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ESG趨勢下的碳管理/郭財吉
分享至: 
ESG趨勢下的碳管理/郭財吉
分享至: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授/郭財吉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ESG (環境,社會與治理)起源於「社會責任投資」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社會責任投資,是指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除考量傳統的財務指標外,也須對秉持永續發展原則的企業,納入作為投資標的。

 

 

ESG的縮寫首見於聯合國在2004年發佈的《We Cares Wins》報告,主張業界在投資決策中建議納入ESG準則,利用金融工具可對社會、金融市場以至個人投資組合產生正面影響。過去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較不清楚,因此國際組織,政府與非政府組織與金融機構,開始嘗試將社會責任定義化,標準化,數據化,及可分析化,唯有如此才能具體改善。在標準化的過程中,其中包括OECD跨國企業指導綱領,全球盟約(Global Compact),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之永續發展報告書,及全球永續性報告綱領(GRI)。因此ESG可視為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數據與指標。也陸續有投資機構參考外部ESG評等機構所製作的ESG評等報告,進一步分析企業ESG表現。目前國際上比較知名的ESG評等機構,包含DJSI(併入S&P 500)、FTSE Russell、MSCI ESG Rating及Sustainalytics。

 

 

有鑑於ESG越來越重要,2021年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正式宣告成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ISSB公開提出2份揭露準則草案:「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班規定」與「氣候相關資訊揭露」。

 

1. 一般永續性相關資訊(IFRS S1):使用財報的相關人員建置,非財務資訊的揭露邊界和發佈頻率需與財報一致,且同時考量價值鏈影響的風險及機會

 

2. 氣候相關資訊揭露(IFRS S2):聚焦氣候變遷議題,要求企業揭露應對氣候變遷的相關風險與機會。

 

 

這兩份草案都在強調面對未來,企業在永續發展之最大風險與最大機會,價值鏈與氣候變遷。金管會更進一步要求企業進行碳盤查與查證,徵收碳費,甚至成立碳交易所。如此許多企業開始產生碳焦慮。事實上碳管理包含:,依ISO 14064-1: 2018與ISO 14067的標準進行價值鏈的碳盤查,以SBTi訂定減量路徑,以去碳能源,減碳設計,或負碳技術進行減量,最後無法減量才以抵換方式達成碳中和。

 

 

透過盤查,企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碳排放量與排放熱點,透過以大帶小,聚焦並評估排放熱點改善的財務需求與技術支持,如此才能真正有效達成溫室氣體減量,減緩氣候變遷的威脅。

 

 

面對人類永續發展的挑戰,及企業的永續經營,沒人敢說自己的解方是最佳,也沒人可以置身事外,因為在COVID-19中,人類體會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超過人類的想像,因此許多企業願意引領其他企業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除了積極強化ESG的風險資訊揭露,也將減碳視為公司的在永續發展中的找出創新運營的機會。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