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0.11.24 產業與科技
台廠轉售大陸工廠予陸商的思考/詹文男
分享至: 
2020.11.24 產業與科技
台廠轉售大陸工廠予陸商的思考/詹文男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
 

▲當全球目光密切關注美中衝突對華為的衝擊及對市場的影響時,台灣主要的蘋果供應鏈廠商又陸續將大陸的製造工廠轉售予陸商,引發市場的關注。究竟如何看待這些事件的發展,在此情勢下,台灣廠商應如何自處,各界都很關心! 
 




 

台廠之所以將工廠轉售紅色供應鏈,相信有其策略上的考量,但作為提供代工服務的一方,決策過程中必定得取得大客戶蘋果的同意,甚至這些規劃或許背後都是由蘋果操刀。而蘋果之所以採取如此的策略主要還是內外局勢使然。
 

從政治環境觀察,首先,美中衝突,蘋果在兩大市場之間需要取得最佳的平衡;其次,華為若被迫退出手機事業,其市場將逐漸由其他品牌所瓜分,尤其是小米、OPPO、vivo等陸系品牌將採更積極的產品訂價策略,蘋果需要提前因應。
 

蘋果未來將採取高毛利策略?抑或擴大低價機種?將牽動台廠供應鏈的發展。若蘋果維持主打高階市場策略不變,則只剩三星一個競爭對手,產品策略操作上更為好整以暇,預期將傾向與台系供應鏈維繫密切合作。
 

但其若看準華為市況不好趁勢接手,未來將積極推出低價機種,預期會加強與紅色供應鏈合作關係,提高陸商代工比例,藉由尋求有中國政府補貼的陸商,來壓低iPhone零組件與製造成本。此舉對現有iPhone供應鏈台廠而言自然有負面衝擊。
 

平心而論,不論情勢如何發展,做代工生意大多都是被決定的一方。面臨客戶訂單終有一天不再的情況,業者應如何自處?以下是幾點思考:
 

首先,永遠領先對手至少兩步以上。倘若次要供應商可能或已經打入客戶供應鏈,仍應積極超前部署,持續將技術提升到主要供應者中的領先群。
 

其次,挹注關聯新事業的發展,降低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風險,保留多元轉進的方向。如同這波被迫撤守iPhone供應地位的台廠,至少都還是有選擇下的選擇。
 

最後,擁有多元市場與生產基地布局。當美、中對立體系成形,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動搖,其製造商在親美國家也不一定能取得土地購置、資本投資、以及稅務等各方面的優惠,而這些元素又必定是客戶在考量合作供應商成本時的重要考量。因此,政府與業者應積極趁勢而為,加速與新興市場建立雙邊合作關係,運用這波美中博奕下的政策紅利調整全球佈局。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