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循環轉型時代觀察之一:關於「循環設計」/ 歐陽藹寧
分享至: 
循環轉型時代觀察之一:關於「循環設計」/ 歐陽藹寧
分享至: 
Renato Lab執行長/ 歐陽藹寧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透過近年實務工作,筆者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循環經濟」基礎上仰賴的是科學、工程、技術以及量化,然而在該知識體系下有個字眼令人既困惑又著迷,那便是「循環設計」。因為其模糊、寬廣的被解讀方式,「循環設計」從量化到質化、實用性到啟發性、理性到感性,長出了各種不同的實踐方式,並帶來了出乎預料的效果。某方面來說,我想這正是循環轉型時代下的獨特風貌。

 

 

以量化、理性、法規驅動的導向來說,“Design for Circularity”這個英文描述方式相當直觀。根據估計,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中80%的足跡和環境影響是在設計階段確定的,在量化效益導向的思考下,「循環設計」要能在價值鏈上提升資源效率,擔負起減少碳排放量的重責大任,最理想的情境下還要透過運用潛在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模式,將環境和社會責任轉化為商機。

 

 

“Design for Circularity”的方法學和工具中,有幾個來源值得參考。其一,是2017年由IDEO和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所共同推出的“Circular Design Guide”,無操作性細節,卻有啟發性。其二,是the European Union’s Circular Design Tools,該方法是從“Eco Design”演化而來,其下發展的工具皆依循“Life cycle perspective”創造資源效率最大化,和前者相同的是清晰可見的design thinking方法痕跡,並同樣將商業模式納入範疇,然而可操作性較前者細緻許多。第三,我想推薦由北歐多個國家及研究機構耗費數年聯手推出的CIRCit下的第三冊,“Circular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該份方法不同於前面兩項,聰明地排除了商業模式的部分,明確地將範疇設定在“產品設計”階段,因此對工業產品設計師在實際面有操作指導原則(註1)。

 

 

另一方面,從質化、感性和非法規驅動的導向來說,“Circular Design”這個字眼開啟了許多想像。以筆者自身經驗而言,在2021-2023之間,我們REnato lab和日本合作夥伴Re:public一起加上日本TOYOTA基金會的贊助,玩了兩個非典型循環設計計劃。

 

 

第一個是“Repack”計劃。疫情期間,食品一次性包裝廢棄物激增引起了全球的注意,我們開始思考人們在生活中的什麼樣情境下,不得不使用包裝,以及可以如何取代它。在這個由日本為起始點的計劃中,我們以台灣、日本多個城市或地方,包括台北、福岡、八女市、小浜市⋯⋯等多處,透過實地勘察來了解人們的生活型態與一次性包裝廢棄物產生的關聯,以及發展出多種以減少包裝為目標的生活提案。(註2)

 

 

第二個是以「Circular Design x 地方創生」為題所發展出的綜合性計劃,包括2天的論壇,以及花了4天走訪鹿兒島區域多個地方,觀察各個地方的居民如何把區域內的有限資源,發揮出接近無限的潛能。譬如氣候條件充分的霧島市醞釀出以麴(koji)作為主題的各種食物——包括人們熱愛的燒酎,或是小鎮居民同心協力達成接近百分百回收率的大崎町,外加其他更多迷人的地方永續生活展現。

 

 

透過這些經驗,我意識到循環設計和循環經濟這些詞彙本身除了科學、工程和可量化的及專家學者給的定義,是引領時代邁出第一步、打下基礎的重要元素外,也需要且必然會逐步與人的生活結合,被消費者和居民所理解、認同、感受和採用。這意味著,當人們以不同角色加入循環轉型行列時,參與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會是循環轉型時代下,相當有趣、豐富和多彩的一面。

 

(註1)CIRCit 整套方法有六冊,六冊之間有相互連結的關係,於是「循環設計」在其方法體系中並非被獨立使用,而是與其他方法聯用。與之可比擬的知識體系,會是芬蘭創新研究發展基金(Finnish Innovation Fund, Sitra)所發展出的循環經濟方法學及工具。受限於文長,此不贅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另行深入探究。

(註2)預計於2024年3月中在東京有公開分享會,以及預計同年3月下旬在台北也將有一個場次。

 

攝於Repack計畫(TOYOTA基金會贊助)中參訪的小浜市。小浜市運用其地熱資源,不僅發展了溫泉旅遊,甚至發明了設備以利運用地熱能進行烹煮。圖中是參訪團成員坐在由地熱烹調出來的美食餐桌前,在熱氣瀰漫中,準備開動。Photo: Koichiro Fujimoto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