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8.10.02 國際貿易
美中貿易戰走勢及因應策略/王健全
分享至: 
2018.10.02 國際貿易
美中貿易戰走勢及因應策略/王健全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
 

最近,美國川普總統在三○一條款調查後,針對大陸出口至美國產品的340億美元(第一波)、160億美元(第二波)課徵25%的關稅。大陸方面則表明來而不往非禮也,也打算對美國600億美元左右的產品課徵關稅保護。之後,川普總統更表示打算對大陸高達2000億美元產品出口至美國課徵25%關稅。上述貿易戰的發展,以及可能衝擊台灣相關產業發展的大小,值得進一步觀察。


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

 

初步觀察,11月6日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如共和黨獲勝,川普總統可能會對中國更進一步進逼。反之,如果民主黨獲勝,川普利用政策工具左右美中貿易戰的工具受到制約,貿易戰的對峙程度可望降低。
 

不過,細究美中兩國的矛盾,由於美中的摩擦除了貿易外,已擴及科技、軍事乃至石油美元、貨幣主導權,而且美國民主、共和黨已逐步建立共識,將中國視為頭號競爭對手,未來美中的抗爭,可能陷入長期的持久戰。
 

在中美貿易戰下,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有多大?就一、二波(500億美元產品)而言,由於手機、電腦並未包括在內,除了網通、台灣在中國大陸製造的中低價自行車之外,一般認為影響不大,但如擴及2000億產品課徵關稅,則其衝擊不容小覷。據央行公布的數據指出,如中國大陸因貿易保護而降低進口金額達GDP的1%,則台灣的GDP將下降1.8%,理由在於台灣的GDP規模小,且台灣出口產品中,有高達七成的比例為中間材、零組件,參與亞太供應鏈較深,衝擊也相對較大。
 

在二強較勁且可能陷入長期持久戰之下,台灣如何降低衝擊,趨吉避凶?以下我們分別從短中期、長期提出策略建議。
 

短中期而言,台灣可透過第三地出口至美國,以降低關稅衝擊,如透過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尼等),以避開鋼鐵、成衣、鞋類等傳統產業的關稅衝擊。不過,科技產業的產業鏈、群聚較複雜,在東協國家打造較困難。因此,可配合美國再工業化的需求,接近市場所在地的美國投資、生產。同時,在石化、塑化的上游原料(頁岩油),美國有龐大供應量且成本低廉,亦可就近投資,取得充沛原料及降低成本。
 

在長期上,升級轉型提高附加價值,透過競爭力的提升以吸收關稅增加的成本壓力是必然的趨勢,尤其是5+2產業創新的持續規劃與推動。但上述數位經濟(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等)的源頭在美國,台灣應有計畫前往投資,設立研發中心、製造基地,以鏈結美國技術、商業模式,並進行軟硬整合,提供客戶解決方案。如此,才可一方面避開中美貿易摩擦的流彈,另一方面保持對大陸、東南亞國家的技術、商業模式的領先,長期才不易被超越,而導致產業空洞化。
 

最後,台灣應加速擴大內需來彌補未來出口可能下滑的缺口,但台灣本土市場不大,故應配合服務業主管部會的鬆綁、產業化,將10兆元台幣左右的超額儲蓄,以及20幾兆的保險資金導入長期照護、國際醫療、新的金融商品與理財,提升資金動能、強化商業模式,才能有效擴大內需市場。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