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11.28

西遊記裡的統計紀律/于國欽

這些日子政府在修《統計法》,統計法的目的是要維護統計紀律,以避免人為的干預來影響數據的真實性,西游記第九回(有些版本在第十回)與預測、偽造數據有關,值得一記,也值得統計部門引以為鑑。 我們印象中的西遊記多是唐僧與孫行者師徒取經遇妖魔鬼怪的畫面,但在第九回有這麼一段故事,長安城外有賣卦先生袁守誠,能準確預測在涇河裡何處下網打魚,滿載魚蝦,某日巡水夜叉聽說此事,怕水族遭盡情打下而急報河龍王,龍王大怒,扮成秀士去找袁守誠卜天上陰晴之事,袁預測:「明天會下大雨,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龍王說:「此言可不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雨數,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無雨,或不按時辰、雨數,我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龍王返水府,眾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這等胡言,他定是輸了。」忽然空中有金衣力士拿玉帝敕旨,要涇河龍王接旨,旨意上時辰、雨數與袁守誠所說毫髮不差。 為了讓龍王贏,眾水族開始想點子更改數據,一位軍師說:「雨行差了時程,少些點數,就是那厮斷卦

2017.11.28
2017.09.26

經濟數據該「季調」嗎?/于國欽

上個月,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在景氣燈號公布前幾天,約略看了一下相關數據,心中為之一喜,想著七月有機會亮出景氣綠燈。不料報告出爐,七月依舊是黃藍燈。 造成誤判的原因是海關出口成長率(依台幣計算)原是6.3%,已超過加分門檻5.5%,陳主委心想這一分看來是十拿九穩。惟景氣燈號裡的數據皆需經「季調」,不幸的是,季調後出口成長率竟降至4.9%,這關鍵的一分遂失之交臂。陳主委當然知道要「季調」,只是萬萬沒料到季調後會降這麼多。 檢視目前政府發布的數據,有些部門雖會附上季調資料,但多是聊備一格,仍以發布原始數據為主。只有景氣燈號全數採用季調後的數字。那麼何以明明6.3%的成長,一經季節調整就變成4.9%?從數學方法而言,這是運用計量模型(X13 – ARIMA)消除季節因素後的結果。 而從真實世界而言,經濟數據除了反映景氣外,也會被季節因素左右,有時數據回升並非景氣好轉,而是季節因素使然,有時數據變差也非景氣之故,常言道,「五窮六絕」,講的就是每年五、六月接單、生意特別不好,另每年農曆七月,車子、房子就賣得特別差,其受季節因素影響之深,不言可喻。 再如每年感恩節、耶誕

2017.09.26
2017.08.01

讀名臣經濟錄有感於政府統計/于國欽

年前商務印書館出清一些早年印製的四庫全書散本,我買了名臣經濟錄、文襄奏疏等書,最近讀到名臣經濟錄裡于謙《為邊計事》一文,于謙是我最佩服的歷史人物,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親征瓦剌,兵敗被虜,幾乎亡國,史稱土木堡之變,幸賴于謙安定京師,整飭軍紀,屢敗瓦剌,終於讓社稷轉危為安。 《為邊計事》一文詳論明政府軍紀散漫,邊務荒馳,吹噓數字等歪風,這些因素正是導致土木堡之變的原因,文中指出:「今之為邊將者,士卒不恤而一意希求陞賞,外侮不禦而一概妄報功次,又有斬獲一、二首級而報功至一、二百人者,其為欺妄,不言可知,果何功於朝廷?」 由此可知,土木堡之變也和政府統計有關,統計不詳實,上下相欺,以致誤判情勢,甚至會引來亡國之災。由是觀之,政府統計固然重要,維繫「統計紀律」更加重要,否則一堆誇大不實的數字,反而陷國家於險境。 明朝於開國之初,原來相當重視政府統計,每十年編製的《黃冊》調查戶主、人丁及事產等項目,以利政府施政,但黃冊在明代中葉後編編廢廢,史家稱:「有軍戶改作民灶者,有民戶捏作軍匠者,有開多收少者,殷實大戶編作帶管畸零者,甚者,違誤期限,處處有之。」這段話顯示,在于謙之後,明

2017.08.01
2017.03.28

川普的統計思維,沒道理嗎?/于國欽

美國總統川普相當關注失業率、貿易赤字等政府統計,日前他已要求相關單位針對這兩項統計重新檢討,依他的思維,未來這兩項數字勢必上修,但如此上修有沒有道理?先別太快否定他。 先談失業率這件事,在選舉期間川普經常表示:「說美國失業率是5%,那是個笑話,美國真實的失業率是42%。」乍看之下,會覺得他故意誇大美國的就業困境,吹牛的成份居多,但還原失業的最初意義,川普的統計思維並非毫無道理。 怎麼說?長期以來我們都以最嚴格的標準來認定失業,對於可能是失業的人,一概定義為「非勞動力」,譬如找工作找累了暫時休息者、一直找不到工作而回家料理家務者,或者是因企業緊縮人力而提前退休者,這些在如今統計定義裡皆屬於「非勞動力」,川普只不過把這些可能失業的「非勞動力」計入失業人口而已。 但經此一算,失業率便出現驚人的攀升。以前年九月川普談失業率的時點而言,美國16歲以上的民間人口2.51億,勞動力人口是1.57億,失業人數793萬,非勞動力9,445萬,傳統算法是以失業人數除以勞動力人口,得出失業率5.1%,這樣的數字會讓人感覺美國是處於充份就業狀態,社會一片祥和。 但川普的失業率算法是以併

2017.03.28
2016.11.16

政府統計是一面鏡子/于國欽

日前立法院財委會將《預算法》中有關每年須編製幸福指數的法源刪除,已發布四年的幸福指數就此走入歷史。十多年來編編廢廢的政府統計再添一件,聞之令人扼腕。 我們的幸福指數是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編製的,晚近各國之所以倡議幸福指數,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發展的目的是追求環境生態的平衡與生活的快樂,而非僅追求經濟成長(GDP),美好生活指數在史蒂格里茲等經濟學家協助下,逐年編製對外發布,我國自2013年也開始編製發布,幸福指數確實有助於彌補GDP的不足,如今加以廢除,實在可惜。 政府統計好比一個人的病歷表,可以藉由這些資料去尋找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若1970年沒有物價指數,我們就不知道那個年代通膨率曾高逾40%,若1980年代沒有工資統計,我們也不知道那曾是美好的年代,七年薪資提高一倍。有時我們想知道1960、1970年台灣的工資水準,遺憾的是那時尚未統計,而失業率也是1978年以後才編的。昔日沒有的統計,不可能回頭去補,這也成為今日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限制。 同樣的,我們有不少統計編了五、六年後莫名其妙喊停,甚至編了十幾年忽然說要與國際接軌就停編,真不知與國際

2016.11.16
2016.05.24

統計告訴我們,現在比金融海嘯慘嗎? / 于國欽

近期我們出口、訂單下滑的月數先後超過金融海嘯時期,而景氣藍燈的月數同樣也刷新金融海嘯的紀錄,於是我們在報紙、網路經常會看到「出口連十五黑,比金融海嘯慘」、「訂單連十三黑,比金融海嘯慘」,「景氣連十藍,比金融海嘯慘」,這些陳述看似有理,但顯然並不正確。 沒錯,外銷訂單連續十三個月下滑,已超越金融海嘯的連續十二個月,但是金融海嘯期間平 均衰退幅度高達19.2%,近期下滑月數雖長,平均跌幅僅7.1%,兩者相去甚遠。 再看被形容成比金融海嘯更慘的出口,金融海嘯期間連跌十四個月的平均跌幅24.6%,也是目前這一波平均跌幅11.6%的兩倍,這說明跌的「長」未必就比較「慘」,僅憑跌的期間長短來判斷經濟情勢,是不夠嚴謹的。 至於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亮了十個月,確實也已超過金融海嘯連續九個月,但景氣燈號係由股市、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所決定,這九項指標綜合而成的分數只要落在9~16分之間都是藍燈,金融海嘯期間九顆藍燈平均分數10.6分,而近期十顆平均14.7分,哪段時期比較「慘」,不言可喻。 凡經歷過七年前金融海嘯者都明白,那時全球風聲鶴唳,出口劇降、生產停

2016.05.24
前往第 頁 / 共2頁
2017.03.28

川普的統計思維,沒道理嗎?/于國欽

美國總統川普相當關注失業率、貿易赤字等政府統計,日前他已要求相關單位針對這兩項統計重新檢討,依他的思維,未來這兩項數字勢必上修,但如此上修有沒有道理?先別太快否定他。 先談失業率這件事,在選舉期間川普經常表示:「說美國失業率是5%,那是個笑話,美國真實的失業率是42%。」乍看之下,會覺得他故意誇大美國的就業困境,吹牛的成份居多,但還原失業的最初意義,川普的統計思維並非毫無道理。 怎麼說?長期以來我們都以最嚴格的標準來認定失業,對於可能是失業的人,一概定義為「非勞動力」,譬如找工作找累了暫時休息者、一直找不到工作而回家料理家務者,或者是因企業緊縮人力而提前退休者,這些在如今統計定義裡皆屬於「非勞動力」,川普只不過把這些可能失業的「非勞動力」計入失業人口而已。 但經此一算,失業率便出現驚人的攀升。以前年九月川普談失業率的時點而言,美國16歲以上的民間人口2.51億,勞動力人口是1.57億,失業人數793萬,非勞動力9,445萬,傳統算法是以失業人數除以勞動力人口,得出失業率5.1%,這樣的數字會讓人感覺美國是處於充份就業狀態,社會一片祥和。 但川普的失業率算法是以併

2017.03.28
2016.11.16

政府統計是一面鏡子/于國欽

日前立法院財委會將《預算法》中有關每年須編製幸福指數的法源刪除,已發布四年的幸福指數就此走入歷史。十多年來編編廢廢的政府統計再添一件,聞之令人扼腕。 我們的幸福指數是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編製的,晚近各國之所以倡議幸福指數,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發展的目的是追求環境生態的平衡與生活的快樂,而非僅追求經濟成長(GDP),美好生活指數在史蒂格里茲等經濟學家協助下,逐年編製對外發布,我國自2013年也開始編製發布,幸福指數確實有助於彌補GDP的不足,如今加以廢除,實在可惜。 政府統計好比一個人的病歷表,可以藉由這些資料去尋找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若1970年沒有物價指數,我們就不知道那個年代通膨率曾高逾40%,若1980年代沒有工資統計,我們也不知道那曾是美好的年代,七年薪資提高一倍。有時我們想知道1960、1970年台灣的工資水準,遺憾的是那時尚未統計,而失業率也是1978年以後才編的。昔日沒有的統計,不可能回頭去補,這也成為今日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限制。 同樣的,我們有不少統計編了五、六年後莫名其妙喊停,甚至編了十幾年忽然說要與國際接軌就停編,真不知與國際

2016.11.16
2016.05.24

統計告訴我們,現在比金融海嘯慘嗎? / 于國欽

近期我們出口、訂單下滑的月數先後超過金融海嘯時期,而景氣藍燈的月數同樣也刷新金融海嘯的紀錄,於是我們在報紙、網路經常會看到「出口連十五黑,比金融海嘯慘」、「訂單連十三黑,比金融海嘯慘」,「景氣連十藍,比金融海嘯慘」,這些陳述看似有理,但顯然並不正確。 沒錯,外銷訂單連續十三個月下滑,已超越金融海嘯的連續十二個月,但是金融海嘯期間平 均衰退幅度高達19.2%,近期下滑月數雖長,平均跌幅僅7.1%,兩者相去甚遠。 再看被形容成比金融海嘯更慘的出口,金融海嘯期間連跌十四個月的平均跌幅24.6%,也是目前這一波平均跌幅11.6%的兩倍,這說明跌的「長」未必就比較「慘」,僅憑跌的期間長短來判斷經濟情勢,是不夠嚴謹的。 至於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亮了十個月,確實也已超過金融海嘯連續九個月,但景氣燈號係由股市、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所決定,這九項指標綜合而成的分數只要落在9~16分之間都是藍燈,金融海嘯期間九顆藍燈平均分數10.6分,而近期十顆平均14.7分,哪段時期比較「慘」,不言可喻。 凡經歷過七年前金融海嘯者都明白,那時全球風聲鶴唳,出口劇降、生產停

2016.05.24
前往第 頁 / 共2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