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3.06.07
台中市用電量大於台中電廠發電量 減煤應以燃氣替換而非關掉電廠
有關日前有總統候選人批評中火火力全開,要讓火力發電一個個除役一事,台電表示,2022年台中市用電量345.9億度,大於台中電廠發電量276.1億度,顯見台中電廠對台中市供電有不可取代性。台中電廠早就不會火力全開,真正關心台中空品的人士應該很清楚才是,但減煤應以增氣替代,若貿然除役電廠,這不是減煤方案,而是台中缺電方案,將嚴重影響台中市280萬人口及台中科學園區的民生與產業用電。

2023.06.06
協和電廠以氣換油 台電:配合再生能源發展規畫使用35年
有關外界認為基隆協和天然氣接收站,因2050要達成淨零排碳而僅使用18年,不符投資效益。台電今(6)日回應表示,協和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基於營運35年的長期計劃進行投資回收分析,未來亦已規劃合宜的淨零工具,使協和更新改建計畫除達成穩定供電、兼顧友善環境及海洋生態,更能完成國家淨零排放目標,盼社會予以支持。

2023.05.29
立院三讀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增訂建物設置太陽光電、地熱專章
立法院今(29)日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經濟部表示,本次條例修正係因應國際發展趨勢及積極回應社會大眾對再生能源發展期待,修正重點在於增訂「建物設置太陽光電」及「地熱專章」等規範,為我國未來再生能源多元發展建立友善環境。

2023.04.16
業者自主加入冷氣適溫2623度運動 能源局:節能減碳又省電費
針對外界有部分意見誤解冷氣適溫運動的用意,經濟部能源局說明,經各項科學指標研究,用餐時段23℃、非用餐時段26℃,是人體最舒適的狀態。因此推動冷氣適溫運動,達成場域舒適、節能減碳又能省電費的最終目標,現階段將推動業者自主管理,目前已有32家業者1,300個據點響應節能自願參加溫控活動,並無法規納管規劃。

2023.04.10
大潭8號機工程主體已完成 台電:預計6月開始陸續併聯供電及測試
針對昨(9)日媒體報導指出,大潭電廠8號機延後點火恐影響夏季供電,台電表示,大潭8號機工程主體已完成,目前進入測試階段,預計6月可開始併聯進行發電測試工作,並可逐步提供部分電力。後續將隨測試進度,提升至滿載發電,夏季用電高峰時,大潭8號機可成為供電重要助力之一。台電也會在日間搭配太陽光電量挹注系統供電能力,夜尖峰時段透過時間電價、需量反應等多元措施,隨時掌握電力供需變化狀況,確保夏季供電穩定無虞。

2023.03.29
電價新費率4/1起實施 住家帳單夏月4,508元、非夏月3,832元以下不受影響
經濟部3月17日召開112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11%,但考量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照顧產業弱勢,住宅用電700度以下、小商店1,500度以下、農漁及學校用電不調漲。民眾可參照自家電費單,如果一般用戶電費帳單夏月在4,508元以下、非夏月在3,832元以下,所繳電費不會受影響;而小商店電費帳單夏月11,096元、非夏月9,056元以下,也同樣不受影響,新費率將在4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3.03.25
全台第三座離岸風場啟動 海能風場 376MW 完工併聯
全台第三座完工的離岸風電「海能風場」,已於本(3)月21日全數完工併聯。能源局表示,近年疫情影響全球離岸風電工程進度,但臺灣離岸風電業者,持續與公部門共同努力,繼2021年底完成第一階段示範案43座風力機後,目前已完成3座離岸風場,併聯加入綠能發電行列。

2023.03.24
日商JERA捷熱能源持續投入台灣離岸風電案場
經濟部說明,台灣捷熱能源(JERA Energy Taiwan)雖未參與區塊開發第一期選商作業,但仍持續深耕台灣離岸風電產業,與合作夥伴共同就完工離岸風場案場如我國海洋、海能風場等,投入後續運維等面向,為台灣離岸風場開發持續注入新能量。

2023.03.24
推動需量競價是世界趨勢 台電:較增加尖載機組更經濟環保
有關昨(23)日媒體報導接獲爆料指出工廠收到「需量競價」得標通知,質疑將面臨缺電,台電表示,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自民國68年起推動以來已逾40年,由用戶自由選用,鼓勵用戶自主管理用電並獲得電費折扣,也有助於「削峰填谷」抑低尖峰時段用電負載。

2023.03.22
經濟部提供節能補助 提升住宅與產業能源使用效率
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進行節能減碳已成為舉世共同目標。經濟部今(22)日說明,今年已分別針對住宅、商業與工業等提供「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及「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同時也結合各部會資源組成節電服務團,為產業進行節能診斷輔導。

2023.03.20
駁能源政策導致鉅額虧損 台電:全球核電大國電價貴更多、漲更多、虧更多
台電公司今(20)日表示,特定名嘴屢稱台電虧損是因為能源政策,即使台電說明核電大國虧損更多,仍持續散播似是而非的論點,稱其他國家發電度數更高才會虧損。台電強調,事實是,以售電量換算,法、韓平均每度虧損仍遠高於台電。同時他國電價原本就遠高於台灣,其核電比例高,同樣貴更多、漲更多、虧更多,顯見國際燃料成本才是鉅額虧損的主因。

2023.03.20
經部:綠電機會成本影響高達5兆元 純以發電價格相比核電並不正確
部分評論經常比較核電和綠電的發電成本,認為核電可以省錢,經濟部今(20)日指出,除了核電後端處理在台灣充滿爭議,仍是低估精確成本外,兩種電力也不應該單純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