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09.26 經濟統計
經濟數據該「季調」嗎?/于國欽
分享至: 
2017.09.26 經濟統計
經濟數據該「季調」嗎?/于國欽
分享至: 
作者:于國欽/工商時報社論主筆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上個月,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在景氣燈號公布前幾天,約略看了一下相關數據,心中為之一喜,想著七月有機會亮出景氣綠燈。不料報告出爐,七月依舊是黃藍燈。

 

造成誤判的原因是海關出口成長率(依台幣計算)原是6.3%,已超過加分門檻5.5%,陳主委心想這一分看來是十拿九穩。惟景氣燈號裡的數據皆需經「季調」,不幸的是,季調後出口成長率竟降至4.9%,這關鍵的一分遂失之交臂。陳主委當然知道要「季調」,只是萬萬沒料到季調後會降這麼多。

檢視目前政府發布的數據,有些部門雖會附上季調資料,但多是聊備一格,仍以發布原始數據為主。只有景氣燈號全數採用季調後的數字。那麼何以明明6.3%的成長,一經季節調整就變成4.9%?從數學方法而言,這是運用計量模型(X13 – ARIMA)消除季節因素後的結果。

而從真實世界而言,經濟數據除了反映景氣外,也會被季節因素左右,有時數據回升並非景氣好轉,而是季節因素使然,有時數據變差也非景氣之故,常言道,「五窮六絕」,講的就是每年五、六月接單、生意特別不好,另每年農曆七月,車子、房子就賣得特別差,其受季節因素影響之深,不言可喻。

再如每年感恩節、耶誕節的買氣,也給台灣生產、出口帶來可觀的訂單,而農曆春節前洗衣機比平常多賣個兩萬台、電視機多賣個七萬台,同樣是季節因素使然。於此可知,我們必須設法量化這個「季節因素」,並自數據中加以排除,才能反映景氣的變化。

上週主計總處公布八月失業率為3.89%,而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僅3.76%,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年暑假適逢十多萬大學畢業生湧入尋職行列,推升了七、八月份的失業率,排除季節因素就沒那麼高了。

長期以來歐盟、美國政府所公布的GDP、貿易統計、失業率、通膨率等指標都是以「季調數字」為主,其目的就是要排除季節因素的干擾,以準確反映景氣變化。例如,歐盟統計局上月底公布的七月歐元區失業率9.1%,第二季經濟成長率(yoy)2.3%,兩者都是季調後的數字。而美國日前公布的八月失業率4.4%,七月份海關出口成長5.2%,這也全是季調後的統計。

美國政府每月發布的五十多頁貿易統計新聞稿雖附有季調、非季調數字,但全文仍是以「季調數字」為主。日、韓近年也日益重視季調,反觀我們,除了景氣燈號、景氣領先指標採用「季調」後的數字,其餘如失業率、通膨率、工業生產、海關出口、外銷訂單、批發零售營收、經濟成長率的發布,一概仍以「未經季調」者(原始統計)為主。

也許有人會說,每年耶誕節、畢業季都落在相同月份,因此看各指標年增率即可消除季節因素,何必再季調?這話有些道理,但年增率無法完全排除季節因素,更何況節氣有時是循著農曆走,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農曆七月每年出現的月份皆有出入,因此透過計量模型取得季調後的數字,仍有其必要性。

雖然,我國政府早已投入季調的研編,但官方對季調後的數字普遍缺乏信心,於此而言,統計部門自應投入更多資源於季調,以使我國統計品質早日跟上美、歐,惟其如此,才能讓國人更準確地掌握台灣景氣的變化。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