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4.04.09 商業
無形卻讓人有感的競爭力-同理心/吳師豪
分享至: 
2024.04.09 商業
無形卻讓人有感的競爭力-同理心/吳師豪
分享至: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筆者年初(2024)與3位好友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港式餐廳餐敘,該餐廳以烤鴨聞名,但堅持只賣全隻,結果4人點了烤鴨兩吃,剛開始確實好吃,吃到最後就效用大減,離開時,大家一致共識,若沒有湊到8~10人,不會再來惠顧。10年前,我校邀請南橋陳飛龍董事長蒞臨演講,他提及「點水樓」的烤鴨很好吃,但1家店1天最多賣出10隻,為了讓人數較少的同伴也能吃到烤鴨,故推出半隻與1/4隻的烤鴨菜單,每天反而賣出100隻。

 

 

筆者20多年前由台北到高雄任教,每週住校3~4天,常為了在夜市購買多樣少量的水果而困擾,因水果攤老闆堅持香蕉只賣一串不能分切。唯自從便利商店開始賣1根香蕉,現在水果攤老闆都會主動問我,買1根還是2根香蕉?

 

 

我校附近有1家很好吃的蒸餃店,但一籠蒸餃就是10個,若沒有3~5好友一起,無法品嚐不同口味的蒸餃。筆者多年前在松青超市服務,我的日本上司喜歡到附近永康街鼎泰豐(創始店)用餐,當時,每ㄧ籠也都是10個,餐後甜點的豆沙小包也是10粒,雖然日本上司喜歡甜食,但我倆常為了吃完甜點而苦戰,現在,鼎泰豐的蒸籠縮減為5個,豆沙小包縮減為2個,生意卻更加蓬勃了。

 

 

上述這些事例,都是因應「單身經濟」興起,消費者希望享受豐富多樣的生活型態。服務業者若只站在自己方便的角度,而非提供顧客需要(想要)的商品規格,被市場淘汰是必然趨勢。這就是成功業者應該具備的「消費同理心」,「同理心」是嘗試將自身置於他人處境或所在「位置」的能力,「同理心」是業者「貼心」與「窩心」的服務表現。

 

 

「同理心」雖是老生常談,但知易行難。業者若未有顧客類似的經歷或體驗,很難「設身處地」站在顧客角度思考。日本曾經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由於醫院服務不佳,尤其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沒有耐心,因此,該醫院讓醫生與護士全身打上石膏,1整天躺在病床上體驗老人所處的環境,之後,這些醫生與護士對待病人的方式完全改變了。筆者在松青超市擔任營業本部長期間,常帶著店長當神秘客,觀察優質服務的同行異業是如何應對奧客行為的消費者,這也是一種「同理心」的學習。

 

 

為何有些業者生意興隆?有些門可羅雀?原因之一在於是否具備消費者「同理心」。例如,為了提升業績做「促銷」,「促銷」是站在賣方角度「促進商品銷售」的推力,業者自然會想將滯銷品、瑕疵品或是快過期、過季、褪流行的商品,以便宜價格出清存貨,在「供不應求」的經濟社會,這招或許有效,但在「物資充裕」的社會,就要將「促銷」轉念為「促買」,「促買」是站在買方角度「促進購買慾望」的拉力,故應該將顧客想要的商品,以優惠價格提供。例如,好市多(CostCo)的成功,就是其行銷活動以「暢銷品」而非「滯銷品」做特價優惠;又如,台灣百貨公司週年慶,常以女性顧客最喜歡的「名牌化妝品」為主力,才能屢創佳績。

 

 

「同理心」除了適用在企業對待消費者,也可運用在企業對待員工,消費者是企業外部顧客,員工則是內部顧客,企業要若沒有提供足夠的專業訓練,以及良好的薪資福利與工作環境,如何要求員工提供優質服務給消費者?鼎泰豐就是最佳的見證。

 

 

在「服務經濟」主導的年代,業者除了面對外來知名品牌的競爭,也要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若能善用「同理心」經營事業,才有實質競爭力。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