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5.03.31 商業
無形卻讓人有感的競爭力 - 服務 / 吳師豪
分享至: 
2015.03.31 商業
無形卻讓人有感的競爭力 - 服務 / 吳師豪
分享至: 
作者: 吳師豪 / 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本月初,筆者因公務赴日本拜訪學術單位與公民營智庫法人,進行國際交流,順便參觀JAPAN SHOP 2015 (日本商店大展)與FOODEX JAPAN 2015 (日本國際食品展)兩個大展。在展場內,遇到許多台灣連鎖業經營者,其中有1位年輕企業家問我,台灣向日本學習幾十年了,從製造業學到服務業,為什麼到現在還是絡繹不絕的來取經?引發淺見如下:


服務是一種經營哲學


美國Stew Leonard超市在其入口處附近放了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公司服務理念信條有二:第一條「顧客永遠是對的」,第二條「顧客如果不對的話,請看第一條」;筆者多年前參訪日本東京三越百貨公司時,該店總經理指出,其獲得百貨業滿意度第一名的服務理念是:「顧客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是服務業,不需要與顧客爭執誰對誰錯,只要能讓顧客高高興興的掏錢買東西就好了。」這兩家公司的經營哲學雖然不同,但都被譽為最卓越的企業之一。近年來,有些企業主張「顧客第一,員工第二」,有些企業主張「員工第一,顧客第二」,筆者認為:顧客與員工兩者並非互斥,經營者應將兩者都放在第一位。

 


服務是一種內化的工作態度


兩年前筆者到美加等國旅遊,親身體驗了許多令人愉悅的服務,在Seattle一家很小的早餐店Americanna,我們點的蘋果汁賣完了,老板帶著歉意詢問可否換成柳澄汁,結帳時,老板說柳澄汁免費;到加拿大著名滑雪聖地Whistler的 The Old Spaghetti Factory用餐,在我們這區的服務人員,不論何時都面帶自然的微笑,我一直想補捉他沒有微笑的神情,但都徒勞無功,用餐完畢,我忍不住問他,為何能一直保持微笑,他很詫異的回道,「這是我的工作啊」。這次到東京,住日航酒店,有一天用完早餐回房,在走廊上遇到整理房間的服務人員,大約離我10公尺外就停下準備打招呼,等我經過,她才繼續移動;而在返台的我國籍班機上,有次由化妝室出來,一位空姐在3公尺外明明看到我,還是硬要走過來與我擦身而過。筆者認為:先進國家的服務人員已將服務觀念內化為工作態度與習慣,我們的服務人員則僅能遵守公司的SOP,只要非routine狀況發生,就無所適從。

 


服務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櫥窗,與人民生活習習相關,我們每天至少接觸幾十個服務業者,除此之外,估計今年來台觀光客亦將突破1,000萬人次,如何讓全民覺得生活品質在不斷提昇,讓國際人士體驗台灣令人回味的服務並願意傳遞好口碑,是政府(政策引導、資源挹注、環境整備與教育溝通)、企業(創新服務與維持品質)與全體消費者(體驗與監督)共同努力的目標。推展服務貿易輸出的四種模式(mode),不論是服務業「走出去」、或是將觀光客「拉進來」,主要的關鍵是服務業者是否能夠「走上去」(提昇服務水準),也就是我服務業者一定要由量變思維(連鎖規模)走向質變思維(精緻經營),尤其我政府正積極與世界各國協商服務貿易談判,更是中小型服務業者亟需急迫改善的關鍵議題。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