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國欽/工商時報社論主筆
日前立法院財委會將《預算法》中有關每年須編製幸福指數的法源刪除,已發布四年的幸福指數就此走入歷史。十多年來編編廢廢的政府統計再添一件,聞之令人扼腕。
我們的幸福指數是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編製的,晚近各國之所以倡議幸福指數,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發展的目的是追求環境生態的平衡與生活的快樂,而非僅追求經濟成長(GDP),美好生活指數在史蒂格里茲等經濟學家協助下,逐年編製對外發布,我國自2013年也開始編製發布,幸福指數確實有助於彌補GDP的不足,如今加以廢除,實在可惜。
政府統計好比一個人的病歷表,可以藉由這些資料去尋找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若1970年沒有物價指數,我們就不知道那個年代通膨率曾高逾40%,若1980年代沒有工資統計,我們也不知道那曾是美好的年代,七年薪資提高一倍。有時我們想知道1960、1970年台灣的工資水準,遺憾的是那時尚未統計,而失業率也是1978年以後才編的。昔日沒有的統計,不可能回頭去補,這也成為今日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限制。
同樣的,我們有不少統計編了五、六年後莫名其妙喊停,甚至編了十幾年忽然說要與國際接軌就停編,真不知與國際接什麼軌?這些資料停了之後,就算今天我們想續編,那遺漏的數年、數十年就永遠補不回去了。十多年來停編的統計不少,例如2000年的消費信心調查,2003年十等分位「已分配要素所得」,2007年國民生活指標,2011年房地產景氣燈號等等,都在無預警下喊停。此外,2014年財政部原擬停編綜所稅檔20等分位所得分配統計,所幸在輿論壓力下又復編,未料四年前被統計部門推崇的幸福指數,如今卻揹負「莫須有」的罪名走入歷史。
長期以來,政府統計為何停編,表面上雖有許多說詞,但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怕數字難看,或預知數字將變得難看,怕公布之後有礙政府形象,然而此舉與掩耳盜鈴何異?既不利政府研判今日經濟社會變化,也讓十年、二十年後的人們無法了解今日之處境。十多年來編編廢廢,重創政府統計形象,豈不令人扼腕。
不論行政部門或立法部門必須了解,政府統計是公共財,不可興起而編,興去而廢,更不可因為數據難看而加以遮掩。前主計處第三局局長詹德松日前在我的臉書上寫了一段極有哲理的話,他說:「政府統計就像一面鏡子,每天照鏡子,看到那兒不整潔,馬上整理一下,不是看到不潔就把鏡子丟掉。如果不能照清楚,就應該修到好,沒有丟棄的理由。」
詹局長這席話對今日政治人物,尤其是對政府統計人員有如暮鼓晨鐘,十多年來政府統計編編廢廢,遮遮掩掩,實為不當,至於一部四十多年從未修正的《統計法》研修多年還在原地打轉,更屬不該。立院提案刪除《預算法》編製幸福指數的法源,令其回歸《統計法》相關規定辦理,殊不知這部《統計法》早已年久失修,該歸向何處?真是個大問題,面對政府統計,立委們真該深入一點、謙卑一點,若可以的話,應盡力協助主計總處完成《統計法》的修訂,以建立統計紀律,讓政府統計成為一面真正的鏡子,惟有如此,政府統計才能成為協助台灣經濟發展的助力,而非阻力。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