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4.03.19 水資源
海水淡化的新思維/黃志彬
分享至: 
2024.03.19 水資源
海水淡化的新思維/黃志彬
分享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講座教授/黃志彬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海淡廠仍存在高能耗及鹵水排放問題,其中鹵水排放對海洋生態的衝擊,以及鹵水再利用議題受到漁民和環保團體持續關注。例如,水利署在新竹南寮的緊急海淡機組每天抽取原水約4萬噸,日產1.3萬噸的淡水及約2萬噸的鹵水。未來,水利署計畫興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永久海淡廠,預計每天將抽取30萬噸海水,經處理後日產約10萬噸淡水,同時這也將產生約18.5萬噸的濃排水(即鹵水)放流入海,排放量是緊急海淡機組的9倍之多。地方上對於這麼大量的鹵水排放感到擔憂,希望能夠直接再處理,避免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

 

 

    國際上,發展海水淡化技術的國家普遍訂有相關的鹽度排放準則,但台灣尚未具備此項準則。若政府能夠訂定排放點的鹽度標準,工程師們可以根據這些準則來設計海水淡化廠,確保排放的鹵水能達到政府的要求。以雲林麥寮地區台塑企業所打造的海水淡化廠為例,他們採用了多點排放入海等特殊的設計,使得排放的鹵水鹽度降到跟海水一樣,這樣一來就能夠消除當地漁民對於鹵水排放可能帶來的疑慮。

 

 

    更新的思維是「鹵水並非廢水」,除了減低鹽度外,為減少排放鹵水對生態的影響,我們應該思考如何綜合利用鹵水,才能減少浪費並盡量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現代的工程技術和循環經濟方式能有效地應對這一項挑戰,且台灣已具備充足技術,只要願意投入成本,就能實現鹵水資源的再利用。

 

 

    海淡鹵水資源化已成為國際趨勢,鹵水中含有的鎂和硼等礦物質在陸地上不僅很少見而且十分有價值。過去,台積電曾因為海淡水含有硼而拒絕使用,但現在去除硼的技術已經大幅提升,所研析出高濃縮的硼還可作漂白劑、清潔劑等工業應用。

 

 

   在我們以往的產學合作計畫中,也曾經評估從海淡鹵水提取鎂系化學品的可行性,過程中發現鎂相較鈣或鈉具有較高市場價值,且國內各項鎂原物料都從國外進口,因此從鹵水中提取高純度鎂系化學品除了可減少鹵水鹽度及排放對周邊海域的環境負荷,更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增加新興產業及就業機會,同時減低全球局勢不穩而導致國外供應斷鏈之風險。

 

 

   鹵水還有固碳功能,像新竹南寮海淡廠預定地附近就有焚化爐,若能將焚化爐排放的二氧化碳補集起來,送到鄰近海淡廠打入鹵水,所產生的碳酸鈣、碳酸鎂可做為建材,具有負碳功能,也可以抵銷一部分海淡水的電力碳足跡。

 

 

  「鹵水不是廢水」,必須推動循環經濟模式促進鹵水的再利用價值,只有從這樣的新思維出發,才能有效解決海水淡化所衍生的問題。透過鹵水中礦物質的提取與再利用,進而減輕濃排水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衝擊,同時更能為台灣經濟發展舆綠色永續注入新的動力並作出貢獻。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