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10.03

餐飲品牌國際化十個必備基本功/林大朗

台灣美食享譽全球、舉世聞名。提及台灣的生命力、親和力與獨樹一格的餐飲美食服務特色,更是令人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近年來,政府與相關單位不遺餘力的推動新南向策略,開拓新興市場,這對於想要朝品牌國際化的餐飲業而言,無疑更是重要的推力與助力。 然而,如何將台灣本土品牌,成功推向國際舞台,除了產、官、學整合條件與契機外,仍須深思謀略,自我檢視品牌是否已完備?能否全然掌握優勢與氣勢?如何強化品牌國際化競爭力,累積品牌行銷效益,進而達到發揚台灣美食與企業願景,有十大關鍵要素,也是餐飲品牌邁向國際前必須盤點的基本功。 當地法令與消費需求分析 深入調查目標市場現況、時勢、趨勢、風俗民情、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等相關情報,透過數據解析,擬訂因應對策,有計劃性的增強國際展店所須具備的智識與能力,以利主導者揮軍直達核心區域,擴大市佔率,以達經濟規模。例如鼎泰豐至印尼雅加達,為了符合穆斯林「不吃豬肉」宗教信仰與飲食習慣,將小籠包改為雞肉餡,以符合目標客群消費需求。 企業文化與形象塑造 重塑企業文化,提升B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形象與高辦識率,致力創造

2017.10.03
2017.09.26

經濟數據該「季調」嗎?/于國欽

上個月,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在景氣燈號公布前幾天,約略看了一下相關數據,心中為之一喜,想著七月有機會亮出景氣綠燈。不料報告出爐,七月依舊是黃藍燈。 造成誤判的原因是海關出口成長率(依台幣計算)原是6.3%,已超過加分門檻5.5%,陳主委心想這一分看來是十拿九穩。惟景氣燈號裡的數據皆需經「季調」,不幸的是,季調後出口成長率竟降至4.9%,這關鍵的一分遂失之交臂。陳主委當然知道要「季調」,只是萬萬沒料到季調後會降這麼多。 檢視目前政府發布的數據,有些部門雖會附上季調資料,但多是聊備一格,仍以發布原始數據為主。只有景氣燈號全數採用季調後的數字。那麼何以明明6.3%的成長,一經季節調整就變成4.9%?從數學方法而言,這是運用計量模型(X13 – ARIMA)消除季節因素後的結果。 而從真實世界而言,經濟數據除了反映景氣外,也會被季節因素左右,有時數據回升並非景氣好轉,而是季節因素使然,有時數據變差也非景氣之故,常言道,「五窮六絕」,講的就是每年五、六月接單、生意特別不好,另每年農曆七月,車子、房子就賣得特別差,其受季節因素影響之深,不言可喻。 再如每年感恩節、耶誕

2017.09.26
2017.09.19

褪去『隱形斗篷』,展現台灣品牌價值/陳厚銘

價值創造與價值專屬是企業經營的任督二脈,打通此二脈,企業方能永續經營,然而,長久以來台商多聚焦於價值創造的研發,而少專注於品牌價值專屬的投資。因此品牌行銷一直是台灣企業最弱的一環,許多台商仍停留在與新興國家一樣的思維,常犯所謂「品牌近視病」,即第一,品牌意識淡漠,貪圖眼前短暫利益;第二,過度迷信廣告效益,將廣告和品牌畫上等號;第三,品牌缺乏戰略管理與品牌稽核;第四,品牌缺乏創新精神,企業在品牌研發方面的投入過少;第五,雖然創有高知名度,但是缺乏品牌文化內涵;第六,品牌保護意識薄弱,對商標的使用與保護,不如先進國家重視。 多年來台商殫精竭慮開拓海外市場,卻是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品牌的加值,加上大部分國外消費者對台灣印象陌生,想要在海外行銷台灣MIT 產品,自然備極辛苦。因此,提高台灣的國家品牌形象就成為台商進軍國際市場的前鋒要務。 首先,政府應該效法日本「Cool Japan」、韓國「Creative Korea」等打造國家品牌工程作法,積極型塑台灣優質的國家品牌形象,提升海外認知度與好感度,發展正面的台灣 MIT 來源國效應,助益台灣企業於海外開疆闢土。

2017.09.19
2017.09.05

金磚+延伸一帶一路思維/譚瑾瑜

9月3至5日金磚(BRICS)五國峰會議於廈門舉行,中國大陸作為東道主,提出「金磚+」(BRICS plus)的想法,盼連結更多開發中國家,除了既有的金磚五國之外,埃及、幾內亞、墨西哥、塔吉克、泰國等五國領導人將出席第九屆金磚峰會。金磚五國涵蓋中國大陸及印度兩大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五國總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42%,經濟規模則高達全球GDP的23%,其中包括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的俄羅斯及巴西,若持續邀集高經濟成長的開發中國家加入,其影響不可小覷。 雖然近幾年金磚國家自然資源豐沛的巴西、俄羅斯等因原物料價格下跌,經濟成長不若以往高,然而金磚國家中的中國大陸與印度,仍然在當前全球經濟緩步復甦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經濟成長動能。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2017年中國大陸及印度經濟成長分別為6.7%及7.2%,2018年中國大陸及印度經濟成長則依序為6.4%及7.7%,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2017年及2018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可達4.5%及4.8%,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已超過75%,充分顯示金磚國家及新興國家對於當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 而從中國大陸商務

2017.09.05
2017.08.15

臺灣企業投資美國的正面意義/王健全

鴻海公司於日前宣布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一百億美元的面板廠,並帶動當地一萬多個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台塑企業亦評估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近百億美元的可行性,而在這之前,於六月下旬時,政府組成臺灣企業領袖訪美團,成員涵蓋石化、鋼鐵、電子資通訊、生技、機械、航太及工程等各產業,共有廿四家企業的高階代表參加,考察投資環境。另外,共有八十四家企業、一百四十位代表,參加在華府登場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 為此,媒體批評臺灣環境意願低迷,政府卻任由企業前往海外投資,大肆組團前往參加美國的招商大會,真是令人不解,可謂「矛盾之至」。不過,就經濟學原理而言,企業對外投資有其策略性考量,或取得原料,或連結市場,或取得技術;同時,企業對外投資,可望動帶母公司出口的增加,因此,赴美投資不必然對臺灣不利,以下筆者分析臺灣領袖團赴美投資的正面意義。 臺灣企業赴美投資,可緩和美國川普總統的可能貿易制裁。以日本為例,日本對美國享有600多億美元順差,但也在美國投資了上千億美元,創造數十萬個工作機會,反之,墨西哥享有對美600多億美元順差,但對美投資只有數十億美元,加上美墨邊界的上百萬非法移民,自然成為

2017.08.15
2017.08.01

讀名臣經濟錄有感於政府統計/于國欽

年前商務印書館出清一些早年印製的四庫全書散本,我買了名臣經濟錄、文襄奏疏等書,最近讀到名臣經濟錄裡于謙《為邊計事》一文,于謙是我最佩服的歷史人物,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親征瓦剌,兵敗被虜,幾乎亡國,史稱土木堡之變,幸賴于謙安定京師,整飭軍紀,屢敗瓦剌,終於讓社稷轉危為安。 《為邊計事》一文詳論明政府軍紀散漫,邊務荒馳,吹噓數字等歪風,這些因素正是導致土木堡之變的原因,文中指出:「今之為邊將者,士卒不恤而一意希求陞賞,外侮不禦而一概妄報功次,又有斬獲一、二首級而報功至一、二百人者,其為欺妄,不言可知,果何功於朝廷?」 由此可知,土木堡之變也和政府統計有關,統計不詳實,上下相欺,以致誤判情勢,甚至會引來亡國之災。由是觀之,政府統計固然重要,維繫「統計紀律」更加重要,否則一堆誇大不實的數字,反而陷國家於險境。 明朝於開國之初,原來相當重視政府統計,每十年編製的《黃冊》調查戶主、人丁及事產等項目,以利政府施政,但黃冊在明代中葉後編編廢廢,史家稱:「有軍戶改作民灶者,有民戶捏作軍匠者,有開多收少者,殷實大戶編作帶管畸零者,甚者,違誤期限,處處有之。」這段話顯示,在于謙之後,明

2017.08.01
2017.07.28

臺灣資通訊硬體產業的發展契機/呂正華

2016年國內資通訊硬體產值為2,112億美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其中包括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主機板、伺服器與網通等產品生產數量全球居冠。主要業者如鴻海、和碩、廣達及仁寶等也都是全球ICT產品製造領先集團,在全球ICT產業鏈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邁向下世代應用的領先關鍵 觀察過去臺灣資通訊產業能夠執全球牛耳,發展關鍵在於政策引導及堅實人才體系。如今,當全球產業邁入智慧應用世代,觀察各國政府與大廠作法,無不積極建構智慧系統所需的核心技術能力,並強化垂直應用的發展。 舉例來說,美國的先進製造夥伴計畫與人工智慧相關戰略、日本的再興戰略與科技創新綜合戰略、以及韓國的K-ICT戰略等政策規劃,主要聚焦深化核心領域技術研發;包括5G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運算、擴增/虛擬實境及智慧化系統解決方案等,都以相關核心技術驅動製造、醫療、交通、能源、教育等垂直領域創新應用的成長。

2017.07.28
2017.07.25

加速法人革新整合 引導企業創新投資/蔡宏明

為了加速產業創新,經濟部提出「法人革新與整合方案」,一方面依據法人的規模與專業能量,重新定位為『平台型法人』及『領域型法人』兩種類型,並採取「深耕在地服務」、「共創國際鏈結」和「加速創新創業」等創新策略,二方面則將檢討各法人的專業核心業務,並將檢測、驗證、人力培訓、推廣等與民爭利的業務釋出,同時改善法人的主管考核機制,活化組織管理體系。 這樣大幅度的改革,除了回應立法院對於建立具體績效考評制度的要求之外,尤其具有重新建構產業創新體系,以加速產業結構調整,進而開創新經濟成長模式的意義。 近年來,台灣經濟面對「低成長、低薪資、低就業」困局,反映出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難以應對全球經營環境變遷與國際競爭的困境。特別是在大數據、雲端和物聯網時代,多元智慧產品及服務興起的趨勢下,原本以傳統硬體為導向的產業思維,已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和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加上國際大廠經營策略逐漸延伸至軟體服務與平台建構,「軟硬整合」以及跨領域創新,已成為產業競爭重要因素,也是台灣各產業必須積極投入的發展方向。 然而,由於當前台灣業者普遍面臨「技術研發人才不足」、「技術創成本過高」以及「研發

2017.07.25
前往第 頁 / 共46頁
2016.05.24

統計告訴我們,現在比金融海嘯慘嗎? / 于國欽

近期我們出口、訂單下滑的月數先後超過金融海嘯時期,而景氣藍燈的月數同樣也刷新金融海嘯的紀錄,於是我們在報紙、網路經常會看到「出口連十五黑,比金融海嘯慘」、「訂單連十三黑,比金融海嘯慘」,「景氣連十藍,比金融海嘯慘」,這些陳述看似有理,但顯然並不正確。 沒錯,外銷訂單連續十三個月下滑,已超越金融海嘯的連續十二個月,但是金融海嘯期間平 均衰退幅度高達19.2%,近期下滑月數雖長,平均跌幅僅7.1%,兩者相去甚遠。 再看被形容成比金融海嘯更慘的出口,金融海嘯期間連跌十四個月的平均跌幅24.6%,也是目前這一波平均跌幅11.6%的兩倍,這說明跌的「長」未必就比較「慘」,僅憑跌的期間長短來判斷經濟情勢,是不夠嚴謹的。 至於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亮了十個月,確實也已超過金融海嘯連續九個月,但景氣燈號係由股市、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所決定,這九項指標綜合而成的分數只要落在9~16分之間都是藍燈,金融海嘯期間九顆藍燈平均分數10.6分,而近期十顆平均14.7分,哪段時期比較「慘」,不言可喻。 凡經歷過七年前金融海嘯者都明白,那時全球風聲鶴唳,出口劇降、生產停

2016.05.24
2016.05.19

人才是資本?還是成本?/蘇宏文

今年4月國內出口成長率已是繼去年2月以來,連續15個月衰退負成長,超越了2009年金融海嘯連續14個月出口負成長的歷史紀錄。此一經濟欲振乏力的情形,也影響到了企業的用人招募需求。 觀察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國內中高階獵才市場確實感受到企業用人的謹慎與遲緩。尤其對於可能錄用人才的薪酬商議,更顯保守,錙銖計較起來,有些甚至提出了不符或低於人才市場價值的薪酬水準,可想而知,企業仍難以禮聘到真正的高手。 現今,中國大陸一線城市的企業,對於中高階主管薪酬的給付能力早已超越台灣。不要說是白領工作者,即便是根據大陸分類資訊網站「58同城」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藍領工作者的薪酬正以每年8%速度成長,2015年月平均收入破4,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500元),幾乎快要超越台灣了。 上述情景,不免讓人思索國內企業對於人才的看法究竟為何?企業平日談論人力資源時,總是將「人才是企業資本」或「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朗朗上口,但一旦遇有營收獲利不佳的情形時,卻又吝於大方延攬高手,回到了短期目標利益的衡酌,無法趁此時機,為提升企業中長期競爭力,厚植人才實力。此際,企

2016.05.19
2016.05.10

新一代設計展的創意策展與經紀 / 林榮泰

「新一代設計展」自1982年開辦至今,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設計展覽活動,也是國際設計界的盛事之一,證明臺灣設計教育蓬勃發展。當臺灣創造了新一代設計展的「設計奇蹟」後,是否也該想想:臺灣的設計活力是否也帶動了新一波的「經濟奇蹟」?這是一個嚴肅而值得深思的問題。新一代設計展既然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學生設計展,如何經由這個交流平台,把台灣的設計能量推廣至全世界,則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新一代設計展有兩個重要目的,一是推廣設計創意給消費者的創意策展,一是如何把設計創意商品化的創意經紀。 就創意策展而言,如何把設計核心價值經由概念化,透過視覺化的設計,經由展示化的創意,達到打動觀眾的感動化,最後,形成設計的價值化。亦即如何營造一個感性的場域,安排自然的參觀體驗動線,讓觀眾悠遊在展出的作品間,細細品味設計創意的價值。當臺灣經濟發展的型式從OEM提昇到ODM再轉型到OBM的時候,它其實就是一個設計發展的演化過程(design evolution),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adaptive process)。 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全球市場,在地設計」已經是設計創意的運用趨勢。臺灣經

2016.05.10
2016.05.03

亞太區域整合緊鑼密鼓 台灣應做好開放的準備 / 譚瑾瑜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第12 回合談判甫於4月22至29日於澳洲柏斯舉行,針對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及技術合作、競爭政策及智慧財產權等議題進行協商,面對美國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所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經簽署完成的事實,RCEP有著加快談判時程及擴大開放力度的壓力。 TPP與RCEP都是亞太經濟合作(APEC)走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路徑之一,也是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持續深化的動力。若在推動經貿自由化上做一比較,TPP高品質及高標準的特性,洽簽難度更甚RCEP,卻較RCEP先行完成,顯現RCEP在推動經貿自由化時的決心不夠堅決。RCEP雖以東協為核心、中國大陸扮演積極推動的角色,然而東協友好夥伴(AFPs)中仍各有其主導RCEP之力量,分別在大幅開放與減緩開放之間拉扯。換言之,中國大陸雖然是RCEP的重要成員之一,在推動RCEP的過程中,亦受到東協及印度制肘,難以透過推動RCEP完成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方式,取代未加入TPP的遺憾。 TPP已先於RCEP完成簽署及RCEP開放幅度不若TPP的兩大事實,使得RCEP做為亞太地區

2016.05.03
2016.04.26

人工智慧技術將引領下一波產業變革 / 郭家蓉

從人類發明電腦以來,運用數學、統計和邏輯技術發展人工智慧,為科學家一直以來的夢想。AlphaGo為Google旗下Google DeepMind所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式,繼2015年10月以5:0擊敗歐洲圍棋職業二段棋手樊麾後,於2016年3月再戰南韓圍棋九段棋手李世乭五場,並以4:1的佳績擊敗李世乭,引起各界一片譁然。 雖然圍棋規則簡單,但標準棋盤有多達361個交叉點(19*19),每步棋的走法約有200種,棋局組合高達10的171次方。基於圍棋講究的是布局,且棋子的擺放位置並無固定,其複雜程度不難想像,AlphaGo已必須像人類倚賴直覺般進行決策,取得獲勝優勢。意味此次AlphaGo的人工智慧發展,相較於當年IBM「深藍」擊敗西洋棋冠軍,儼然已進入了另一個里程碑。 人工智慧發展至今,已累積60年的演算法知識,機器學習、電腦視覺、語音文字的辨識技術達到可商品化應用的階段,且網際網路中已累積大量文字、圖片、影像資料庫,不論是個人使用者、私人企業或是政府單位,已接受資料開放的觀念,形成共享共利的模式。可見演算法技術逐步成熟、網路數據開放、運算與儲存技術提昇以及物聯網技術的

2016.04.26
2016.04.19

都市更新 實踐台灣經濟轉型 / 丁致成

最近「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個非常熱門的歷史名詞,是指對過去政府因歷史與法制變革,所必須採取的彌補政策,通常有司法、人權、歷史等多重意涵。 但除了正義應該轉型,經濟政策同樣必須深思,該如何轉型以彌補過去失落的歲月?我們又該從何處尋覓轉型的動力? 從轉型正義到轉型經濟 近來,都市更新已受到政府的重新重視,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受訪時更表示「推動大面積公辦都更是必然趨勢」。更進一步說,這個趨勢不僅僅是都市機能的更新活化,更隱含政府如何引領產業再次創新與蛻變的機會。 都市更新,不只是單純地提升都市機能,還包括產業經濟、交通建設、能源管理、空間設計等跨領域的合作,因此本身也擔負創造就業機會成就內需經濟的重要角色。其中,「商業中心都市更新」更是內需經濟轉型的重要基石。 商業中心都更 帶動大規模就業 所謂「商業中心都更」,泛指住宅以外,以市中心商業機能為主體的更新模式。包括大型商場、辦公大樓、觀光旅館、都會遊樂中心等。「商業中心都更」的規劃是以振興塑造優質市中心為目標,必須考量都市經濟產業發展的策略性,因此更新

2016.04.19
2016.04.13

讓退休潮,成為企業轉型的助力 / 葉明芬

51 歲的 Tony 才剛過半百,工作已年滿30年。他從退伍後,一直在清潔用品製造業工作。退休前,他在中國華南地區管理工廠,不論是產品的生產製造流程,或是建廠的經驗、廠務管理都擁有深厚的經驗值。退休返台後,除了陪伴家人,也曾想再進入其他企業,只是,薪資不如預期,工作30年後,對全職工作也有點意興闌珊。 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一家新創有機清潔品的年輕創業家 Jerry,Jerry 無法負擔 Tony 全職薪水,卻非常需要 Tony 生產管理流程經驗,Jerry 與創業夥伴商討後,邀請 Tony 擔任業師,彈性工時指導年輕人,以補產品製造與管理經驗的不足。 Tony 從大企業退休,但退而不休,反成中小企業或新創企業的助力。 提早退休,企業傳承的隱形炸彈 因應人口老化趨勢,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討論「延後退休」的議題,台灣卻普遍出現「提早退休」的現象。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進行「中高齡工作歷程調查」發現,全體已退離職場者之平均退離年齡為 45.91 歲,而未滿 45 歲退離職場者,計 81 萬 2 千人,占已退離總人數 40.3%。 再參考主計總處 20

2016.04.13
2016.04.12

針對「經新聞」於2015年4月30日及同年7月14日刊載之「歐洲電網對德國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及「德國,是不是綠能大國?」二篇名家論專文之補充說明:

查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常務次長Rainer Baake於2014年12月11日發出新聞稿中,曾指出德國自2000年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EEG)通過開始,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增加144TWh,而核電發電量減少72TWh,再生能源確有降低德國國內化石燃料使用之效;另文中提及德國2009年至2013年間褐煤發電成長之事實,係因當時新興市場之排放權證進入歐盟交易系統後,天然氣發電減少,因而導致燃煤比例相對提高,特此提出資料補充。 原文中文翻譯如下: 德國的能源轉換過程,真的像是法蘭克‧德西許納(Frank Drieschner)在報紙上說的那樣,是一個骯髒的錯誤嗎? 讓我們從檢視一些事實開始。2000年的時候,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了再生能源法修正草案(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同一天政府批准了一個逐步停止核能運轉的時間表。從那時開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上升了144萬億瓦特/時 (TWh),而同時核能電廠產生的電量下降了72萬億瓦特/時。從那時開始,再生能源發電量快速增加,補足甚至遠遠超過了因逐步減產而下

2016.04.12
2016.04.06

產政攜手共創新格局 / 詹文男

新政府即將在五月正式上台,相信大家都寄予高度的期待。尤其面臨出口不振,產業亟待轉型的當下,如何振衰起蔽,相信各界都在等著新政府如何出手。不過,雖然媒體報導新政府的幕僚已有許多的產業政策思考與作為等著開展,但個人認為,情勢要有所突破,除了政府的方向與措施外,產業本身的努力與配合,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亦即產業政策要發揮作用,不能單靠倚賴政府,企業也需攜手向上,產業轉型才能竟其功。而哪些是企業必須努力的呢? 開放心態 首先是應以開放心態迎向國際良性競爭。臺灣企業目前面臨的考驗,除要保持與日韓企業間的競爭優勢外;另一方面更是隨著中國與東南亞經濟體崛起,而備感競爭壓力。事實上,臺灣企業在全球仍保有相當經營實力,有許多隱藏在臺灣各地的中堅企業,甚至許多採行利基策略的中小企業,但卻往往是國際大廠緊密的合作夥伴,其競爭實力放眼全球並不遜色。 因此,在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具備關鍵性技術與Know-how的臺灣企業應儲備信心,用開放的意識與心態面對國際化的挑戰。如強化自身組織成員的雙語、多語能力,培養良好的國際視野與經驗,甚至進一步吸收國際同業或異業的經營模式,截

2016.04.06
2016.03.29

重視成長,更要重視分配 / 于國欽

我們多數時候只關心,台灣該不該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該不該儘速簽署兩岸貨貿、服貿協議,該不該成立類主權基金投資重點產業等等。然而,何以要這麼做?我們總不假思索的認為,這樣對經濟才有幫助。 「這樣對經濟才有幫助」這句話是很模糊的,到底是對誰有幫助?是對資本家有幫助、對中小企業有幫助、還是對勞工有幫助?是對傳產有幫助、對生技有幫助、還是對農業有幫助?經濟成長的果實最後是雨露均霑地分配到各階層,或者僅歸少數人享有?若自由貿易、GDP成長的果實至終無法讓多數人分享,這樣的成長是難以持久的。 何以說GDP分配不均會影響經濟成長?因為當家庭收入停滯,他們必然會節省開支,如此一來民間消費勢將走疲,而占GDP近六成的民間消費一旦走疲則經濟豈有不趨緩之理?遺憾的是,台灣近年的情況正是如此。 我們二十多年來藉由入會(WTO)談判、促產條例積極進行貿易自由化及發展重點產業,期間確實創造了可觀的GDP,然而所創造的成長果實分配到哪兒?依主計總處估計,近二十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由50.3%降至43.9%,這意味著多數家庭所分享的成長果實逐年下滑,早已

2016.03.29
2016.03.25

加強手機軟體規範,保障民眾權益 / 吳明機

台灣低頭族全球第一,平均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將近 200 分鐘。根據統計,2015 年第一季在全球遊戲 App 營收排行榜中,台灣高居全球第六;同時台灣更是亞洲地區 App 下載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其中以通訊軟體及遊戲軟體居高。 通訊 APP 消費權益保障 目前我國民眾上網推估超過 1,800 萬人,其中有 56.3% 上網的主要活動是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根據即時通訊軟體業者 Line 所發布資料顯示,在台灣有超過 1,700 萬人使用它所提供的服務。相較於其他消費活動,即時通訊軟體服務使用普及度更高;為能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即時通訊軟體發展出貼圖等加值服務商業模式,也衍生越來越多的消費糾紛。

2016.03.25
前往第 頁 / 共34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