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8.05.29 經濟統計
引用統計切莫張飛打岳飛/于國欽
分享至: 
2018.05.29 經濟統計
引用統計切莫張飛打岳飛/于國欽
分享至: 
作者:于國欽/工商時報社論主筆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自日前行政院表示今年首季每月「實質總薪資」59,852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之後,網路上痛批政府說謊、玩弄統計的聲浪排山倒海而來,加以許多人為文批判,引經據典,理直氣壯,更讓人相信政府是在吹牛、誤導、說瞎話。

 

然而,細看之下會發現,不少評論根本就是張飛打岳飛。薪資雖是人人明白的辭彙,但卻有若干分類,而且薪資還有很明顯的季節性(seasonality),而為了不同目的,薪資還有實質、名目之分。若不把這些基本概念弄清楚,隨興拿起「薪資」統計就進行比較,便會得出奇怪的結論。

例如有人說:「四月主計總處官員說四萬、五月賴揆說五萬、最近施副院長說六萬,按這個速度三年後我的薪水就比蔡英文還多。」事實上,四月說四萬,講的是「名目經常性薪資」,五月說五萬,講的是「去年名目總薪資」,最近的六萬是指「今年首季實質總薪資」,三者雖然都是薪資,但內涵相去甚遠,根本不能拿來比,硬是拿來比,不正如同張飛打岳飛嗎?


張飛、岳飛兩人雖然都有個飛字,然而一個在三國,一個在宋代,相隔九百多年,怎麼可能打得起來。經常性薪資、總薪資、實質總薪資,雖然都有薪資二字,但意義不同,自然也不可以相提並論。


我們各按其類的來比一比,便會發現近年國人的薪資依舊停滯,即使是創新高,增幅也是非常微弱的,以歷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為例,去年是37,781元,還是低於2000年37,801元,這段期間我們經常聽到薪資倒退十七年,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再談歷年「實質總薪資」,去年47,271元雖創新高,但是也只比2000年的46,605元多了666元,前後十七年只增加這麼一點,就算創新高,也沒什麼好高興的。


本次引來排山倒海批判的59,852元,是今年首季「實質總薪資」,大家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反應很大,有人批這數字是笑話,有人批這是謊話,還有人說這數字是做出來的,經網路連日發酵,人們的怒氣已如滔滔江水,沛然莫之能禦,但冷靜的各按其類比一下,這數字很正常呀。

眾所周知,首季「實質總薪資」,裡頭包括年終獎金,加班費等薪酬,並非我們認知的月薪,自然會高一點,這就是季節性。不只薪資有季節性,出口、失業、物價多數總體指標也都有季節性,例如受惠於耶誕節,第四季出口特別好,又如每年七、八月適逢十多萬畢業生開始找工作,失業率也會特別高,因此我們不能以這一季特別高就說數字有問題,這實在是季節因素使然。

為排除季節性干擾,通常我們不會拿季資料與年資料比較,而是以歷年同季來比較,今年首季59,852元似乎很高,其實2000年首季我們已達到58,447元,長達十七年只增一千多元,這適足以證明十七年來我們薪資停滯很嚴重,這也正是行政院長日前親自召開這場記者會的原因。

任何經濟數據都有其特質及季節性,只有弄清楚定義,並「各按其類」的進行比較才能看出真相,否則便容易錯把馮京當馬涼,甚至出現張飛打岳飛的疏誤。以更嚴謹的態度來運用統計,應該是本次薪資統計風波裡我們該學得的教訓。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