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5.10.06 產業與科技
巷弄創業家的時代 / 李仁芳
分享至: 
2015.10.06 產業與科技
巷弄創業家的時代 / 李仁芳
分享至: 
作者: 李仁芳 / 政大創新管理教授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巷弄創業家與創意工作者,理想的生活街區是什麼形象?文化創意事業發展,需要何種空間條件?


巷弄創意生活事業的經營


巷弄創意事業的存在,一方面蘊含了人民世代生活的記憶,它的發展不只促進了常民生活的甜度與幸福感,更是地方經濟隱形競爭力的終極來源。


一個城鄉的巷弄創意事業,以山川街廓做舞台,以在地人文歷史為背景,更以創意工藝與古蹟為道具,在居民與遊客的眼前展演這個城市特別的氣場,提供了該城鄉獨有的氣味、視覺、觸覺、聽覺與味覺等五種感官知覺氛圍與生活甜度。


巷弄創意事業發達的地區,工藝達人數目必定也較為豐足。例如優質的布拉格城市美學風格與捷克人民的優質工藝涵養有正向相關;京都相對量豐質優的工藝達人(例如,知名的信三郎一澤布包、八木開化堂、辻徹金網つじ、松林朝日燒、小菅公長齋等),也與京都細緻優雅的城市美學,生活美學風格有互動關聯。


而工藝水準精良的國家,人民不只用腦思考能力強,用手思考的巧手技藝水平也必定高超。像德國就是丹麥樂高海外最大最重要的市場,德國親子教育向來看重動手做的智慧──而這除了是一個國家競爭力非常關鍵的核心,也是一般人不易察覺的隱形競爭力的來源。


巷弄創意事業的經營,特別注重客戶深度體驗的設計。卓越的創意事業鋪排體驗,不僅是要娛悅客戶,更要使他們參與其中。


生活體驗是創意的源頭


城鄉巷弄間,豐饒的生活體驗環境,不只涵養住民的審美鑑賞力,也孕育了巷弄創業家的設計思考與美學創造力。


巷弄創業家與一般產業工作者不同,他們對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極為在意,對生活方式的核心要求是「渴求生活經驗」,要充分體驗生活──充滿強烈、高品質而多元經驗的生活。


知覺的開放提升競爭力


巷弄創業家對城鄉生活空間質地的理解,不只是「用腦理解」(抽象地解悟),更是「用手理解」、「用眼理解」以至於「用全身心靈理解」(具體地解悟)。動員全身心靈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嗅覺五種官能,敏銳地覺知上下四方與古往今來的宇宙洪荒,「因為感動,就會記憶」。


巷弄創業家的創意事業是典型的「體驗經濟」。為了提供顧客深刻而感動的體驗,


創造體驗的演出素材則是:


以山川城鄉為舞台;


以在地歷史人文為布景;


以原鄉時尚的創意工藝為道具。


這三大素材合成「地方風土/空間件」,巷弄創業家們在這樣的風土空間中養成;他們也以這三大素材的有機揉合,在顧客身前上演一場馥郁芬芳,沁人心眸的動人生活戲劇。


巷弄創業家的設計思考與美學創意就像所有的創意,追根究柢,其終極孕育之地就是豐饒的生活土壤。肥沃的生活土壤栽種出豐饒多采多姿的創意花朵;地力貧瘠的生活土壤,用盡吃奶力氣硬「ㄍㄧㄥ」出的創意設計,將很難在消費顧客的生活場域中引發感動。


台灣社會的人民,持平來說,多數過的是一種「快工速活」的急速步調,乾枯的生活風格。


雖然我們也有「慢工出細活」的古諺,可是這句古諺所代表的生活風格/工作風格,對多數台灣民眾,恐怕是身踩泥地,眼望雲端,心雖嚮往,身恐未能及也。


也就是說,當前台灣火紅時尚的打造「在地創意經濟」論述,如果台灣不先有一個比較成熟的「地方風土/空間條件」形成,台灣「在地創意經濟」的打造,恐怕會成為建造在沙地上的夢幻天鵝堡,隨時會倒塌。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