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2.05.31 產業與科技
六生戰略讓園區與城市共榮/詹文男
分享至: 
2022.05.31 產業與科技
六生戰略讓園區與城市共榮/詹文男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詹文男/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為了促成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許多城市都有多元園區設立的規劃,但在促成經濟成長之餘,如何能不破壞好山好水,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也成為所有民眾關心的議題。 

尤其在全球同步關注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當下,地方政府如何探索新的產業戰略,讓產業成長、城市發展與園區建設能共存共榮,同時兼顧「生產」、「生意」、「生計」、「生活」、「生態」及「生育」等六生,是一個需要深思的課題!

為因應台商工廠回流,中央及地方卯足了勁協助廠商解決五缺問題,包括缺水、缺電、缺地、缺工及缺人才,就是希望讓企業在「生產」時無後顧之憂;有了生產,也需有訂單,不管是協助業者國外招商或者擴大內需,就是希望讓「生意」可以興隆通四海;有了亨通的生意及完善的生產基地,民眾就有眾多的就業機可會以維持家庭「生計」,年輕人也比較敢「生育」;而在衣食無憂的狀況下,民眾會更期待有高規格的「生活」品質,而要塑造好的生活品質,除了居民的收入提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優質的「生態」環境。

一般而言,透過園區及招商來滿足「生產」及「生意」,提供更多的「生計」機會已經很不容易,若同時要滿足六生,更是一大挑戰。環顧國內各地的產業規劃,例如南部縣市配合半導體廊帶政策延伸工業區,利用台灣優勢的半導體產業鏈擴大「生產」規模,滿足了「生計」、創造了更多的「生意」,但地方對環保及生態似乎還有些疑慮。

而有些縣市創造的文創園區,或者是醫療園區,希望能成就優質的生活環境,甚至打造零接觸的智慧精準醫療,創新的文化體驗及醫療服務模式的確改善了「生活」品質,但就生產、生計及生意面向,就業人口及產值規模尚需時間發酵,是否能夠永續成長,仍待觀察。

而在眾多園區中,北部寶高智慧園區或許可以讓我們有六生戰略的想像與雛形。根據報導,目前該園區已有鴻海、Telsa等領導廠商進駐園區,結合眾多電動車產業鏈上下游廠商所成立MIH聯盟將共同投入電動自駕車的「生產」;若能以此全球未來巨大的「生意」為基礎,不僅可以提供更多不只滿足在地,更能創造關係上下游廠商的「生計」,亦可協助全球碳排淨零,提昇臺灣為地球盡力的國際形象。

而若更大膽的想像,若能以新店為核心做為試驗區,擴大腹地至雙北,甚至整個北臺灣,以電動車及自駕車(無人車)的進程,勾勒出新智慧共享交通藍圖,也藉此提高民眾因共享經濟及節能減碳帶來的「生活」品質,更可改善整體環境的「生態」景觀,更能成為新世代城市的典範,也讓年輕世代更願意在此「生育」。

基本上,面對疫情衝擊,既有的生產、生意、生計、生活及生態都受影響,更遑論生育了。但危機中總有新的契機,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若能選擇優勢產業輔導,提供助力輔助產業界蛻變,並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以「六生」戰略為目標來構思產業、園區與城市的共榮發展,才能在疫常時代突破框架,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也才能生生不息!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