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5.03.27 產業與科技
台灣的產業政策在哪裡 / 吳明機
分享至: 
2015.03.27 產業與科技
台灣的產業政策在哪裡 / 吳明機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 吳明機 /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吳明機 /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台灣產業的發展,政府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像是從1991年實施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始,重點獎勵資訊、通訊等十大新興工業,2000年轉以精密電子元件、精密機械設備等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為主,2010年以來推動知識經濟,並以產業創新條例重點支持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等等,這些產業政策的選擇,都是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以及我國產業發展現況而推動的重大產業政策。

 

然而當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後,我國製造業成長動能減緩、服務業成長弱化,產業結構面臨發展瓶頸,加上面對全球化的經貿競爭浪潮、區域經濟的整合,若無法以國際化的思維、適時調整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則我國產業在全球上的發展必定受到限制。

 

 

有人認為當今台灣只有對外洽簽區域協定的開放政策,而缺乏引導國內脫胎換骨的產業政策。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產業政策一直存在,而產業升級與轉型非一朝一夕可轉變,也不是口號喊一喊就可以成功。過去挑選產業並透過租稅政策工具協助產業進行自動化升級、人才培訓、加強研發等等,都需要至少三至五年時間才能顯現其效果,政府的引導力量如果只靠每年少數的研發補助金額,實在難以雨露均霑帶動廣大的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轉型。所以,我們必須整合相關政策工具,針對性的將資源集中在重點及有關連效果的產業上。

 

台灣的產業優勢在於有極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中小企業的靈活彈性更為其他各國所稱羨,並進而支援整個電子資訊業創造出的傲人出口實績,成為台灣經濟主力。故傳統產業必須多樣化提高其產品附加價值,台灣也必須繼續運用電子資訊業的出口優勢進而發揮帶動的效果;同時,新興產業也應該持續推陳出新,才能支撐未來經濟結構需要,降低產業過度集中發展的風險。

 

「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以「維新傳統產業、鞏固主力產業、育成新興產業」三大主軸,以及「推高值、補關鍵、展系統、育新興」等四大發展策略,鼓勵企業提升智慧、綠色及文創之高質化產業內涵。政府希望在各領域都培養出具獨特競爭力的中堅企業,進而表彰卓越中堅企業,讓廣大的中小企業有學習效法的對象。

 

為讓民眾有感、企業有感,目前政府篩選鑄造業、螺絲螺帽、工具機(控制器)、半導體(3DIC製程、材料及設備)、聚落型產業(織襪、毛巾、製鞋)、高值化石化產品及智慧城市等7項優先產業進行示範。這些產業(尤其是鑄造業)可能在過去大家的印象為3K產業,但透過新的技術導入與環境改善,極可能成為4C(Clean、Career、Competitive、Creative)產業,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這個既重要又有技術專業的領域。

 

為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的速度更快,「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盤點了租稅、資金、土地、科技預算、人才及環境建置等政策工具作為配套;此外,經濟部也已成立15個服務團,希望結合產官學研力量,讓好的轉型案例可以擴散開來,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產業實力,進而對台灣有信心,發揮正向的力量。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