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Loading
關於經新聞
即時新聞
影音專區
圖文懶人包
謠言澄清
名家論
活動特報
首頁
全站搜尋
搜尋類別:
請選擇搜尋類別
能源
商業
水資源
投資
國際貿易
產業與科技
經濟統計
標準檢驗
國營事業
智財與專利
其它議題
人事資訊
地質礦物
中小企業與新創
圖文懶人包
謠言澄清
活動特報
圖文懶人包
謠言澄清
活動特報
關鍵字:
熱門關鍵字:
水情
晶片
加油站
外銷訂單
食品
所有結果:
2023.08.30
在野質疑綠電躉購制度 能源局:設立打擊綠能犯罪平台,歡迎提供事證
有關在野立委再次質疑綠電躉購機制,經濟部能源局重申,太陽光電的躉購費率制度是由2010年就開始,當年的費率是11.75元,目前則是逐年下降到每度4.46元。相關制度設計公開透明,沒有獨厚任何公司。同時,經濟部已與法務部成立「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聯繫平台」,若有不法事證,歡迎提供能源局轉送檢調查辦。
謠言澄清
看更多
2023.08.29
外銷訂單第三季減幅已收斂 經濟部:把全球景氣因素與RCEP混為一談是錯誤歸因
針對媒體報導,劉憶如女士認為台灣出口衰退較其他國家重,是因RCEP效應的說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指出,各國出口衰退,主因為全球通膨、升息、去庫存速度及總體景氣等因素,而今年台灣出口減幅較大與2019年後的高成長基期息息相關。以今年1-7月的出口金額2,408億美元來看,仍較疫情前2019年1-7月的1,853億美元高出許多,成長近30%。
謠言澄清
看更多
2023.08.28
經濟部:台電虧損是為吸收國際燃料漲幅 避免國內物價大漲
針對侯友宜市長質疑為什麼要老是拿錢補助台電,經濟部表示,台電公司先吸收國際燃料成本五到七倍的漲幅,再由政府支持台電財務,是為了避免輸入性通膨,讓國內物價暴漲。以核電大國法國、韓國的國外例子來說,不僅電價漲、電力公司虧損,同時國內的CPI物價指數漲幅更大。韓國最高曾經到5%、法國甚至是7%,顯示電價高漲後,對物價影響更大,也更回不去。
謠言澄清
看更多
2023.08.24
柯文哲再提缺電 台電:可惜柯前市長任內松湖變電所未能完成
有關今(24)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再次以東區門戶計畫為例,質疑「怎麼會沒有缺電」。台電表示,過去已多次說明,東區門戶計畫的問題並不是電力供應不足,而是電力送不進去,台電早在20年前就提出必須興建松湖變電所的預警,才能解決港湖地區送電壅塞的問題,2017年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也曾說過,「政府說不蓋松湖變電所會缺電,但這麼多年都不缺電,建議台電就給他缺一次看看」,其實柯前市長曾經很瞭解實際狀況。
謠言澄清
看更多
2023.08.24
從裴洛西議長訪台後統計 仍有百億美金外資持續投資台灣
關於近來總統候選人屢屢於媒體受訪談論外資跑光一事,根據本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8月來臺後,2022年8月至12月核准來臺投資金額計美金36億元,與2021年同期投資金額美金42億元,雖略有微幅下降,惟今(2023)年1至7月核准投資金額已達美金68億元,2022年8月迄今投審會核准外資金額已逾百億美元,今年德商允能及丹麥商沃旭持續增資計美金13億餘元,顯示外資仍持續來臺投資,並未有跑光之情形。
謠言澄清
看更多
2023.08.23
產業需要綠電及穩定供電 經濟部:核四爭議20多年,一度電都沒發過
民眾黨柯文哲主席認為台灣若要台積電,恐怕沒辦法不要核四,經濟部今(23)日表示,台積電加入RE100,宣示使用100%再生能源,但RE100並不包括核電。至於核四爭議超過20年,不僅一度電都沒有發過,並經公投決定不重啟,沒有核四的這20幾年,台積電則成為世界看到台灣製造的關鍵詞,將兩者劃上等號,並不符合柯主席歷來強調的科學精神。
謠言澄清
看更多
最前頁
1
2
3
4
5
最末頁
前往第
頁 / 共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