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3.04.19
慎防鋒面帶來豪雨 水利署提前成立應變小組
最新氣象資料顯示,今(19)日鋒面前緣對流雲系東移,午後雲林以北及東北部有旺盛對流影響,局部地區有短暫陣(雷)雨天氣,由於鋒面前緣易有對流發展,可造成短時強降雨、雷擊及強陣風等,水利署提前於今天下午2時成立應變小組嚴陣以待,並籲請西部相關縣市加強整備應變。

2023.04.18
因應汛期將至 水利署落實防汛工作整備
因應本周春雨可能帶來較大雨勢且汛期即將到來,水利署長賴建信今(18)日邀集所屬各河川局、水資源局等,召開水利署防汛整備會議,盤點各項工作,請各單位落實每日三查,各項檢視作業程序應細緻並具體化,落實防汛查通報機制。

2023.04.17
水利署:6月底前桃園仍維持供水穩定
水利署今(17)日表示,石門水庫目前蓄水率40.1%, 蓄水量8239萬噸, 桃園地區目前為水情正常的藍燈,供水穩定正常. 鑒於近日春雨略有進帳, 水利署已偕同農田水利署加強控管灌溉水量、充分運用埤塘蓄水, 強化產業自主節水輔導,將可確保桃園地區6月底前供水無虞。

2023.04.17
久旱未雨芒果難結果 中央地方合作解燃眉之急
近期降雨有限,南部地區已超過600天未降下超過200毫米的大雨,旱象嚴峻,河川水流量持續降低,山區灌溉用水短缺,經濟部除持續推動抗旱措施穩定公共用水外,並與臺南市政府合作,已自4月12日起,每日調度約11輛5噸到15噸的水車,從新化虎頭埤載水至玉井等山區所設置29處臨時取水點,供農民載運澆灌芒果等果樹,以解農民解燃眉之急。

2023.04.14
春雨偏少 新竹台中(含北彰化)轉減壓供水黃燈
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昨(13)日召開第3次工作會報,指揮官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經濟部肯定中央及地方水利同仁盡全力採各項抗旱應變措施,維持民眾用水。考量後續降雨仍有不確定性,須審慎採取因應措施。經應變中心研商決定,自即日起新竹及台中(含北彰化)地區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並加大減量供水橙燈地區節水力道,以提升節水成效。

2023.04.11
2月修復完工至今 新山水庫已蓄水六成
台水公司今(11)日表示,新山水庫因辦理漏水修復工程,在今年2月初洩降水位到空庫,自2月中完工啟動水庫蓄升以來,台水全力抽取基隆河每天約10-12萬噸原水入庫,並調度北水處清水及貢寮堰支援基隆地區用水,管控水庫進水量及蓄升進度,目前水庫蓄水量已回升至61.06%。

2023.04.10
中央地方合作抗旱 4月底前安平再生水廠每日可供2萬噸水源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關心南部地方水情,8日特別南下台南,與立法委員陳亭妃、林宜瑾、林俊憲及台南市長黃偉哲視察安平再生水廠。在中央地方合作下,安平再生水廠4月底將提供每日2萬噸再生水。陳院長強調,強化多元水源的利用,並加強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減低旱情對民生產業衝擊。

2023.04.07
鳥嘴潭土方培厚提升河防安全 同時兼顧生態保護
水利署依各項規定,運用鳥嘴潭土方於烏溪進行培厚,經過水理評估計算,沒有提高淹水風險,而且可以順導河道及降低災害風險。各項工作水利署均進行生態檢核,依據檢核成果進行生態保護。後續將持續邀集各方專家學者與跨機關溝通尋求合作,減低培厚作業對烏溪保育物種棲地影響。

2023.04.17
久旱未雨芒果難結果 中央地方合作解燃眉之急
近期降雨有限,南部地區已超過600天未降下超過200毫米的大雨,旱象嚴峻,河川水流量持續降低,山區灌溉用水短缺,經濟部除持續推動抗旱措施穩定公共用水外,並與臺南市政府合作,已自4月12日起,每日調度約11輛5噸到15噸的水車,從新化虎頭埤載水至玉井等山區所設置29處臨時取水點,供農民載運澆灌芒果等果樹,以解農民解燃眉之急。

2023.04.14
春雨偏少 新竹台中(含北彰化)轉減壓供水黃燈
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昨(13)日召開第3次工作會報,指揮官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經濟部肯定中央及地方水利同仁盡全力採各項抗旱應變措施,維持民眾用水。考量後續降雨仍有不確定性,須審慎採取因應措施。經應變中心研商決定,自即日起新竹及台中(含北彰化)地區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並加大減量供水橙燈地區節水力道,以提升節水成效。

2023.04.11
2月修復完工至今 新山水庫已蓄水六成
台水公司今(11)日表示,新山水庫因辦理漏水修復工程,在今年2月初洩降水位到空庫,自2月中完工啟動水庫蓄升以來,台水全力抽取基隆河每天約10-12萬噸原水入庫,並調度北水處清水及貢寮堰支援基隆地區用水,管控水庫進水量及蓄升進度,目前水庫蓄水量已回升至61.06%。

2023.04.10
中央地方合作抗旱 4月底前安平再生水廠每日可供2萬噸水源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關心南部地方水情,8日特別南下台南,與立法委員陳亭妃、林宜瑾、林俊憲及台南市長黃偉哲視察安平再生水廠。在中央地方合作下,安平再生水廠4月底將提供每日2萬噸再生水。陳院長強調,強化多元水源的利用,並加強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減低旱情對民生產業衝擊。

2023.04.07
鳥嘴潭土方培厚提升河防安全 同時兼顧生態保護
水利署依各項規定,運用鳥嘴潭土方於烏溪進行培厚,經過水理評估計算,沒有提高淹水風險,而且可以順導河道及降低災害風險。各項工作水利署均進行生態檢核,依據檢核成果進行生態保護。後續將持續邀集各方專家學者與跨機關溝通尋求合作,減低培厚作業對烏溪保育物種棲地影響。

2023.04.06
降低旱象衝擊 清明假期全力趕辦抗旱工作
近日春雨不如預期,各地水情未明顯改善,為強化供水韌性,水利署昨(5)日表示,清明假期水利署相關抗旱工作並未停歇,持續進行抗旱水井、區域調度水源管線工程、緊急海淡機組整備及擴大水庫清淤等措施。目前各項工作進度超前,抗旱水井已陸續產水併入供水管網,以降低旱象對民生及產業的衝擊。

2023.03.29
降雨雲系接近 水利署於北部水庫進行人工增雨
近期華南雲雨區逐漸接近臺灣,鋒面影響預計自今(29)日起到4月2日,水利署立即把握時機,從下午2點起,地面增雨作業小組陸續於翡翠、石門、寶二水庫等地啟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

2023.03.25
鋒面雲系接近 水利署進行第一波人工增雨
受到鋒面影響,臺灣北部今(25)日水氣明顯增加,水利署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分別於13時25分在石門水庫,17時在寶二水庫進行高空人工增雨焰彈作業,16時30分於寶二、永和山、明德、鯉魚潭、石門等水庫進行地面增雨作業,期盼能為集水區爭取更多的雨量,讓水庫多留一點水資源。

2023.03.25
鋒面來臨 水利同仁24小時全台待命人工增雨
經濟部從去年11月24日成立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也於今年3月1日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即將有春雨鋒面到來,水利署為把握此一時機,已在各大水庫集水區準備好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從北部翡翠水庫一路到南部曾文、南化水庫,都準備好地面增雨、高空焰彈雙管齊下,力求向老天多要一點雨並下得更精準,增加水庫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