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3.08.23 商業
銀行需要擁抱數位科技的大變革/周雨田
分享至: 
2023.08.23 商業
銀行需要擁抱數位科技的大變革/周雨田
分享至: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周雨田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近來台灣數位銀行開始有一些明顯的成長,依據金管會最新資料統計,目前提供數位存款帳戶的一般銀行共34家、純網銀則為3家。其中以台新銀行為第一,擁有332萬戶(19%),其次是國泰世華銀行208萬戶(12%),前五名之一般銀行開戶數佔全部銀行總戶數71%。

 

 

三家純網銀則以連線商業銀行(LINE Bank)157萬戶最多,佔全部銀行總戶數9%,高於永豐銀行(146萬)。值得注意的是,LINE BANK 雖然開戶數比不上一般銀行,每月活躍用戶則有2100萬,LINE PAY 也已是台灣最多人使用的行動支付工具。

 

 

持平而論,純網銀不易與一般銀行競爭。LINE BANK之外的兩家純網銀 : 將來銀行與樂天銀行似乎已經無以為繼 : 兩家開戶數總和,佔全部銀行總數不到3%。2018年金管會開放純網銀時,期待這個政策會產生人資管理中所謂的「鯰魚效應」。 亦即,希望這些完全依靠網路交易的銀行,以低成本高靈活度的網路科技,可以刺激一般傳統實體銀行也開始積極布局,使用FINTECH來迎接數位金融時代的到來。

 

 

純網銀雖然比傳統銀行具有一些優勢 : 無實體銀行、行員所以開設成本低、透過網路方便消費者開戶、提供吸引人的消費優惠、並且可以結合電子商務如樂天銀行結合樂天市場與街口支付、容易吸引年輕人等。然而反觀傳統銀行,被比喻成被鯰魚刺激到的沙丁魚群,也有明顯的優勢 : 面對面服務維持客戶信任、客戶多中高齡者、黏著性高也屬高資產族群、有完備的風險管理系統,可提供高信用卡額度、高利息收入的貸款。從以上分析看來,當傳統銀行開始卯足了勁,加入這個爭奪數位帳戶的戰場以後,勝負已定。

 

 

一位金融業觀察家指出 : 所有銀行的業務,都是數據管理。從中世紀的聖殿騎士到現代的加密貨幣,數據管理一直是金融業的核心。所以AI時代的來臨,數位科技爆炸式的發展,就預告了銀行業將有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跟不上變革,就只有被淘汰的命運。未來銀行的生存需要和互聯網巨頭競爭,像科技巨頭一樣,利用數據和人工智慧來提高客戶體驗,創造價值。

 

 

有遠見的銀行領導者需要擁抱創新和變革,專注於提供更多元的網路金融服務。在這方面,政府也有重要的腳色,除了金管會之外的許多部會,都應該關注這個大趨勢,藉著開放金融市場、培養金融科技人才,優惠金融科技公司等政策,迎向未來。

 

金融數位化已經是普世的潮流,台灣在其中的一小塊,亦即數位銀行的跑道上,邁出了第一步。盼望未來的台灣,不會是 : 能生產全球最精密的晶片,卻只能提供三流的金融服務。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