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澄清
2023.06.16
有關報載雞舍屋頂裝設太陽光電影響禽舍升級。經濟部今(16)日澄清,光電禽舍除了讓畜禽舍業主可在原有收入下增加屋頂租金收入,約為年售電收入的10~15%,且屋頂設置光電有助降溫3~4度,改善禽舍環境,如畜禽舍老舊,光電業者並協助業主強化畜禽舍結構,已有畜禽舍改善效果。
2023.06.12
近期各界討論能源政策,包括民眾黨柯文哲主席稱「要台積電,恐怕就要核電」,以及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質疑缺電是現在進行式。經濟部今(12)日表示,綠電發展已是國際趨勢,也已成為國家產業關鍵需求,政府近年亦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讓台灣跟隨國際發展步伐,加速綠電發展建置進程,以滿足國內企業對綠電需求,同時也配合綠電發展,調整精進調度策略,靈活運用儲能系統、抽蓄機組及可快速起停、升降載的複循環機組等,可確保系統供電穩定與安全。
2023.06.09
詐騙手法花招百出,臉書最近出現台水公司以7-10萬元高薪招募抄表員的假訊息,還聲稱可以月領、周領、日領,引起民眾關注,台水公司表示不會在臉書上招募人力,提醒民眾小心詐騙。
2023.06.09
針對媒體報導「國產化害慘台灣離岸風力發電」,經濟部工業局今(9)日表示,為推動離岸風電產業政策,已先盤點國內廠商的技術能力與能量,並設定彈性機制,經過與風場開發商進行溝通與說明後,最後再由風場開發商自行提出並承諾履行產業關聯方案;執行過程中,國內廠商若有產品品質或交貨期程,無法達到風場開發商的合理要求,該部也會在風場開發商提出合理的說明後,進行產業關聯方案的變更審查。因此報導中「只要台灣廠商肯做就要求採購」的說法,應屬誤解,與事實不符。
2023.06.09
針對有網友指出昨(8)日核二氣渦輪機發電,台電表示,核二廠2部機組目前均處於停機狀態,已不再運轉發電。核電廠內的緊急氣渦輪機發電機建置目的,是扮演核能電廠運轉期間的廠內緊急電源,亦是廠內及北部地區的全黑起動電源,依程序書須定期執行相關測試。
2023.06.08
有關媒體報導核廢料乾貯室內或室外的議題,台電重申,室內室外乾貯設施,都要經核安主管機關及地方水土保持的審查,確認安全才能使用。因為核能設施需要高度安全,台電啟動核一室內乾貯計畫後,從地質調查、可行性研究、細部設計等步驟,一直嚴謹進行並無拖延。相對地,核一兩部機組於2017、2018年就除役,已蓋好的室外乾貯,本該可以使用,兩者並非互斥選項。台電要誠懇呼籲,反核廢卻要核電,反發電又喊缺電,這樣的言論對國家發展沒有好處,法院既然判決定讞,公務機關應該要為所當為,依法核准。
2023.05.26
台灣中油今(26)日表示,桃園機場油槽裡的油品,出廠前皆經過化驗合格,才泵送至桃園機場,但輸油過程中接獲通報,上游工場收油時曾短暫出現製程偏離現象,為求謹慎,且以安全為最高考量,啟動預防性回收作業,同時經再次化驗,油品皆合乎規範,且穩定供應桃園機場,請外界安心。
2023.05.16
針對媒體稱蔡總統執政下,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如預期,且國際投資人認為台灣是危險之地。經濟部昨(15)日回應表示,2022年我國對新南向出口金額達到969億美元,創史上最高,成長率也高於我國對主要市場的成長,且近年來台商回台投資,三大投資方案突破2兆580億元新台幣,同時指標外商包括ASML、默克、英特格等仍持續投資台灣,可見相關批評不符事實。
2023.05.11
針對立委關切台灣中油大林廠火警調查報告一事,台灣中油今(11)日表示,相關報告因為需要由外部專家查驗,因此需要判讀相關事證的時間。
2023.05.04
針對昨日媒體報導「漁電共生」髮夾彎,為補足2025光電缺口,漁塭可逕直種電不養魚等說法,經濟部能源局今(4)日除指出該報導有諸多謬誤,也強調絕無為光電目標而讓漁電共生政策衍生髮夾彎情況,未來仍將配合國內養殖漁業政策,落實漁電共生「養殖為主、光電為輔」的原則。
2023.05.01
針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稱為補足核能供電,燃燒大量煤炭,造成民眾對於中部縣市「肺癌」為第一死因的疑慮等說法,台電今(1)日指出,認同科學數據的重要性,但數據顯示的趨勢則與郭的描述相反,2016年後,台電透過調度、空污改善,在台中電廠減少燃煤近600萬噸,空污減排超過6成,未來也會透過以氣換煤、搭配綠電,延續空氣品質改善的成果。
2023.04.27
有關今(27)日台灣中油公司王田油庫承攬商「鼎力國際有限公司」遭質疑違反勞動基準法規定,疑似詐領駕駛獎金,對此台灣中油表示,和承攬商的契約皆已載明要求承攬商需符合勞基法及相關法令規定,同時也訂定請款相關審核機制,並未如外界批評放縱承攬商情事;勞資雙方爭議除了可以向勞動主管機關申訴之外,台灣中油也可以居中協助處理。
2023.04.26
針對今(26)日立委召開記者會指稱台電購煤預算增加,台電說明表示,國際燃煤單價大漲造成購煤預算增加,並非用煤量增加。台電強調,在供電無虞下都會優先減煤,即使近幾年國內用電需求增加,燃煤用量也沒有增加。
2023.04.20
經濟部今(20)日針對特定媒體人錯誤引用網友意見,稱23度冷氣罰金比撞死人多一事,再次澄清強調,推廣用餐時間冷氣適溫是輔導機制,自願參加,也沒有罰則。同時,相關節能規範如要納管,都要經過法制程序、草案預告等等,試辦方案並無納管時間表,也沒有所謂後年就要實施的時間表,請各界勿以訛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