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02.01
去年出口屢創佳績 經濟部預估今年出口成長4.51%
經濟部統計處今(1)日發布經濟情勢報告,指出去年我國外銷訂單、工業生產、出口屢創佳績,其中出口3,174億美元,為歷年次高,增加13.2%,為近7年以來最大增速,表現亮麗。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出口可望成長4.51%。 統計處表示,即使智慧手機需求減緩,但隨著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汽車電子、物聯網等新興科技加速發展,加上塑化製品、機械、基本金屬等傳統貨品受惠於原物料上漲及需求擴增,持續看好,可望推升生產及出口成長動能。然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中國大陸供應鏈在地化等不確定因素,仍需密切注意。 在投資方面,國內半導體先進製程投資將留國內,群聚效應帶動相關供應鏈擴大投資,加以台灣具備優秀的人才資源,以及紮實的ICT實力,吸引全球科技巨擘來台布局,設立AI研發中心、創新應用中心,藉此將可帶動國內各產業升級轉型,衍生新商機。 另外,政府積極排除投資障礙,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落實各項產業創新發展計畫,均有助民間投資增溫,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民間投資成長2.83%。 至於商業部分,統計處分析指出,零售業受惠於就業市場改善與股市交易活絡,加上政府宣布調薪及民間企

2018.02.01
駁貿易競爭力下滑 貿易局:我整體貿易表現佳
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昨(31)日發布「2018全球市場貿易環境調查」報告,提及我綜合貿易競爭力排名下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天澄清強調,我國整體貿易發展表現良好,2017出口及進口成長都創下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2018年出口表現亦仍持續看好。 該項報告指我綜合貿易競爭力由2016年第16名退至2017年第17名,首度由「極力推薦」貿易地區滑落至「值得推薦」的貿易地區。貿易局澄清指出,該報告主要針對私人企業進行訪問,可能因個別廠商之主觀感受,而影響調查結果呈現,無法反映我國貿易表現及貿易環境之實際狀況。 貿易局並指出,2017年全年我國出口成長13.2%,進口亦增加12.6%,均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同時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每月平均出口金額均維持270億美元以上,且於9月及11月出口額創單月歷史新高,呈現穩健成長態勢。 貿易局並看好2018年出口,預估成長率將達4.07%~5.51%,而行政院主計總處也預估出口成長4.51%。 貿易局也進一步說明2017年出口表現指出,我國對包括歐盟、美國、日本、東協及中國大陸等主要出口市場均為兩位數擴增;對新南向18

2018.02.01
美國太陽能產品防衛措施 將採全球配額
針對美國啟動晶矽太陽能防衛措施,我駐美國代表處經濟組於美東時間1月30日會晤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確認本案配額執行方式係採全球性配額,不考量給予個別國家配額。 經濟部指出,美方於本年1月23日發布總統文告,確定全球太陽能產品進口造成美產業損害,並核定將採救濟措施,包括電池與模組均採取4年防衛性關稅,稅率自首年30%起逐年調降5%。 另外,進口太陽能電池享有每年2.5 GW免稅額度,額度內進口免徵該防衛性關稅。相關措施將於今年2月7日實施,但未公布配額管理細節,我國業者十分關切執行方式,希望爭取太陽能電池產品未來在美市場的競爭條件。 根據駐美經濟組與美國貿易代表署會晤結果,本案配額執行方式是採全球性配額,不考量給予個別國家配額。而有關配額管理,將由美國海關及邊境管理署(CBP)負責執行,原則上須有實體貨物進入美國,並完成電子報關,始得計扣配額。 據悉CBP將不會就本案發布管理規範,但不排除可能會在2月7日配額生效前後發布相關準則(guideline),以利各關口在執行上有一致作法,若有搶占或濫用配額管理機制等情事,美方也將適時修改規定防制。 貿易局並表

2018.01.31
美對台韓「低熔點聚酯棉」初裁認定傾銷 台廠稅率52%
美國商務部29日公布對我國及韓國低熔點聚酯棉(Low Melt Polyester)反傾銷調查初判結果,我國及韓國分別被裁定課徵52%及1%-16.48%的傾銷稅。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表示,調查結果已轉知台灣區人纖公會及業者,未來貿易局將與公會保持密切聯繫,並協助業者積極應訴以維護其權益。 貿易局解釋,本案為美商Nan Ya Plastics Corporation, America(南亞塑膠美國公司)向美國商務部及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我國及韓國輸美之低熔點聚酯棉展開反傾銷調查,美國商務部也於去年7月18日公告對涉案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貿易局指出,依據美國政府公布的調查時程,美國商務部預定於今年6月18日發布傾銷終判裁定,國際貿易委員會則預定於今年8月2日公布產業損害調查終判裁定,若裁定自我國進口確實造成美國產業損害,則預定於8月9日發布反傾銷稅令。 2016年我國聚酯棉年產能約為71萬公噸,居世界第4位,僅次於中國大陸、美國及韓國。而低熔點聚酯棉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美國市場每月約使用1萬噸,應用於許多行業;依美商務部資料顯示,我國為美國的第2大進口來源

2018.01.23
美國啟動太陽能產品全球防衛措施 經部:升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頃公布川普總統核定「太陽能晶矽電池及模組」全球防衛措施調查案措施,將對進口美國電池與模組均採取為期4年之防衛性關稅,稅率逐年依序為30%、25%、20%及15%;但進口電池享有每年2.5 GW免稅額度。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表示,美國採取本防衛措施實已擾亂全球產業供需,促發其他國家仿效,升高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態勢;不當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除影響國際貿易之外,亦將對損及調查國下游產業及消費者利益。 貿易局表示,2014年時我國太陽能電池及模組即因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遭美國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而殃及被課徵反傾銷稅後,我國業者便在東南亞各國設廠,分散產線布局。 由於各國太陽能廠商因應美國展開數起反傾銷調查而隨之調整全球布局策略,導致美國業者認反傾銷措施仍不足保護美國內產業利益,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請針對全球進口來源為對象之防衛措施調查。 我國對美出口一向以電池為主,太陽能電池產能達12GW,為全球第二大供應國,也是美國主要電池進口來源,占美國總進口量 45.70%;在模組部分,2016年我國出口占美國進口量僅2.54%。 貿易局強調,美

2018.01.22
外銷訂單去年全年長紅 4,928.1億美元創歷年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22)日公布12月外銷訂單484.7億美元,按新台幣計算年增10.1%,連續17個月正成長。整體而言,累計106年外銷訂單4,928.1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年增10.9%,成長幅度也是100 年以來最高! 統計處長林麗貞分析12月外銷訂單表示,除光學器材外,主要貨品多呈二位數成長。例如資訊通信產品年增22.3%,受惠於國際品牌行動裝置遞延銷售,帶動訂單大幅增加,加上伺服器需求強勁,雖因筆電組裝提早進入淡季效應,抵銷部分增幅,但接單金額159.0億美元,仍為歷年同月新高。 電子產品因行動裝置供應鏈漸入季節性調整,加上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物聯網應用擴增,以及電競筆電、遊戲機需求強勁,帶動晶圓代工、記憶體、晶片設計、印刷電路板等相關訂單增加,致年增 18.4%。 光學器材僅微幅成長1.7%,統計處分析原因,全螢幕手機面板價格上漲及車載面板需求增加,但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加上客戶年底庫存調整,導致訂單增幅減緩,以接自中國大陸及香港增1.5億美元較多。 至於傳統貨品接單表現也相當亮眼,其中,基本金屬因全球景氣回升,對鋼品需求增加,加上全球供給減少價

2018.01.22
韓擬對我PET薄膜課徵反傾銷稅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KTC)日前召開會議,判定包括我國、泰國及阿拉伯合大公國產製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PET Film)對韓國產業造成實質傷害,並建議對相關國家課徵反傾銷稅,其中我產品遭課稅率為8.68%,泰國3.67%~3.71%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98%~60.95%。 貿易局表示,此次遭調查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主要運用於包裝材料、太陽光電背板、黏貼膠帶、光學用LCD、PDP製造素材、圖畫等日常生活用品等。韓國2015年至2017年自我國進口PET薄膜金額,分別為1,695萬美元、1,844萬美元、2,171萬美元;佔韓國市場比重為4.22%、4.38%、4.62% 國際貿易局分析,由於日本及中國大陸未列入本次調查對象,我國極可能因本案進口稅率提高,導致我國業者在韓國市場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國際貿易局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主要運用於包裝材料、太陽光電背板、黏貼膠帶、光學用LCD、PDP製造素材、圖畫等日常生活用品等。

2018.01.22
印度對我「隔熱/防塵薄膜」產品展開傾銷調查
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日前公告將對來自我國、中國大陸、香港及韓國等地進口的隔熱/防塵薄膜(Sun/Dust control film)展開反傾銷調查。 此次受反傾銷調查的產品包括可自行張貼的隔熱膜、窗戶膜、窗飾膜等產品,但不包括單純及含金屬之聚酯類薄膜。調查期間自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共15個月,產業損害檢視期間自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 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表示,倘調查確認相關產品進口可能衝擊印度產業並產生負面效應、及對業者造成傷害時,印度政府將實施反傾銷稅,以減輕業者所受衝擊。 國際貿易局除應轉知相關公會訊息外,也呼籲我業者把握調查時效,積極應訴,以爭取權益;貿易局也將續洽印度調查機關瞭解受調產品稅則號列,協助廠商明確掌握受調範圍;另貿易局也將提供廠商聘請律師、會計師等應訴費用之補助。

2016.10.07
APEC研討「大數據」 助企業掌握貿易先機
APEC「貿易大數據應用」研討會今(7)日在台北順利落幕,共有18個APEC會員體派員參與,顯示運用貿易大數據搶得全球商機已成為國際趨勢,並獲得APEC會員體的重視。

2016.10.07
我輸印度「窄幅圈絨梭織品」獲排除課徵反傾銷稅
印度商工部近日公告對自中國大陸與我國進口之窄幅圈絨梭織品(narrow woven fabric)反傾銷落日複查案終判報告,採納我國觀點,認為我國進口量極微,且提訴人引用貿易資料欠當,認定我廠商並未傾銷,撤銷對我進口品之反傾銷稅。

2016.10.07
我控印尼鋼品進口防衛措施 WTO召開第一次實體會議
WTO爭端解決審議小組於10月5、6兩日針對我國與越南共同於WTO指控印尼「對進口鍍或塗鋁鋅合金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實施防衛措施案」進行第1次實體會議審查。經濟部表示,第2次審理會議將於12月中召開,全案預計將可在明(106)年上半年做出裁決。

2016.10.03
馬國課徵鋼品臨時防衛關稅 我國獲排除適用
馬來西亞政府公告自今年9月26日起,對於出口到馬來西亞的「混凝土用鋼筋產品」課徵13.42%臨時防衛關稅,受影響國家包括:歐盟、日本、中國大陸、美國等40國及地區;另外針對「鋼線材與條鋼盤元產品」之進口,馬國也自9月27日起課徵13.90%的臨時防衛關稅,受影響國家包括:歐盟、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美國等42國及地區,而我國均獲排除適用。

2016.10.03
泰國對我不鏽鋼管課徵反傾銷稅
泰國商業部外貿廳公布不鏽鋼管(Stainless Steel Pipes and Tubes)反傾銷案終判結果,將對來自我國、韓國、中國大陸及越南的出口廠商課徵反傾銷稅,並自今年9月17日起實施,為期5年。其中,對我國受調查廠商課徵2.38%~12.29%之反傾銷稅,對我國其他出口廠商課徵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