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5.04.07 國際貿易
台灣因應一帶一路之戰略 / 譚瑾瑜
分享至: 
2015.04.07 國際貿易
台灣因應一帶一路之戰略 / 譚瑾瑜
分享至: 
作者: 譚瑾瑜 / 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研究員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中國大陸於3月28日公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發布一帶一路路線圖。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想法倘若實踐,全球海權時代將轉為新陸權時代,全球經貿活動隨之轉變,台灣應當提早因應並掌握先機。


一帶一路策略在2013年便已提出,希望透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貫穿亞歐非大陸,建構連結東亞經濟圈及歐洲經濟圈的新陸權時代。就亞洲而言,長期以太平洋為主的環太平洋的亞太地區海權思維,將會轉為以歐亞大陸為主體的新陸權時代。


一帶一路策略之所以成功機率很高,主要在於此一戰略是一個互利共榮的策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最重要的精神在於合作,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將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部分加強合作,媒合連結歐亞非大陸所需的資源與需求,達成推進沿線國家發展的目標。


其中最引起大家興趣的在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希望藉由亞歐非洲相鄰國家共同推進國際骨幹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路,而能源基礎建設及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網路建設,也是當前全球經貿組織及區域貿易協定所難突破的合作重點,倘若成功於一帶一路策略中合作,將對連結歐亞大陸軟硬體設施大有幫助。


對於亞洲開發中國家而言,一帶一路策略恰好給予正需資金改善基礎設施的東南亞及非洲國家,多了一個融資合作共同建造的管道;對於歐洲先進國家而言,主要著眼於開發亞洲基礎建設的利基,若能以堅實的建設基礎設施的能力,藉由參與亞洲交通運輸、通訊及能源等基礎建設,可促進歐亞大陸之間互通有無。換言之,一帶一路策略成功地轉化自身戰略目的,成為環中國大陸國家的經濟利益,提升參與誘因及合作成功的機率。


一帶一路策略明確地將台灣列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中,並希望台灣能夠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台灣應當全面思考未來倘若轉為歐亞大陸為主的新陸權時代時,如何延展台灣在歐亞大陸的經貿實力。


首先,台灣應拓展經貿實力,運用一帶一路策略,除了掌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沿海建設之外,經濟部及外貿協會等可研擬台商搭便車拓展中亞市場的可能性。


其次,台灣應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突破政府採購限制性招標,並整合基礎建設廠商,參與東亞地區的公共建設標案,強化臺灣產業承接國外基礎建設的能力,並在此過程透過參與亞投行,協助台灣金融業參與國際聯貸,不但可以為亞洲現代化進一份心力,也可以幫助銀行業打亞洲盃。


台灣在海權時代中已善用樞紐位置取得亞太地區重要的經貿地為,台商亦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善用中國大陸經濟起飛的契機打下堅實的基礎,倘若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策略下,能夠藉勢使力參與連結歐亞非洲的大建設,將有助於台灣融入最新態勢之中,並掌握商機。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