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1.11.09 國際貿易
美國基建案實施 對全球經濟影響/譚瑾瑜
分享至: 
2021.11.09 國際貿易
美國基建案實施 對全球經濟影響/譚瑾瑜
分享至: 
作者: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 /譚瑾瑜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美國眾議院於11月5日通過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拜登總統簽署後,最快可望於第四季實施。此為美國基礎建設升級之重大法案,採行如此龐大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預期龐大的基建內需對美國經濟之助益,而身為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經濟的穩定成長,可為全球經濟貢獻己力。 

 

此次基建案近一半的預算,將會配合陸路運輸再授權法案,修建橋樑及鐵公路、機場、港口等公共工程,其他則主要用於投資再生能源,建設先進輸配電技術、智慧電網等電力基礎建設,以及優化鄉村寬頻網路、汰換供水系統及蓄水設施等,總計美國未來5年將有1.2兆美元大力建設美國。

各界對於基建案對於美國經濟都抱持著正面的效益。報載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基建案對美國經濟貢獻為1.9%,而美國銀行曾以2兆美元規模基建案推估將促進美國經濟成長2%至9%。穆迪分析則估計,基建法案在今年底可使美國經濟產出提升0.17%,每年將貢獻GDP成長0.02%,最終總計貢獻1.93%的經濟成長,在就業方面,預估基建法案於2026年前將為美國創造56.6萬個工作機會,提升就業率0.3個百分點,但多為暫時性就業機會狀況下,預估淨增加就業約為7.5萬個。

總體而言,可以看出基建案對於美國經濟及就業有其正面助益,並為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注入一股動能。首先,美國無論是透過增加公共建設所引發的水泥、鋼材等原物料需求,或是因建設5G基地台而增加網通、半導體、半導體設備需求,抑或是投資電動車、設置電動車充電樁、電網、儲能設備、綠能供電設備等需求,都將使美國內需提高,進而促進美國經濟及就業之成長,對外需求也會提高,從而將基建案的效益外溢至全球。以全球貨幣基金(IMF)10月最新預估為例,在考量美國政策大力支持並因應疫情之下,IMF在最新預測中上調美國2022年經濟成長率0.3個百分點,在預估2021年為6%的高基期之下,預期2022年美國經濟成長將達5.2%,全球經濟成長則為4.9%。

然而在可預期美國內需上揚情況下,已可預期明年經濟穩步復甦的同時,將有可能伴隨著原物料上漲壓力,廠商在爭取商機時必須審慎。以鋼品為例,美國鋼鐵協會預估基建案實施將使美國鋼鐵需求成長3%至4%,在大部分的經費用在修復橋樑、鐵公路、港口及機場上,將提高對全球塑化、鋼鐵、水泥、銅和鋁原物料之需求,因而世界鋼鐵協會預測,在今年全球鋼鐵需求將成長4.5%、達18.55億噸之下,預估2022年將成長2.2%。在美國貿易代表之前已關切中國大陸鋼品傾銷問題,以及中國大陸此際已在加強措施限制年度鋼鐵產量的兩大因素下,美國鋼鐵內需除了將帶動美國本土鋼鐵製造商業績成長,中國大陸以外的各國鋼廠,亦有機會透過在美設廠而獲益,但仍須關注鐵砂價格波動情形。

展望未來,美國基建案實施對於美國及全球經濟成長有其正面效益,然而廠商亦須關注基礎建設相關原物料上揚所導致的成本通膨壓力。此外,政府一直在推動強化臺美供應鏈合作,美國基建案中的5G建設與電動車等,均為雙方可以互利雙贏的合作項目,亦可進一步帶動台灣半導體、材料等相關產業之發展。政府可協助整合台灣相關產業鏈,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將臺灣優質中小企業整合大企業,一同爭取基建商機。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