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企業因應變局三錦囊/詹文男
分享至: 
企業因應變局三錦囊/詹文男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世界知名顧問公司BCG發佈報告指出,COVID-19疫情衝擊國際貿易,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20%,且到2023年都無法恢復2019年時18兆美元的水準。全球各國政府正在疫情控制與經濟復甦之間擺盪,如何妥善因應以迎接嚴酷的挑戰,在在考驗企業的智慧!
 


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而除了疫情之外,中美之間的角力也沒有停歇。而且可能進一步擴大,這對於居於中間的台灣產業來說,的確是重大的挑戰。中國大陸是台灣許多高科技廠商的重要生產基地及未來可能的巨大潛力市場;而美國不僅是重要市場,更是高科技關鍵技術的主要來源及國防安全的倚靠,如何自處及因應,需要提前規劃。
 

在此變局下,廠商應有三個策略思維。 
 

第一是備好糧。衡酌下半年及明年的情勢,若疫情無法有效控制或者疫苗無法推出,各國經濟復甦恐不太樂觀。目前幾乎所有的經濟研究機構,都進一步下修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在市場無法成長的情況下,對於企業營運而言,現金流將是現階段最重要的議題。雖然政府有推出一些紓困的措施,但企業一定要做最壞的準備,以因應寒冬的可能到來。
 

而在不景氣中,如何和員工共體時艱,勞資合作,徹底的進行成本削減,以及腦力激盪,共同合作做到全員的營銷,應該動員公司所有的員工一起來思索。
 

第二,對於中美的角力,應思考如何能夠站兩旁。以全球市場為腹地的台灣產業,若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那麼一定要做好分流的安全措施,並持續進行全球佈局。
 

例如,除了供應鏈的分散及全球佈局之外,也應該思考是否在新興國家,與當地夥伴建立品牌與虛實整合之通路,伺機擺脫代工的宿命;而在先進國家,是否有機會從過去的單純代工,轉型加入在地的價值鏈體系,增加台灣與這些先進技術的創新連結,並從中獲取創新的能量,讓台灣的研發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以持續領先紅色供應鏈的追趕。
 

第三是企業的韌性一定要強。世界變動的環境勢將持續,各國的產經政策在疫情的蔓延與中美兩個大國博奕之下,隨時都可能改變,而全球跨國生產體制,也將會有所變化。如何維持企業彈性的組織,並整合上下游供應鏈,能夠隨環境的變化迅速做出相對應的策略調整,有賴廠商做好生態體系的有機建構及速度的調校。政府也應該協助產業提前做好準備!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