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3.08.15
燃料飆漲衝擊全球電業 台電:法韓虧損更甚 無關躉購綠電
有關近期外界討論台電財務狀況,台電表示,近兩年虧損主因是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成本大漲,同時也衝擊全球電業營運,只要使用燃料發電的國家就會受影響。部分人士屢屢指涉能源政策議題,但即使是核電比例高的國家也同樣面臨財務壓力,虧損狀況及電價調幅甚至更為嚴峻。相對來說,綠電發展如同其他新興能源,初期成本較高,但也呈現下降趨勢,且目前購電支出占整體成本僅約6%,難謂虧損主因;綠電發展也關係到我國產業出口競爭力,以目前參與RE100的產業的年營業額已達5兆元,長期來說對國家影響極大,在討論能源議題時也該一併考量。

2023.08.13
王美花率團赴美參加APEC能源部長會議 分享台灣淨零轉型推動成果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3)日將率團參加於8月15至16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APEC第13屆能源部長會議(13th APEC Energy Ministers’ Meeting, EMM13),分享台灣能源部門朝潔淨、永續、公正和具包容性淨零轉型發展之成果。

2023.08.13
台電離岸風電運維中心今動工 打造全台首座淨零建築
台電於2021年離岸風電一期併聯發電,啟用全國首座離岸風電併網基地–彰一開閉所,去(2022)年底離岸二期亦邁入施工階段,如今再聯手瑞助營造及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MVRDV,打造名為「光源之石」的台電歷史首座綠能運維中心,建築外觀將由太陽光電板包覆,遠看猶如一隻「穿山甲」,未來可年發近100萬度綠電,除自給自足,還能回輸電力,可望成全台第一座淨零排放建築,今(13)日舉行動工祈福典禮。台電表示,該建築預計2024年底完工,除作為自家離岸風電運維基地及再生能源設備材料倉儲中心,亦落實邁向電力淨零目標。

2023.08.11
離岸風電穩健設置 已為亞洲民主國家設置量最高
今(11)日民眾黨團召開「前瞻計畫再檢討」記者會,就離岸風電推動所涉之風場開發進度、產業關聯執行情形、興達港疏浚及離岸風電工程中心進度落後等情事,為避免國人誤解,經濟部鄭重澄清並提出說明,國內離岸風電已完成1.8GW風場建置,除在亞太地區民主國家領先外,更是世界上少數離岸風電突破1GW的國家,且興達港主航道已完成浚深,去(111)年沃旭已將重達千噸的水下基礎順利運至風場安裝,離岸風電工程中心等工程亦將如期完工在歷經疫情、國際戰爭等外在變動環境下,基層公務同仁及所有離岸風電工作夥伴日夜付出才有的成果,不容被抹滅。

2023.08.09
在野黨候選人提燃氣配比47% 經濟部:肯定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重要性
經濟部今(9)日針對侯友宜提出競選能源政策表示,除核電延役、核四重啟的規劃有實務困難,也不符合業界RE100綠電需求之外,其主張2030年天然氣配比47%(45%+CCUS 2%),與政府一樣肯定天然氣作為淨零轉型橋接能源的重要性,這是比較理性的做法。

2023.08.09
在野黨候選人提燃氣配比47% 經濟部:肯定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重要性
經濟部今(9)日針對侯友宜提出競選能源政策表示,除核電延役、核四重啟的規劃有實務困難,也不符合業界RE100綠電需求之外,其主張2030年天然氣配比47%(45%+CCUS 2%),與政府一樣肯定天然氣作為淨零轉型橋接能源的重要性,這是比較理性的做法。

2023.08.04
中央地方攜手擘劃淨零未來 推動用地多元活化與產業園區減碳
面對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歐盟CBAM即將於2023年10月試行,對我國產業帶來嚴峻挑戰,在此重要時刻,產業園區廠商不僅創造地方就業機會與財政稅收,更是我國減碳路徑上的關鍵夥伴,工業局為深化中央與地方合作,共同落實政府產業政策與地方減碳目標,今(4)日以「產業用地多元活化與地方淨零減碳」為主題,於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辦「2023產業園區發展政策高峰論壇」,邀集地方政府、產官學研專家進行研討。

2023.08.04
經濟部:能源轉型目標因疫情、經濟成長等有比例變動 但已有推動模式全力追趕進度
針對媒體引用審計部報告稱綠電落後、未來燃氣儲存量不足以及台電虧損一事,經濟部今(3)日表示,台電公司多次澄清,虧損主因為戰爭帶來全球燃料價格暴漲,核電占比更高的法國、韓國電業虧損更高,歐美國家更因燃料價格引發大量通膨,而台灣在油電共同承擔政策責任、吸收多數漲幅下,通膨情況仍相對穩健。事實上,同一媒體之社論將全球都在發展的綠電稱為光電墳場島、無視四接方案避開生態影響、操船模擬確保港安,仍以「滅海滅港」形容,如今再批燃氣存量不足、綠電過慢,這類包牌式批評對公共政策討論恐無助益。

2023.08.01
8月桶裝瓦斯價格不調整 天然氣電業用戶調降3%
台灣中油公司宣布自明(2)日凌晨零時起,8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