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8.11.06 國際貿易
2019年亞太區域經貿走勢評析/譚瑾瑜
分享至: 
2018.11.06 國際貿易
2019年亞太區域經貿走勢評析/譚瑾瑜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譚瑾瑜/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愈趨高漲的美、「中」貿易衝突,引發全球及亞太區域經貿發展不穩定的氛圍,如今2018年已近尾聲,美國期中選舉及G20高峰會亦將來臨,針對2019年亞太區域經貿走勢,提出觀察重點。
 


譚瑾瑜/台經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可確定將於2018年年底正式生效,可望成為實踐亞太自貿區(FTAAP)的主要路徑。CPTPP突破美國退出TPP的衝擊,順利於2018年3月8日簽署之後,10月底墨西哥、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及澳洲等六個會員國完成程序,CPTPP將於60日後,即2018年12月30日起正式生效,同時啟動首輪關稅調降,尚未完成國內手續的越南、馬來西亞、智利、秘魯、汶萊等五個國家,亦可在各自國內手續完成的60天後,正式成為會員。
 

CPTPP順利生效後,2019年可預期將進一步處理新會員加入事宜,包括泰國、英國、哥倫比亞等均有意願加入,臺灣亦表明爭取加入的意願。整體而言,相較於由東協加六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推動進展,在CPTPP的生效與擴大已可預期之下,加以文本內容的大幅開放程度,未來CPTPP可成為實踐FTAAP之重要路徑,並促進亞太地區與其他區域的經貿連結。
 

美國雖退出TPP,在短期內重返CPTPP的可能性亦不高,然而在亞太區域整合及經貿發展上,仍有其重要的影響。盤點2018年美國的亞太雙邊對談進展,美韓FTA已於9月24日重新簽署,10月1日達成新版美墨加協定(USMCA),美、日則在9月26日宣布開始雙邊貿易談判,若再加上逐步升溫的美、「中」貿易衝突,已經可以看出美國期中選舉之後,2019年持續推動美國優先、雙邊對談為重的對外經貿政策的機率仍高,亞太各國均須面對美國雙邊對談時單刀直入之作法,並對與美國雙邊貿易之關鍵商品,提早因應。
 

以美國優先作為核心思維,等於以美國為中心,向左右兩大洋輻射拓展,並爭取其經貿利益。因此川普總統所提出的印太戰略,從位處太平洋周圍國家加上位處印度洋的國家,不但拓展了亞太經貿體系合作範疇,亦藉由印太戰略延伸美國在亞洲經貿之影響力,可以預期印太戰略在2019年仍持續進行並進一步落實,與中國大陸以自身向外輻射、與周邊國家所進行的一帶一路策略,形成抗衡之勢。
 

最後,雖然報載川習會可望於2018年11月底G20高峰會中舉行,洽談當前美、「中」貿易衝突,然而恐難改變美、「中」貿易衝突有深化、擴大與長期化的趨勢,2019年亞太區域整合及經貿發展均將受到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溫的衝擊,必須有其心理準備。
 

美、「中」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亦為亞太前兩大經濟體,對亞太區域整合及經貿發展方向各自有其籌碼與優勢,本就不易輕易妥協達成共識,加上當前美、「中」貿易衝突,美國不但希望解決雙方長期的貿易結構失衡,亦有防禦中國大陸藉由併購威脅美國製造領先國地位之勢。而美國除了可透過301條款進行調查之外,現在又加上要求各國在雙邊對談時引入所謂的毒丸條款,亦即要求與美國達成雙邊協定的各國,不許與「非市場經濟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藉此限制各國與未具有市場經濟地位的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進行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