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4.02.20 國際貿易
莫過於憂慮兩岸經濟變局/邱俊榮
分享至: 
2024.02.20 國際貿易
莫過於憂慮兩岸經濟變局/邱俊榮
分享至: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選戰結束,經濟的挑戰並未落幕,特別是因為選舉而起的中國政府公布我國貿易壁壘調查並歸責我政府,及片面取消ECFA早收清單中部份產品的關稅優惠等經濟脅迫,後續發展情勢值得關注思考。

 

 

在中國經濟結構性崩跌與兩岸經貿投資連結漸減下,「經濟依賴中國」的思維已在弱化。儘管中國榮景難再,但台灣傳產輸中比重仍高,又有經貿協議隨時可能中斷的不確定性,我國如何「全球佈局」、如何重新看待ECFA對經濟的意義,應該是此刻值得思考的議題。

 

 

貿易自由化或佈局全球是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希望藉此引導有限資源往長期有利的方向發展。在目標確定下,政府才能據以訂定適當政策,當然也須檢視既有政策是否符合或違背目標。ECFA或其他FTA當然也是如此,須知政策是手段而非目標,應時時檢視政策是否正確打造通往目標的正確路徑,不應為政策而政策。

 

 

ECFA早收清單的關稅優惠實施了十三年,主要好處是為少數產業省下不少關稅,如果終止,對於正享利益的產業者當然會有所傷害,難免不滿,但對整體經濟則不見得如此 - 正如簽訂ECFA有利有弊,ECFA終止同樣有利有弊,端視如何因應以減弊增利。

 

 

ECFA主要的問題在於免關稅的早收清單僅集中少數特定中間財產業,這自會有誘使有限資源往這些產業流動的趨勢,使得這些產業的發展更具優勢,副作用是會排擠發展其他更有利基產業所需的水電土地勞工等資源。如果早收清單中的產業是符合最想發展的具長遠性產業,則ECFA之利就無需置疑,然早收清單中的產業可能並非如此,因此ECFA會有使台灣的經濟結構更泥滯於以中間財為主、卻幾乎缺乏創利能力較佳最終財產業的窘境,亦即圖短利卻影響了長利的獲得。

 

 

其次,因為ECFA並未實現作為與其他國家簽訂FTA敲門磚的目標,這使得外貿在僅開中國一扇門的情形下,高度集中於中國市場。暫不論中國政府高度保護其產業的不公平性與政策的高度不可預測性,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就易遭遇如同現在市場需求低迷卻難以脫身的窘境。幸而政府近年來在出口市場多元化上的努力有成,否則現今的出口狀況恐會更糟。

 

 

再者,ECFA是傳統免關稅型的FTA,這種成本降低型的政策當然易受出口廠商歡迎,但在獲利提升之餘也常弱化了廠商尋求轉型升級以提升競爭力的努力,反之,廠商通常是在市場遭遇困頓之際較易產生升級以擺脫困境的努力。這並不是說貿易自由化不好,但是須小心避免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

 

 

貿易自由化會造成部分產業的擴張與部分產業的萎縮,利弊兼具,ECFA也是如此。ECFA某一程度上框限了我國產業伸展調整的機會,使有限資源錯置運用,ECFA若終止,雖失短期利益,卻是某種束縛的鬆綁,得以用長利取代短利,使有限資源得以投注在最有利之處、提升廠商轉型升級的誘因、出口更接軌融入國際市場、國家更有餘裕佈局新興產業,對長遠經濟發展其實反而是良好契機。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