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淨零碳排的成功之道:中小企業的創新實踐與標竿學習/陳萬來
分享至: 
淨零碳排的成功之道:中小企業的創新實踐與標竿學習/陳萬來
分享至: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 振躍精密滑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萬來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持續升溫,淨零排放已成為各界共同追求的目標。中小企業作為經濟的基石,面臨著挑戰,但也具備無限潛力,如何能在不斷精進中找到最適合企業的落地方法至關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中小企業如何通過創新實踐和標竿學習,逐步實現淨零排放,並展現其為地球未來所能做出的卓越貢獻。

 

 

 

壹、接軌國際 全面盤查

 

推動淨零排放接軌國際的第一步是進行全面盤查,了解企業的碳足跡並著手基礎建設。中小企業透過導入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和ISO 14067碳足跡查證,通過這些標準,企業能夠全面評估、記錄並監控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取得精準的量化數據,由內而外落實節能減碳與淨零排放的終極目標。

 

 

 

貳、創新實踐 標竿學習

 

在進行全面盤查後,中小企業可依產業屬性制定相關的節能減碳策略,並師法標竿企業的作法,以實踐實質性的減排目標。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方向與標竿企業作法:

 

一、技術創新

 

1.    智慧製造與自動化:台達電子(Delta Electronics)

通過引入智慧製造技術和自動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根據台達電子的年度報告,過去五年內,台達電子的能源使用量降低了30%,每年減少約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2.    低碳技術應用:西門子(Siemens)

積極推廣氫能技術和電動設備,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西門子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公司已減少了超過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50%。

 

二、綠色供應鏈

 

1.    供應鏈透明化:聯合利華(Unilever)

建立了透明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確保上下游企業共同遵循減碳目標。聯合利華的數據顯示,通過這些措施,供應鏈的碳排放量在五年內減少了23%。

 

2.    合作共贏:台積電(TSMC)

與供應鏈夥伴合作,共同開發節能減排技術和方案。台積電計劃到2050年實現供應鏈碳中和,目前已經與超過650家供應商合作,成功減少了總碳排放量的15%。

 

三、產品創新

 

1.    綠色設計:蘋果公司(Apple)

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考慮環保因素,採用可回收材料和低碳製程。蘋果公司的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通過這些措施,產品的平均碳足跡減少了35%。

 

2. 延長產品壽命:宜家(IKEA)

提供維修服務和替換零件,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根據宜家的數據,這些措施每年減少約30萬噸的碳排放。

 

 

 

參、終極目標 淨零排放

 

中小企業實現淨零排放的終極目標就是碳中和。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採用再生能源、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植樹造林等措施。

 

一、再生能源

 

1.    太陽能與風能:台灣的中華電信

在其各地設置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設施,並計劃在2030年達到30%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目前,中華電信已安裝約60MW的太陽能板,每年減少約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德國最大電力集團E.ON公司也大量投資再生能源,報告顯示其再生能源占比已超過40%,每年減少約3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2.    能源多樣化:松下電器(Panasonic)

採用多樣化的再生能源,如生質能、地熱能等,提升能源使用的可持續性,並目標在2050年實現全面碳中和。根據松下的報告,這些措施已經幫助公司減少了20%的總碳排放量。

 

二、碳捕捉、利用及封存

 

1.    技術應用:BP公司

在其油田中應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將排放的二氧化碳永久封存於地層中。BP的報告顯示,這些技術每年封存超過400萬噸二氧化碳,預計到2050年實現全面碳中和。

 

2.    政策支持:

呼籲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支持碳捕捉與封存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台灣政府已經開始推動相關立法,支持CCUS技術的發展。

 

三、植樹造林

 

1.    企業植樹計畫:星巴克(Starbucks)

在全球推動植樹活動,計劃在2030年前種植一億棵樹,這將每年吸收超過200萬噸的二氧化碳。

 

2.    生態修復:台塑企業(Formosa Plastics)

參與和支持生態修復項目,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提高碳吸收能力。這些項目每年減少約5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結語

 

中小企業在邁向淨零排放的過程中,既面臨挑戰,也擁有巨大的機遇。通過全面盤查、技術創新、綠色供應鏈、產品創新、再生能源和碳中和等一系列措施,中小企業不僅可以應對環境壓力,還能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讓我們攜手共進,邁向綠色未來,為地球的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