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05.09 產業與科技
創新如何兼顧成長與分配?/王健全
分享至: 
2017.05.09 產業與科技
創新如何兼顧成長與分配?/王健全
分享至: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數月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批評政府推動「創新」產業,卻未對現有產業提供補助,即使新產業成功,也彌補不了既有產業的衰退,也難以促進經濟成長,更無助於隨著創新而來的所得與分配。針對張董事長的顧慮,我想提供若干看法,嘗試提出創新與就業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創新產業和既有產業補助的分配,關鍵在於科技資源的配置在既有主力產業和創新產業的合適比率。一般而言,主力產業的資源配置及補助應占比較高的比例,但會挪出一定比例(如20-30%)的資源進行前瞻性創新,方得以驅動產業創新,並接軌國際的創新潮流。

目前政府規劃的「5+2」產業創新計畫,並非針對產業別的補助、獎勵,而係在既有產業(如生技醫療、智慧機械、綠能產業、亞洲點矽谷、循環產業、新農業等)上導入創新元素,以塑造更高的附加價值,驅動經濟成長。如以亞洲點矽谷為例,除了亞洲青年創業中心的目標之外,另一重點目標在於物聯網、智慧城市的應用、規劃,而物聯網中的感應器、智慧平台及軟硬體整合,一旦發展成功,可望對半導體的上中下游(如晶圓代工、製造、封裝測試,乃至IC設計)爭取擴大的商機,故創新資源的配置,帶動產業的創新發展,反而有助於主力產業的加值及嶄新商機。

進一步討論創新和就業、分配的關聯性,就相對複雜了許多。創新目的在於提高效率、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而附加價值提高,雖然創造若干高階就業機會,但也意味著分工層次的減少,或透過效率的提升替代了不少既有的就業,尤其是若干破壞式的創新,或虛擬替代實體(如網購替代實體消費),雖然帶動嶄新領域的發展,但若干實體、既有領域的就業、營收也會受到衝擊。最近美國風行虛擬、共享精神的新經濟,創造了Uber、Airbnb這些新公司,其破壞性創新的概念確實帶來龐大收益、消費者便利,甚至帶動股市的榮景,但這些獨角獸公司擁有上百億美金的股市市值,但只有創造數百、數千個就業人力,帶動產業的關聯性,對原物料、石油的需求有限,對整體經濟幫助相對不大。

前述新經濟模式的創新如虛擬、共享等方式,可以炒熱資本市場,或是取代實體經濟,這些都不利分配。反之,若能將創新導引到實體經濟,創造新的需求、應用,影響層面就相對廣泛。如善用電子業優勢結合交通醫療、智慧城市,或前述物聯網,結合感應器、big data及軟硬整合,可帶動半導體及其周邊產業的發展。或是在傳統產業上加值,如機能性紡織,不僅可提升附加價值率及競爭優勢,更能加速產業升級轉型,如此創新和就業機會、所得提升,就可以有效調和。

再者,國外的智慧健康、智慧交通都是很好的模範,台灣可以朝向將智慧化科技導入照護服務,如根據外在的環境數據及使用者健康資料,提供每日穿著、飲食、生活型態建議,或是當偵測到使用者身體狀況數據異常時,便可預約諮詢服務等,創造新的需求與應用。促成創新、服務應用的結合,也使創新得以擴散應用,帶動更多就業機會。

除此之外,台灣致力於推動生物科技,但目前只造就了新藥及資本市場的活絡。如能導入醫療器材、農業科技,乃至食品安全等領域,使其基盤擴大,則就業創造及高薪機會也會增加,民眾才會有感。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