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澄清
2020.07.28
近日媒體報導有立委稱振興三倍券發放成本比消費券多2.9億元,濫用公帑,及「系統開發」占總行政成本的一半。經濟部(28)日澄清,三倍券為了方便民眾領取,有多種管道讓民眾選擇,加上十年來人力及原物料上漲等因素,並考量透過宣傳讓各行各業加碼搭配三倍券行銷,因此多需編列經費支應,另系統開發相關費用約為1億元,僅占總行政支出約4%,並非立委所稱的50%。
對於立委質疑振興三倍券成本高於消費券,經濟部說明,為了讓民眾方便領用、彈性選擇領取時間,增加多元便民領券的管道,三倍券領取地點包括超商、超市、郵局及美妝用品店等多達1萬5,000家通路,而消費券只能在固定時間地點領取,三倍券給予民眾在領取上更多彈性的選擇,且採紙本與數位方式供民眾選擇使用,新增紙本券預定領用及數位券綁定的系統開發,因此不能單純從數字上來比,也應考量創新突破及便利性。
在印製成本方面,三倍券增加了許多防偽技術,成本自然提升;此外,消費券係於98年發行,迄今已逾10年,印刷原物料價格和人力成本也上漲許多,例如同樣委託中央銀行所屬中央印製廠印製,消費券每張印製成本為1.26元,每份9張券,印製2,326萬份,共2.09億張
2020.07.27
近日又出現以「中油74週年慶千元加油券免費送給您」為主題,在LINE上騙取民眾個資的詐騙訊息,台灣中油公司今(27)日澄清,並未在LINE舉辦上述活動,呼籲民眾勿參加及轉傳,以免更多人受騙上當。
台灣中油表示,近幾年網路及手機出現許多詐騙手法,其中以加入群組即送貼圖或優惠券居多,特別會以節慶假日為主題吸引民眾注意。近日即出現有心人士利用「中油74週年慶」為主題,邀民眾將訊息分享20位好友或加入群組即可領取千元加油券,企圖欺瞞不知情民眾上當,藉此竊取個資。
台灣中油強調,該公司所有行銷活動,皆以正式新聞稿或授權加油站現場公告為依據,若為LINE社群所傳贈送加油券、貼圖等各式活動都是詐騙行為。民眾如遇類似蓄意詐騙行為或內容,可使用LINE提供的功能提出檢舉,以避免更多不知情民眾因個資遭到竊取而受害。
台灣中油並指出,對於該行為人假藉台灣中油名義、使用企業識別標誌等不法行徑,已主動瞭解並將視情況採取法律行動,以確保資訊、交易安全,維護消費大眾權益。
2020.07.20
政府為振興經濟推出的三倍券,自109年7月15日開放領券,使用期限至109年12月31日。舉凡夜市、商圈、超商超市、餐廳、百貨等等皆可使用。
針對網路上「有梅花的才是真的振興券」、「汙損與梅花不全,銀行會拒收」等不實傳言,經濟部提醒民眾用「看轉摸」三招,辨別三倍券真偽。
經濟部指出,三倍券在台灣島型的左下角有「隱藏字體」,以15度角側面檢視,會浮現200、500字樣。左上角的面額數字使用變色油墨印刷,輕轉觀看會呈現金色與綠色的變化。此外,透過觸摸「面額數字、中華民國及台灣島形圖案」等,可感受到凹版印文的浮凸觸感。
經濟部並強調,梅花浮水印並非唯一辨別三倍券真偽的方式,且梅花圖案位置並不固定,可能是完整的梅花圖案,也可能不完整。搭配「看轉摸」三招,才是快速且安全辨識三倍券真偽的有效方法。
經濟部也針對券面汙損與拒收等相關問題表示,符合下列三種情形之一者金融機構皆會受理,且可照全額兌付,(1)破損,但餘留部分在四分之三以上;(2)破損,但片片能吻合;(3)污損或燻焦,但號碼、文字及花紋仍可辨認。
2020.07.20
針對今(20)日媒體報導稱經濟部國營事業為特定個人圖利私利一節,經濟部國營會澄清指出,國營事業投資依法受監督,沒有牟私利的問題,經濟部並發出三點聲明:
第一、因應新南向政策,且考量公司的商業投資需求,中油、台糖、台鹽及唐榮公司曾在105年8月6日至9日,應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蘇震清委員的邀請,進行業務考察、民間交流。當時考量是純屬民間與商業交流,相關國營事業並未特別通知駐地的代表處。
第二、台糖公司為進一步為瞭解印尼蔗作環境,再於105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實地赴印尼東南蘇拉威西省等地考察,惟因地點未符合台糖需求,迄今尚未成案。
第三、所有的國營事業都要受法律及行政立法部門監督。國營事業本於權責,做商業投資的專業評估,不同公司對印尼投資案有不同評估,即使事後認為有投資商機,也必須編列預算,經過國會審查,國營事業一切依法,公開透明接受社會檢視,沒有謀私利的問題,也不會損及國家利益。
2020.07.06
針對媒體稱數位券要花5,000才能賺2,000的錯誤訊息,經濟部昨(5)日澄清,數位三倍券,舉凡行動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含簽帳金融卡),只要累積消費滿額3,000元,即回饋2,000,且該筆回饋不限使用期限,供民眾自由運用,並非媒體所報導得等到消費再花2,000才銷帳。
經濟部說明,選擇使用數位工具,凡累積消費滿額3,000元,採行動支付方式者,回饋到支付平台之帳戶;電子票證收到簡訊後,直接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信用卡於下一期帳單直接扣2,000元。上述三種數位工具,民眾亦可選擇至自動提款機領取2,000元,或透過捐贈碼方式將回饋捐贈給社福團體,所獲回饋金完全不限使用用途及期限。
經濟部統計,自本月1日起開放民眾預訂與綁定,截至5日下午22時,紙本三倍券的預訂達到505萬 4,913 人,數位三倍券的綁定人數則有 120 萬 3,760 人,總計達到 625萬8,673人。
經濟部指出,目前數位三倍券合作業者已達50家,業者也推出多項加碼優惠,包括新戶首刷禮、滿額回饋、加碼回饋、合作店家優惠及抽獎等,部分業者優惠合計最高達2,000元以上,有些業
2020.07.06
針對網路謠傳政府印製振興三倍券花近10億元買德國紙、從德國引進7億元機器等假消息,經濟部於3日澄清,三倍券第一階段由中央印製廠印製 1,200 萬份,每份 9 張共 1.08 億張,總計印製成本 3.15 億元,且印製機器皆為中央印製廠既有印製設備,網傳假消息毫無事實根據。
經濟部說明,印製三倍券所使用的紙張,是中央印製廠原本購自德國用於印製國內支票的用紙,並非特別自國外進口。三倍券上的防偽規劃,也是採用印製新臺幣鈔券的規格標準,多達 16 種防偽設計。
經濟部指出,三倍券預估總經費約為505億元,依第一階段印製1,200萬份計算,每份 9 張共 1.08 億張,其中印製成本 3.15 億元,成本的9億元除了印製外,還要加上配送及兌付等行政成本。
經濟部統計,自本月1日起開放民眾預訂與綁定,截至5日下午22時,紙本三倍券的預訂達到505萬 4,913 人,數位三倍券的綁定人數則有 120 萬 3,760 人,總計達到 625萬8,673人。
為鼓勵民眾多選用數位三倍券,經濟部並推出天天送你 Gogoro VIVA Lite 活動,由業者提供 25 台電動機車作為
2018.05.16
謠傳:
網路傳言指稱颱風會造成離岸風電損壞,並以早期的陸域風力風機作類比。
真相:
能源局:風力示範機組已證明抗颱耐震實績
1、苗栗外海2架離岸風力示範機組,105年10月完工併聯後歷經尼莎、海棠颱風,都沒有造成實質影響。
2、離岸風電示範機組採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Class IA為標準,耐風速達10分鐘平均風速50公尺/秒以上、3秒鐘瞬間陣風70公尺/秒以上,並以50年迴歸期之有效波高達8公尺以上、海流及表面流速 1 公尺/秒。標檢局也將抗颱耐震納入國家標準,制定10分鐘平均颱風基準風速為每秒57 公尺的規範。
3、台電公司石門風場92年併聯運轉的陸域風機,屬於早期相對舊型機組,除設置地點不佳外,基礎結構也未能完全符合國內環境條件,不適合與近期安全性更高的離岸風電機組相比。
2018.05.14
深澳電廠總裝置容量120萬瓩,貢獻備轉容量約2.8%,有助於改善北部供電穩定,減少南電北送耗損,並採用超超臨界高效率機組,能有效降低污染。
2018.05.11
深澳電廠僅增加0.1%備載容量?
經部:備載量增2.8%可改善北部電力供應
謠傳:
政府花一千億蓋深澳電廠,僅提升電力系統備載容量0.1%
真相:
能源局說明:
1.深澳電廠採超超臨界燃煤機組,1號機及2號機分別於114年及115年完成商轉後,可增加2.8%尖峰用電需求,達備用容量率15%以上目標。
2. 反之,倘深澳電廠2部機組無法如期設置,則114年、115年備用容量率將降至14.9%、13%。
3.深澳電廠有助改善2025年後北部地區嚴重電力供需失衡,並降低北電南送電力耗損及減少遠距輸電風險。
2018.05.08
新深澳電廠的重金屬、戴奧辛影響?
台電:源頭購煤嚴格控管 排放皆符標準
謠傳:
台電新深澳電廠環評差異報告並未做重金屬、戴奧辛分析,影響國民健康風險。
真相:
台電說明:
1.燃煤電廠汞排放採源頭管制,嚴格管控採購燃煤的含汞量,每公斤不得超過0.12毫克,比日本磯子電廠每公斤0.15毫克標準還嚴格。
2.新深澳電廠將使用兩套環保除塵設備,重金屬排放皆符合我國與美國標準(MATS)。
3.在燃煤電廠鍋爐1300度高溫狀態下,戴奧辛早已受到破壞,排放亦符合管制標準。
4.新深澳電廠未來將會進行重金屬及戴奧辛模擬評估,並於營運前,針對周邊居民進行健康風險評估。
2018.05.04
2025年電力成本大漲45%?
台電:不是事實 媒體計算方式偏差
謠傳:
媒體報導為了達到非核家園目標,2025年電力成本恐漲45%。真相:
真相:
台電說明:
加計核四後續財務處理,預估2025年電價較 目前每度電至多增加0.5元,漲幅近二成,且如果攤提年限拉長,價格會再降低。
2017年核電成本每度1.86元、再生能源發購電成本平均每度2.4元,未來再生能源技術進步,躉購費率可降低,且不用燃料,不受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影響。
2025年發電成本,應依當年燃料成本及發電結構來看,非由現在發電價差估算。
2018.05.03
高價收購離岸風電成外資肥羊?
經部:初期躉購費率符合國際價格
謠傳:
荷蘭的離岸風電每度只要新台幣2.6元、德國離岸風電開標每度也僅1.7元,台灣竟以每度6元採購。
真相:
能源局說明,目前我國107 年躉購費率 (5.8498 元/度) 與德國前12年費率 (5.1156元/度)、英國平均履約價格(5.7246元/度) 及日本(9.8316元/度)等相較,符合國際價格區間。
我國的離岸風電處於開發初期,興建成本和維運費用,與發展成熟的歐洲國家相較,本來就會比較高。
至於荷蘭收購電價每度2.6元,是因已有15年的開發經驗、設置容量達市場規模、基礎設施也已完備;德國在2000年開發初期,也採固定價格收購,等市場成熟後才採取價格競標,以每度1.7元開標。
2018.05.02
油價公式怎麼算?
謠傳:
網路謠傳的油價公式
下週油價=本周油價x(1+(B-A)/A x 0.8 x 匯率比)
假設匯率不變,下週指標油價變為104元,98無鉛將調漲至42元?
真相:
中油說明:
1. 網路所傳的油價公式是錯誤的。
2.現行浮動油價機機制,汽油是以92無鉛汽油稅前批售價為調價基準,98及95無鉛汽油比照92調價金額同步調整,正確的計算公式為:
下週汽、柴油稅前批售價=本週汽、柴油稅前批售價x{1+[((本週 調價指標均價 X 匯率均價)/(前週 調價指標均價 X 匯率均價)-1)x80%]}
[汽、柴油稅前批售價+稅費] x 1.05 (5%營業稅)=汽、柴油零售價
依現行機制下週指標油價如為每桶104美元,匯率不變情況下,98無鉛汽油將調漲至每公升38.2元,並非每公升42元。
2018.05.02
國際油價跌,國內油價反漲?
中油:油價公式未調整 謠言數據不實
謠言:
馬政府時期油價每桶104美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蔡政府時期每桶67美元,卻賣30.8元?
真相:
中油說明:
1.現行油價公式自99年1月6日修訂以來,一直沿用至今,並未調整。
2.根據調查指標油價曾漲到104美元期間,共計有5次,當時98無鉛汽油價格皆高達每公升36.9至37.2元間,並無謠傳所稱國際油價漲到104美元,98油價僅29.8元的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