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02.13
經濟部評鑑優良市集 採買年貨更安心
經濟部106年通過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選,全國共6處品牌市集、113處優良市集與1,019處樂活名攤,符合整潔衛生、食品安全、獨特商品、友善的服務態度等多項指標,提供還沒採買年貨的民眾,優質又實惠的年節商品。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許正宗表示,傳統市場除夕當天循例會提早營業,並延長營業時間到下午甚至傍晚,初二起市場攤商就會陸續開市,配合民俗採買需要,他並推薦民眾多逛逛住家附近的菜市仔,採買在地、新鮮的年貨,過個充滿人情味的快樂年。

2018.02.12
中國大陸初判認定「苯乙烯」傾銷 2月13日起採臨時反傾銷措施
中國大陸商務部於2017年6月23日對自我國、美國及韓國進口的苯乙烯(Styrene)展開反傾銷調查,並於今(12)日公告初判結果,認定相關國家進口苯乙烯產品存在傾銷,境內苯乙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將自2月13日起採行臨時反傾銷措施。 依據該公告,中國大陸認將採取徵收保證金方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今年2月13日起,廠商應依保證金比率提供相應保證金(註),我國廠商保證金比率為5%、美國廠商為9.2%-10.7%、韓國廠商為7.8%-8.4%。本案將繼續進行調查,預計於2018年6月23日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18年12月23日。 經濟部指出,苯乙烯是基礎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於生產發泡性聚苯乙烯(EPS)、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UPR)、熱塑性彈性體(SBS)、丁苯橡膠(SBR)、丁苯膠乳(SBL)等。該產品在中國大陸的海關稅則號列為29025000。 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在產業損害調查期間(2013-2016年),中國大陸自我國進口涉案產品之進口量與進口值分別為:2013年48萬6,524公噸、8.27億美元;

2018.02.12
花蓮地震地質調查 初步顯示米崙斷層沿線產生錯動
花蓮地區2月6日深夜發生芮氏規模6.0的地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隔天即派員進行地表破裂調查,並陸續進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量。今(12)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米崙斷層沿線有分布廣泛的地表破裂,部分地點有噴砂現象。這些地表破裂有幾組不同的方位,部分與斷層的走向相關,初步結果顯示米崙斷層沿線有產生錯動。

2018.02.12
繳水費超便利 臨櫃刷卡、手機條碼超商繳費都可以
為了提供用戶多元繳費的便利性,並支持政府推廣電子支付的政策,台水公司宣布即日起臨櫃繳交水費,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另外工程款部分,也可以使用信用卡繳交,避免民眾攜帶現金不便或造成遺失風險。 台水公司指出,台水目前已加入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自106年3月起,部分服務所已提供臨櫃使用信用卡繳費服務,不少用戶對這便捷的繳費方式讚許有加;現在更進一步全面實施臨櫃信用卡繳費服務,且有29家發卡銀行免收手續費,歡迎用戶多多使用。 另外為推動水費帳單e化服務,台水表示,用戶申辦電子帳單並選擇不寄紙本帳單,每期水費將給予減收水費3元之優惠。 台水公司也提供用戶以手機進入台水公司行動版網頁,點選水費查詢,輸入水號即可顯示條碼,持手機就可至四大超商(統一、全家、OK、萊爾富)繳費,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及體驗。

2018.02.12
走春趣!水利署邀請大家一起「親近水」
水庫不但是國家重要的經建設施,也是國人平常休閒遊憩的好去處,石門楓香、鯉魚潭生態、曾文遊湖,許多到訪的遊客對水庫的湖光山色發出讚嘆。水利署表示,前瞻基礎建設的水環境建設,致力於打造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親近水的水環境,而水庫就是民眾親近水的最好場域。 石門水庫-青山、碧水,山櫻相映,楓香伴隨!

2018.02.12
沈榮津率團關懷受災石材產業 提出具體復甦計畫
為協助花蓮地區受災產業,儘速復原重建,經濟部長沈榮津、工業局長呂正華與副局長游振偉昨(11)日親自訪視花蓮美崙及光華工業區10餘家石材業者,傾聽業者聲音,並加油打氣。沈榮津並指示工業局與中企處,提出復甦計畫草案,向花東基金爭取經費,提出具體產業復甦作法,並扶植在地產業振興發展。 沈榮津昨日以徒步方式逐一勘察10餘家業者,除鼓勵業者繼續努力打拼,也指示美崙工業區服務中心擔任在地服務窗口,蒐集業者各項災後協助或產業發展意見,並由工業局協調各部會協助業者復原重建,研提花東地區「0206花蓮震災災後產業復甦行動計畫」(草案),以振興花東產業發展。 經濟部表示,這項計畫草案主要執行內容,包括產業資金融資利息補貼、石材災損品及次級產品清運與去化處理、產業發展扶植輔導,以振興花東地區產業發展,其中產業發展扶植輔導部分,工業局將提供石材產業技術提升、生產管理改善、導入數位化科技等輔導協助石材產業升級轉型,並推動國內建案優先採用國產石材,以提升石材產業競爭力。

2018.02.12
經濟部:春節間桶裝瓦斯供應充裕
經濟部今(12)日表示,新春期間桶裝瓦斯(液化石油氣)供應量充足無虞。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經聯繫桶裝瓦斯的主要上游供應來源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及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已事先提供春節期間液化石油氣灌裝作業時段,以利各級供應業(經銷業及分裝業)提氣外,並可充分滿足下游業者及消費大眾用氣需求。 經濟部能源局預估,107年2月份(含春節期間)國內液化石油氣需求量約9.7萬公噸,其中,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預估需求約5.6萬公噸、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預估需求約4.1萬公噸,兩家公司預估供給量加上庫存量約可達18.8萬公噸,可充分供應國內液化石油氣市場需求, 經濟部能源局說明,桶裝瓦斯各級供應業者如有供氣之需求,可逕洽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設置的聯絡窗口:盧副執行長(0937-869-982)或張經理(0928-609-616)處理,將協調下游經銷業供貨,及撥打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服務專線(0800-060-088)洽詢。

2018.02.09
2018年全球Top 7智慧城市 桃園市、嘉義市、台南市獲選
國際間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與評比最具知名度、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組織之一「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於2 月 8 日發布2018年全球智慧城市榜單前七名(Top 7),嘉義市、桃園市、以及台南市擠身入榜。 經濟部表示,2018年ICF的評比主軸為「人性化資料」,意即希望城市的發展能與數據資料緊密結合,而我國智慧城市推動著重「地方需求導向」與「民眾生活經驗」,讓智慧科技與城市生活結合,協助提升政府治理與生活品質。 經濟部工業局與地方政府積極合作發展智慧城市,今年先有嘉義市、桃園市、金門縣、台南市進入ICF評比前21名,其中,嘉義市、桃園市、台南市更成為全球Top 7城市,有助推動我國的智慧城市成果成為亞太國家智慧城市應用櫥窗。 去年入圍Smart 21,今年更進一步成為Top 7的台南市,將科技與文化城市緊密結合,推動光電、綠能、半導體等科技園區而成為典範。桃園市則繼去年獲得Top 7的殊榮後,今年結合桃園機場、在地蓬勃發展的工業聚落、以及對於新創的扶植等都讓ICF評選單位留下深刻的印象。嘉義市則以「智慧治理」、「智慧

2015.10.21
發展離岸風機 台日簽署合作備忘錄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金工中心)與日本海事協會(Class NK)今天在台北簽署「再生能源產業合作備忘錄」,由金工中心董事長蔡明祺與日本海事協會會長上田德共同簽署,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局長劉明忠擔任見證人,未來雙方將共同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機之驗證技術。

2015.10.20
伊朗解除經濟制裁還差一步 經部籲臺商評估貿易風險
伊朗減核協議(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 JCPOA)在今年10月18日正式生效,美國及歐盟並開始研擬解除對伊朗經濟制裁的細節。

2015.10.20
外銷訂單升溫 9月成長18%
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9月份外銷訂單統計指出,因國際品牌手持行動裝置新品上市,帶動組裝代工及相關產業供應鏈訂單明顯增加,再加上因應年底銷售旺季的備貨需求,9月外銷訂單413.5億美元,較上月大幅增加18.0%,雖因去年比較基期較高,致與上年同月相比減少4.5%,但減幅已逐漸縮小,顯示外銷訂單逐漸回溫。

2015.10.20
1-9月僑外來台投資 2,769 件,年增7.87%
經濟部投審會今(20)日發布1-9月核准僑外來台投資計2,769件,較去年同期增加7.87%,但投(增)資金額33億1,329萬8,000美元,則較去年同期減少8.01%。另同期間陸資來台件數為110件,年增12.24%,投資金額1億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62.09%。

2015.10.20
看好光電產業需求 日本光電保護膜大廠南科設新廠
看好台灣光電產業對高階材料的需求,日本光電用保護膜大廠藤森工業株式會社旗下台灣子公司「台灣賽諾世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投資新台幣19億元,於南部科學園區設立新廠,建立生產、銷售據點,以貼近市場。此投資案預估將可創造約100人的就業機會。


2015.10.19
鉛管疑慮 台水:明年底前完成汰換
台水公司今天表示,迄今年9月底止,台水用戶尚有苗栗縣、宜蘭縣及花蓮縣等地區共計6,651戶使用鉛管,已列管陸續進行改善,並將於明(105)年底前全部完成汰換。台水並強調,國內各供水系統均有定期抽驗水質,並沒有含鉛量過高情形,民眾可安心使用。


2015.10.19
APEC全球創業挑戰決賽 台灣12隊入圍爭光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英特爾(Intel)及西門子(Siemens)合辦的「2015 APEC全球創業挑戰賽」,今明2天在臺北文創大樓展開,共有來自全球16國31組隊伍競逐10萬美元獎金與國際大廠合作機會,並吸引全球超過200名企業菁英、天使投資人、創投、產業專家共襄盛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