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Loading
即時新聞
2023.08.25

陳正祺訪問華府 深化臺美經貿夥伴關係

經濟部陳正祺政務次長本(8)月19日前往美國西雅圖出席「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順道訪問美國華府,拜會美國AIT總部,並赴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出席閉門座談。此外,亦舉行「企業圓桌論壇」,邀請美國主要工商協會及企業,就臺美雙邊重要經貿議題交換意見。

2023.08.24

拓展疫後國際商機 加工處率企業赴馬來西亞參展

為搶占國際商機,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並延續過去越南及印尼的產業媒合拓銷模式,邀集10家廠商參加8月24日至26日「2023馬來西亞臺灣形象展」,展現科技產業園區在國際市場之產業實力與優勢,並與在地廠商媒合洽談。

2023.08.17

經濟部帶領餐飲業進軍新加坡 助臺式好味落地掀起新熱潮

為協助餐飲業者開拓海外市場,經濟部商業司今(17)日帶領餐飲業者赴新加坡辦理「2023臺星餐飲業媒合交流會」,包含鬍鬚張、樂多多集團、乾杯餐飲集團、小木屋鬆餅等12家知名餐飲業者,與當地餐飲協會、通路商及標竿餐飲業者等進行拜會及交流,讓臺灣餐飲業在競爭激烈的疫後國際市場開拓餐飲商機。

2023.08.17

三連霸! 臺灣再獲亞洲最佳會展局大獎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之「推動臺灣會展產業發展計畫(MEET TAIWAN)」,今年再次榮獲國際知名會展獎項史特拉獎2023年度「亞洲最佳會展局」,而臺灣亦榮獲「亞洲最佳展覽目的地」,雙喜臨門,其中MEET TAIWAN更締造連續3年榮獲亞洲最佳會展局之佳績。頒獎典禮已於8月16日下午在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舉行。

2023.08.15

中國對我聚碳酸酯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經濟部積極協助業者因應

中國商務部於8月14日公告對自我進口之聚碳酸酯反傾銷調查初判結果,並決定自112年8月15日起採取徵收保證金之臨時反傾銷措施。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15)日表示,經與相關業者討論評估,對產業整體而言,短期內會受影響,但業者已有提前布局及分散市場,如有業者已到中國大陸布局設廠,抑或拓展歐美、東南亞、土耳其、北非等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市場,加上經濟部也積極協助業者朝高值化及差異化產品發展將可使影響降至最低。

2023.08.15

臺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 臺美優勢互補共創雙贏

臺美關係日益緊密,王美花部長於出席APEC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參加美國「國家亞洲研究院(NBR)」於本(14)日舉辦之臺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分享臺灣對於跨國供應鏈韌性的看法及未來期許,除闡述臺灣與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互補,彼此合作方能創造最大利益,並強調我國擁有政治穩定、科技實力卓越等眾多優勢,係全球供應鏈的最佳助攻手。

2023.08.04

經濟部透過歐盟CBAM意見徵詢平台爭取我國產業權益

經濟部針對歐盟執委會於今年6月13日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過渡期申報規章(草案)內容,經徵詢產業界與專家意見,就申報規章(草案)未來執行可能產生問題,於歐盟公開徵求意見網站,以經濟部名義發聲,為我國今年10月起將被納管廠商釐清申報細節並爭取權益;後續更將辦理CBAM產品碳含量試填工作坊,協助納管產業瞭解CBAM申報規則,並實際操作直接計算產品碳含量,以符合2024年1月底前提交第1次CBAM報告規範。

2023.07.31

臺索簽署促進商貿合作備忘錄 協助雙方企業開拓商機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今(31)日與索馬利蘭貿易及觀光部薩德(Mohamoud Hassan Saad)部長共同簽署「臺索促進商業及貿易關係瞭解備忘錄」,未來兩國將就貿易、投資、產業等方面展開合作,為雙方業者開拓商機,建立更緊密商貿鏈結。

前往第 頁 / 共111頁
2023.08.17

三連霸! 臺灣再獲亞洲最佳會展局大獎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之「推動臺灣會展產業發展計畫(MEET TAIWAN)」,今年再次榮獲國際知名會展獎項史特拉獎2023年度「亞洲最佳會展局」,而臺灣亦榮獲「亞洲最佳展覽目的地」,雙喜臨門,其中MEET TAIWAN更締造連續3年榮獲亞洲最佳會展局之佳績。頒獎典禮已於8月16日下午在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舉行。

2023.08.15

中國對我聚碳酸酯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經濟部積極協助業者因應

中國商務部於8月14日公告對自我進口之聚碳酸酯反傾銷調查初判結果,並決定自112年8月15日起採取徵收保證金之臨時反傾銷措施。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15)日表示,經與相關業者討論評估,對產業整體而言,短期內會受影響,但業者已有提前布局及分散市場,如有業者已到中國大陸布局設廠,抑或拓展歐美、東南亞、土耳其、北非等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市場,加上經濟部也積極協助業者朝高值化及差異化產品發展將可使影響降至最低。

2023.08.15

臺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 臺美優勢互補共創雙贏

臺美關係日益緊密,王美花部長於出席APEC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參加美國「國家亞洲研究院(NBR)」於本(14)日舉辦之臺美供應鏈及經貿合作論壇,分享臺灣對於跨國供應鏈韌性的看法及未來期許,除闡述臺灣與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互補,彼此合作方能創造最大利益,並強調我國擁有政治穩定、科技實力卓越等眾多優勢,係全球供應鏈的最佳助攻手。

2023.08.04

經濟部透過歐盟CBAM意見徵詢平台爭取我國產業權益

經濟部針對歐盟執委會於今年6月13日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過渡期申報規章(草案)內容,經徵詢產業界與專家意見,就申報規章(草案)未來執行可能產生問題,於歐盟公開徵求意見網站,以經濟部名義發聲,為我國今年10月起將被納管廠商釐清申報細節並爭取權益;後續更將辦理CBAM產品碳含量試填工作坊,協助納管產業瞭解CBAM申報規則,並實際操作直接計算產品碳含量,以符合2024年1月底前提交第1次CBAM報告規範。

2023.07.31

臺索簽署促進商貿合作備忘錄 協助雙方企業開拓商機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今(31)日與索馬利蘭貿易及觀光部薩德(Mohamoud Hassan Saad)部長共同簽署「臺索促進商業及貿易關係瞭解備忘錄」,未來兩國將就貿易、投資、產業等方面展開合作,為雙方業者開拓商機,建立更緊密商貿鏈結。

2023.07.26

台灣經濟表現持續穩健 貿易局:經濟數據的解讀應回歸事實與理性分析

針對媒體報導指今年6月我國出口創14年來最慘,經濟部貿易局今(26)日表示,經濟數據的解讀應回歸事實與理性分析,事實上,我國經濟表現持續穩健,在業界努力和政府政策引導下,台灣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成為各國穩定的供應鏈夥伴,在14年前、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出口金額向上成長,加上近幾年疫情帶動遠距、零接觸商機,台灣的半導體、ICT正好為各國需要,出口迅速成長。

2023.07.20

終端市場需求疲軟 6月外銷訂單441.8億美元年減24.9%

經濟部統計處今(20)日發布6月外銷訂單441.8億美元,較上月減3.3%,較上年同月減24.9%,主因受全球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市場需求疲軟,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加以上年同月中國大陸封控解除,遞延訂單效應,比較基數較高所致。

2023.07.19

經濟部貿調會初步認定平面印刷用版材反傾銷案應繼續進行最後調查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今(19)由主由主任委員陳正祺次長主持召開委員會議,會中就「太普高精密影像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平面印刷用版材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產業損害初步調查結果進行審議,認定有合理跡象顯示國內產業遭受實質損害。此外,本案如須進行產業損害最後調查,不排除其他任何新增不同之事實與分析,而獲致不同之結論。

2023.07.19

臺灣形象展ESG企業 助泰、馬、印度實現淨零碳排目標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19)日表示,為協助企業爭取綠色商機,今年「新南向臺灣形象展」系列活動,將以低碳運輸、淨零碳排為主題,於泰、馬及印度舉辦。

2023.07.14

致力促進臺美經貿關係 歐德瑞獲頒經濟專業獎章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今(14)日上午頒贈經濟專業獎章予美國在台協會(AIT/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Brent Omdahl),表彰其在臺任職期間,推動臺美經貿交流合作以及促進雙邊投資的卓越貢獻。

2023.07.13

貿易局榮獲國際展覽業協會「產業夥伴獎」

國際展覽業協會(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UFI)7月13日公布2023年產業夥伴獎(Industry Partners Award)評選結果,由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推動的「EXPO-TECH數位展覽領航計畫」獲獎,並邀請貿易局出席今年1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UFI全球大會,向與會各國展覽業者,分享整合研發資源與科技能量、推動數位展覽服務的經驗與作法。

前往第 頁 / 共81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lo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