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Loading
即時新聞
2023.07.14

嚴謹制定綠能發展區 將為能源用地白皮書規劃指引

有關環團呼籲暫緩設置綠能專區一事,經濟部昨(13)日表示,相關法規經過內政部、經濟部及農委會等跨部會協商討論,目前內政部主管的「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修正內容雖已預告完成,後續仍要就各界意見,與經濟部及農委會共同審議評估研議。後續經濟部也有審查作業要點等法制作業要進行,都會持續徵詢各界意見。

2023.07.12

2016後加速發展再生能源 提升台灣能源自給率

有關外媒針對台灣能源安全所做的報導,經濟部指出,依據能源局統計資料,台灣能源進口依存度自1991年以來,長期維持在97%的高點,而2016年開始,則加速發展再生能源,長期來說才能夠降低高度能源進口的依賴度。同時,能源相關國營事業也持續推動進口來源多元化,中長約採購,以及持續提高安全存量等措施,在強化能源安全的路上持續邁進。

2023.07.12

協和計畫東移方案依環評規定送審 台電盼透過環評機會進行實質討論

有關今(12)日民團質疑協和更新計畫相關程序問題,台電表示,協和計畫「東移方案」並未超出原開發範圍,在去年7月7日的專四審已具體提出,並且已進行實質審查,並非新案。環評本是可理性討論的機會場合,而開發方案在環評委員及各界的指教下持續精進,東移方案也是在這樣的程序下產生的,可惜後續專五審會議已接連兩次召開仍無法順利進行實質討論。台電非常願意聆聽各界意見,也盼各界回歸機制共同討論,讓台電有機會可具體說明,證明實質供電跟生態保護可達成雙贏。

2023.07.12

LNG船一個月平均兩艘、進港僅需30分鐘 台電:協和接收站可與基隆港共存共榮

針對昨(11)日交通部長王國材受訪對於協和接收站建設方案提出期待基隆港運作與能源轉型得到平衡的看法,台電表示,安全是台電規劃方案時的首要考量,也經過操船模擬及水工試驗驗證進港及靠泊安全,且結果經過第三方驗證。未來預估每月平均2艘LNG船進港、每次所需時間約30分鐘,且與其他商船錯開,優先禮讓國際郵輪進港,把對基隆港的營運降到最低,未來也將會同港務公司,進一步擬定LNG船進出港與繫泊作業規定。

2023.07.09

設置綠能發展區 經濟部:嚴格把關、持續徵詢意見

針對外界關切綠能發展區的設置議題,經濟部今(9)日表示,相關法規經過內政部、經濟部及農委會等跨部會協商討論,目前內政部主管的「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修正內容雖已預告完成,後續仍要就各界意見,與經濟部及農委會共同審議評估研議。後續經濟部也有審查作業要點等法制作業要進行,都會嚴格把關、謹慎討論,持續徵詢各界意見,善用低地力土地的價值,在不影響農業發展的情況下,持續促進能源發展及農村收入。

2023.07.09

防範家用儲能熱失控風險 經濟部與內政部持續檢討儲能安全規定

針對外界觀切家用儲能可能產生熱失控風險,經濟部表示,家用儲能消防安全規定,除應符合內政部「各類場所消防設備設置標準」外,經濟部亦持續與內政部討論,評估強化家用儲能設置時之消防安全。

2023.07.07

協和更新計畫環評擇日再審 台電願溝通再溝通、說明再說明

有關環保署今(7)日舉行環評專五審延續會議,最後決議擇日再審,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非常願意溝通再溝通、說明再說明,這項計劃完全是為了確保基隆人的用電需求,以及大台北地區民眾的用電權益,能源建設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協力,感謝基隆市謝市長今天出席了審查會議,顯示市長非常關切。今天較可惜無實質討論時間,但經濟部與台電都希望能夠在環評會中,討論程序議題,也說明實質供電跟生態保護雙贏的方案。

2023.07.07

沒有黑電而有綠電 風光發電量突破八百萬瓩創新高

風光發電量突破八百萬瓩,創下新高!近日全台各地炎熱,加上風力發電穩定,讓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突破八百萬瓩,今(7)日中午12時16分風光發電合計達到806萬瓩,創下歷史新高,且在中午時段風光發電量佔整體發電2成以上,等於每5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其中光電發電量更飆破707萬瓩,同樣創下新高;風力發電也接近百萬瓩,打破「夏天無風」的印象。

前往第 頁 / 共224頁
2023.06.14

推廣臺灣離岸風電開發成績 強化歐洲投資信心

為加強並促進投資者對臺灣離岸風電發展的信心,經濟部長王美花率推動離岸風電相關主管赴法,於13日舉辦「臺灣離岸風電發展暨投資交流會議」,分享臺灣離岸風電目前的推動政策與進度,說明投資環境已成熟,讓歐洲各國更加了解臺灣務實推動離岸風電與守護亞洲民主國家陣線的決心。

2023.06.13

深化臺法經貿夥伴關係 經長率團訪法

臺法經貿合作日益緊密,經濟部今(13)日表示,王美花部長於12日至19日率團訪問法國,除為全歐洲最大科技盛會-法國科技萬歲(Vivatech)的臺灣館開幕式揭幕外,也將進行多項促進臺法雙邊交流的活動,持續深化臺法緊密的經貿及產業夥伴關係,並鞏固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地位。

2023.06.12

降雨挹注加上蓄水優先 德基、日月潭水庫水位持續上升

近日降雨挹注中部水庫,台電表示,除降雨挹注使得水位持續上升,台電這段期間也更謹慎放水,全力配合蓄水,即使發電也以「用水優先」,用水單位會先決定一天要放多少水,台電才來規劃要怎麼樣發電,發揮水資源最大效益不會浪費。

2023.06.08

開發範圍未變 台電:協和更新計畫落實海洋保護

有關今(8)日外界關切協和更新計影響海洋生態,台電表示,為了盡更大努力保護海洋生態,台電廣納基隆在地意見,去年提出東移方案,將預定填地興建儲氣槽的區域東移至原開發範圍之迴船池內,填海面積也大幅減少,原本各界關切可能受影響的潛堤珊瑚區及大海扇區,皆可保留下來,並落實永續發展目標SDG14及海洋永續,將生態保育概念納入工程設計,努力達成珊瑚零淨損失之目標;另針對部分人士質疑環評程序問題,台電強調,協和更新計畫未改變開發範圍,只是為了進一步友善環境,因此改變填地位置,縮小填地面積,並已完成相關海域的調查工作,送審程序皆依環評法規辦理。

2023.06.07

歷經法院認證十年卡關 台電:合作好好做事才能面對核廢難題

有關侯市長再次重提核廢乾貯議題,台電鄭重敬覆侯市長,核一乾貯已完成,台電與新北市府爭議10年,送件13次都卡關。侯市長今(7)日所說的「真心話」事實上是重複多年,過去他曾說「沒過是你(台電)沒做好,不是我不要給你過」,但近日法院已有明確判決,要求新北市應予核准的處分,法庭論證已有結果,台電再次呼籲尊重司法、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司法已認證十年卡關是錯誤,合作好好做事才能面對核廢料難題。

2023.06.07

避免受罰 經濟部籲光電業者切勿於取得許可前先行施工

媒體報導有民眾檢舉太陽光電業者有未取得工作許可證,即先行施工一事,經過經濟部查證屬實,業者確有違規,並依電業法規定開罰150萬。

2023.06.07

台中市用電量大於台中電廠發電量 減煤應以燃氣替換而非關掉電廠

有關日前有總統候選人批評中火火力全開,要讓火力發電一個個除役一事,台電表示,2022年台中市用電量345.9億度,大於台中電廠發電量276.1億度,顯見台中電廠對台中市供電有不可取代性。台中電廠早就不會火力全開,真正關心台中空品的人士應該很清楚才是,但減煤應以增氣替代,若貿然除役電廠,這不是減煤方案,而是台中缺電方案,將嚴重影響台中市280萬人口及台中科學園區的民生與產業用電。

2023.06.06

協和電廠以氣換油 台電:配合再生能源發展規畫使用35年

有關外界認為基隆協和天然氣接收站,因2050要達成淨零排碳而僅使用18年,不符投資效益。台電今(6)日回應表示,協和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基於營運35年的長期計劃進行投資回收分析,未來亦已規劃合宜的淨零工具,使協和更新改建計畫除達成穩定供電、兼顧友善環境及海洋生態,更能完成國家淨零排放目標,盼社會予以支持。

2023.06.01

基市府廢止協和開發同意 台電:開發範圍沒變,變的是基隆市府不依法治原則

針對基隆市政府昨(31)日廢止同意協和電廠於外木山海域水產動植物保護區進行開發,台電今(1)日再次強調,協和計畫109年向基隆市府申請並獲得同意的開發範圍,並未有所變動,台電更在相同開發範圍內,以友善環境為出發點,將填地區東移,不僅範圍縮小、影響程度也減輕。對於協和計畫因市府更迭而產生不同的認定結果,甚至改變法治基礎,台電深感遺憾與不解,事實上「開發範圍沒變,變的是基隆市府」。

2023.06.01

基市府廢止協和計畫同意開發函 台電:依法提行政救濟

針對基隆市府今(31)日廢止同意協和電廠開發外木山海域水產動植物保護區,台電表示,依法行政應該是各級政府的唯一原則,基隆市府已於109年發函同意,而且協和計畫開發範圍並未變動,填地位置東移且縮小,仍在原來基隆市府同意的開發範圍內,不應因市府更迭而改變法治基礎。

2023.05.30

台灣中油加油站電動機車充電系統6/1啟用 試營運2週免費

台灣中油公司今(30)宣布,在全台共100座加油站設置電動機車快速充電設備,已完成電動機車充電營運系統開發作業,將於6月1日上線啟用。為了讓消費者熟悉這項系統,至6月14日為期兩周充電免費,之後充電服務費率調整為每分鐘新台幣3元,但需以手機「中油Pay」APP付費。

前往第 頁 / 共163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lo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