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台灣與歐盟新型供應鏈夥伴關係正逐漸成形/徐遵慈
分享至: 
台灣與歐盟新型供應鏈夥伴關係正逐漸成形/徐遵慈
分享至: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歐盟近年積極推動綠色與數位「雙重轉型」,在新冠疫情後及全球供應鏈移轉趨勢下,提出新產業政策與各類研發、投資獎勵措施,期鼓勵歐商、外商將供應鏈移回或重建於歐盟境內。台商為拓展多元化與在地布局,近年亦擴大在歐盟投資,較大型新增投資案主要集中在資通訊與綠能產業。台歐盟新型供應鏈夥伴關係正在逐漸成形。

 

歐盟自2010年以來陸續發生歐債危機、民粹主義浪潮興起、英國脫歐、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與美歐關係惡化、中國快速崛起等國際新情勢,對歐盟政經情勢影響重大。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2019年12月上任時誓言要維護歐洲的全球領導地位,提出歐盟綠色政綱、數位戰略等重大倡議。疫情後歐盟持續推動「雙重轉型」,更在「開放性戰略自主」(OSA)的思考下,陸續發布「歐盟新產業戰略」、疫情後「下世代歐盟」(NGEU)計畫等,及通過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

 

 

歐盟經盤點後提出六大戰略領域,包括:原物料、活性醫藥成分(APIs)、鋰電池、氫能源、半導體、雲端及邊緣運算。其中,電動車與電池、氫能源、半導體等,正是台商近兩年在歐盟投資的重點領域,因此深受歐盟及會員國的重視。

 

 

過往臺商在歐盟的投資布局,主要是看好歐盟龐大內需市場及接近客戶,採取在歐盟境內設立組裝或生產基地,尤其集中在中東歐如捷克、波蘭、匈牙利等國。然而,近期台商赴歐投資的動機,除分散供應鏈及在地製造等原因外,還包括響應歐盟最新產業政策與投資獎勵誘因等,因此呈現有別於過去的投資模式與趨勢,如台泥公司投資於電動車充電樁、輝能公司投資於電池、以及台積電及其供應商投資設立半導體供應鏈。

 

 

以電動車為例,電動車是歐盟綠色轉型下的重點產業,歐盟與主要會員國皆制定詳盡的電動車政策或機制,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原則下,提出「歐洲電池創新計畫」,規範新車碳排放量及監督獎勵機制;通過《替代燃料基礎設施規章》(AFIR),規範歐盟境內設置充電樁的階段性部署目標;以及《電池規章》,規範廢電池及其金屬含量回收等。歐盟亦推動成立「歐洲電池聯盟」(EBA),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二大鋰電池製造地,另也設立《歐洲設施連接基金(CEF)規章》,提供業者相關基金,也可適用歐盟國家援助、採購獎勵等規定。

 

 

臺商看好歐盟發展電動車相關產業的潛力,近年調整對歐投資策略,以台泥和台達電最具代表性,兩者均以併購方式進入歐盟市場,降低前期投入的成本, 與台商傳統上傾向自設產線的模式不同,也將成為台歐盟新型供應鏈夥伴關係下的生力軍。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