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6.05.31 地質礦物
國土計畫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 江瑞祥
分享至: 
2016.05.31 地質礦物
國土計畫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 江瑞祥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 江瑞祥/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副執行長

國土計畫法:新秩序的誕生


國土計畫法於2016年1月6日公告實施,未來國土計畫將成為國土利用的最上位指導原則,各縣市也要依照自身願景提出縣市國土計畫。這是台灣國家發展與土地政策的一大里程碑,也是逾二十年辛苦奮鬥所獲得的果實,更代表台灣進入以百年宏觀視野思考國家空間發展的新時代。


國土計畫法通過後最大的改變,是整個台灣國土將透過全面性的檢討,包括全國人口、糧食需求、發­­展建設等,由政府統籌全國土地劃設四種功能區:如產業經濟平衡發展的「城鄉發展地區」;以農業與自然資源運用優先的「農業發展地區」、因生態與防災需求而必須加以保護的「國土保育地區」,以及環繞我國周邊的「海洋資源地區」。透過這種明確的空間定位,國土將建立嶄新的秩序,也將改變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點


「發展經濟=扼殺環保」的失衡觀點,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的抗爭,幾乎在每個開發計畫中都會上演。其所以存在這種經濟、環境一刀切的二分法,一方面是評估程序上的結構性問題,但更重要者是缺乏上位的指導計畫。簡言之,每個地區應該是發展優先?還是保育優先?定位並不清楚。因此,各種價值理念往往只能在每一個個案中捍衛自我立場。


國土計畫的產生,將會給每個地區明確的發展定位;到底是經濟發展優先並兼顧環保,還是生態保育與防災優先但兼顧經濟動能,都將會有明確的規範與指導,也就有機會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點。正如蔡總統於就職演說的宣示:「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對環境的責任。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會和國土規劃、區域發展及環境永續,相互結合。產業的佈局和國土的利用,應該拋棄零碎的規劃和短視近利的眼光。」

 

破除填鴨式的經濟發展模式


「填鴨式教育」是一短視近利透過背誦、解題、標準答案等大量灌輸單一思維、求取高分的應試手法,惟其也往往讓學生失去了展現自我、創新應變的能力。而國土計畫下的縣市國土計畫,正是希望各縣市能依據自身願景,建立長期的土地使用與治理策略,以扭轉過往有如填鴨式地僅以代工複製堆疊產值、就業數字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能考量地方特色、國土保安、生態保育、經濟發展及城鄉管理等不同面向,為縣市量身打造符合在地性格的空間規劃。此不僅符合各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求,也將兼顧在地特色與環境永續。


最後一哩路 導入決策共識機制


國土計畫法的通過,是踏出國土秩序建立的第一步,其後續尚須中央與地方政府以6年時間擬定全國國土計畫與縣市國土計畫,預期於2022年6月前完成公告上路。此其中尚有諸如中央與地方如何分工作業、四大功能分區的劃設細節、各縣市的發展願景如何落到土地使用規劃中、用於保育工作的國土永續發展基金該如何運作等難題企待克服,其過程不僅複雜且充滿政經社文環的價值衝突,非傳統的政策溝通模式可以承擔。就此。我們必須完善共識建立機制與民主程序,並透過多元參與,讓各利益團體間有充分的意見交流溝通,以減抑歧見並擬具凝聚高度共識的決策機制。

 

 

這一哩路,即將點亮台灣!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