半導體的先進製程。人工智慧和5G科技的不斷發展,使產業對於高階晶片的需求愈來愈急迫,因此具有高度晶片整合能力的異質整合封裝技術,被視為摩爾定律遭遇瓶頸後的動力,以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2023.05.30
2023.03.28

AI晶片發揮效果 助各行業降成本又升品質/劉美君

近兩年多來疫情改變眾多人生活模式,儘管各國目前已陸續走出疫情陰霾,但因疫情而衍生的各式便利遠距應用,仍將蓬勃發展。

2023.03.28
2023.03.07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告實施後的產業新局/鄭名山

氣候變遷災難將是人類21世紀必須面對的最大難題,自2015年巴黎協定後,各國加強投入各項作為,以因應氣候變遷。目前已有超出120餘國家宣示或立法將在2050年以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使溫升不超出1.5°C,同時,隨之而來的各種倡議與實際作為,如透過技術、金融、貿易、補貼、碳揭露等各種手段,促使各國降低碳排放。

2022.12.20

強化半導體競爭力 建碳化矽晶圓自主生態鏈/曹芳海

化合物半導體的「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擁有高耐壓及高切換頻率特性,可用於提升電動車動力系統及風電系統的功率轉換性能,是未來落實節能減碳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吸引全球大廠爭相投入。

2022.12.20
2022.11.22

國家研發體系的重建構/詹文男

近來因選舉政治引發的議題不少,尤其國家研發法人與地方縣市候選人之間的爭訟,更是令人矚目,且引發多方的辯論。正反雙方都以對自己有利的角度進行陳述,也對對方的瑕疵進行放大鏡檢視,加上各自支持群體及網民的助陣,更讓外人看的眼花撩亂。

2022.11.15

輔助機器人 手術好夥伴/財團法人金屬研究發展中心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醫師在機器人輔助下執行手術概念普遍被大眾接受,經濟部技術處洞察機器人手術輔助系統在特定治療所帶來的優勢,甚至主動尋求可提供相關手術治療方案的醫院或醫師進行治療規劃;相較於醫師靈活的雙手與需隨機應變的臨場經驗,手術輔助系統可在臨床上帶來更多效益。

2022.11.15
2022.11.08

從國際科技發展趨勢探尋台灣新興產業/譚瑾瑜

顧能公司(Gartner)剛於今(2022)年10月17日發布2023年十大戰略科技趨勢報告,提出數位免疫系統(Digital Immune System)、應用可觀測性(Applied Observability)、人工智慧的信任、風險及安全管理(AI TRiSM)、企業雲端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無線價值實現(Wireless-Value Realization)、超級應用程式(Superapps)、自適應人工智慧(Adaptive AI)、元宇宙(Metaverse)、永續科技(Sustainable Technology)等10項當前關鍵科技,並表示企業若能妥適運用這些科技,將可優化企業運營韌性、拓展服務效率、開拓新的互動體驗創新虛擬市場,並滿足當前全球對於永續的需求。

2022.11.08
前往第 頁 / 共12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