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5.02.24 產業與科技
產業轉型 臺灣走出「悶」經濟 / 蔡宏明
分享至: 
2015.02.24 產業與科技
產業轉型 臺灣走出「悶」經濟 / 蔡宏明
分享至: 
縮小字級 放大字級


作者: 蔡宏明 / 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

臺灣經濟主要靠出口帶動成長動能,在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後,全球景氣復甦力道薄弱,我國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加上各國積極洽簽FTA,對我國產業造衝擊。面對外在嚴峻考驗,「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的推出,希冀透過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


產業轉型 臺灣走出「悶」經濟

 

近年來,臺灣面臨「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和「薪資成長停滯」兩大困境,在全球貿易自由化與區域經濟整合衝擊下,臺灣製造業及服務業亟待轉型升級。經濟部所制定的「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除能誘導企業投資,更對增進臺灣經濟動能具積極意義。


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表示,日前工研院產經中心(IEK)公布第四季製造業趨勢預測,雖將今年製造業產值成長率上修到3.26%,但對於明年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的預估卻大幅下修至2.86%。究其原因,除了中國大陸房市泡沫化、歐元區景氣低迷、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伊波拉疫情蔓延、美元升值亞幣波動、聯準會升息等6大風險,影響了全球經濟成長與臺灣的外部環境外,中國大陸近年供應鏈持續在地化,各產業進口替代策略已逐步落實,造成臺灣製造業外銷中國大陸動能相對削弱。因此,國內產業升級轉型已是刻不容緩之事。

 


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 帶動產業高質化

 

針對日前經濟部推出的「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對2014 Dec. 7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助益,蔡宏明表示「特別是結合各大財團法人、學校與產業公協會所成立的產業升級轉型服務團,依其不同的專長,從不同領域及地區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足見強烈的企圖心和全面優化臺灣產業結構的作為,值得正面肯定。」隨著陸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於2014 年底完成協商,對臺灣產業將投下震撼彈。其中工業產品因關稅較高而受到的威脅或衝擊會更大,尤其是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產業。因此,「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的推動,更肩負帶動臺灣產品的差異化與高值化,確保競爭優勢的作用。蔡宏明也提醒,唯有加強執行力之落實與相關法令的配套,實際誘導企業進行「創新投資」,才是產業真正升級轉型的關鍵。


人才與技術培育 攜手走出悶經濟

 

政策之外,蔡宏明也提醒,加強人才及技術的培養和投入,是技術升級和能量累積的重要關鍵。隨著臺灣主要產業與中國大陸、韓國的重疊性愈來愈高,各國高薪挖角臺灣技術人才的情況也日趨嚴重,因此如何留住高技術人才,是企業成功升級轉型的根基。蔡宏明樂見政府透過積極作為來進行人才與技術的培育,並表示日前行政院通過修正的《產業創新條例》,增訂員工獎酬工具及技術入股緩繳所得稅5 年等相關措施,將有助於創造誘因,提供有利於企業界留才、育才、攬才及技術引進的條件。


產業升級轉型的推動,需要政府、企業與民間攜手,在全方位的策略執行下,定調臺灣未來發展方向和全面提升實力,才是確保競爭優勢的長遠之計,讓臺灣真正走出「悶」經濟。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部立場)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