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05.11
確保今夏供電穩定 台電:5月底前完成機組大修
面對今年夏天用電高峰挑戰,台電今(11)日表示,已作好準備,預計於5月底完成機組大修,並加強發電設備運轉維護,另外將有新機組加入供電行列,同時也會從需求面管理著手,以達成穩定供電目標。 台電並表示,隨著通霄新1、2號機、大林新1、2號機、林口新3號機等新機組陸續上線,預估明年備轉容量率將可提升至10%、備用容量率達成法定目標15%。 回應外界對電力供應的關切,台電公司表示,因應未來用電需求,台電將持續推動電源開發計畫,每年規劃新增發電機組上線,109年起有通霄新3號機、大潭8、9號機、興達新1~3號機、台中新1、2號機及協和新1號機等陸續商轉。 另外,台電亦積極發展風力、太陽光電與地熱等再生能源,經濟部亦規劃逐年新增再生能源,於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占比20%。 台電同時積極推動節電措施,針對大用戶推行需量競價,鼓勵一般住商用戶參與時間電價,以期降低尖峰時段用電,另外,台電每年也舉辦節電獎勵活動,鼓勵全民響應節電。

2018.05.09
能源轉型中油助攻 三年建置千座電動車充電柱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9)日參加「台灣中油智慧綠能加油站論壇」,中油公司董事長戴謙表示,中油預計在3年內在加油站及公共場域完成設置1,000座電動機車充(換)電柱,希望未來台灣中油加油站能夠成為社區的多元能源補給站。 戴謙表示,今年是台灣中油轉型的關鍵啟動年,推動智慧綠能加油站主要是希望以國營事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為臺灣能源轉型盡最大努力,同時,配合國家能源政策,推動電動車全面化。 戴謙指出,台灣中油目前旗下有近2,000個加油站,為推動與落實加油站轉型,已組成「台灣中油智慧綠能加油站專案辦公室」,目標包含3年內在加油站及公共場域完成設置1,000座電動機車充(換)電柱,並導入大數據、智慧化、物聯網等新興應用,建立微電網,轉型為綠能加油站,希望未來台灣中油加油站能夠成為社區的多元能源補給站。 此次論壇共舉辦2天,邀集產、官、學、研各領域專家共同參與,探討智慧綠能轉型的最適發展策略。活動現場吸引超過500人次聽眾熱情參與,會場外並有安排相關企業廠商設攤展示,相關資訊可上論壇官方網站查詢(網址:https://www.cpc-smartforum.com.tw)。

2018.05.09
駁林口電廠汞金屬超標 台電:符合台、美標準
針對新北市環保局指稱「林口電廠汞超標美國2倍」,台電昨(8)日反駁,這是刻意曲解與誤導,並說明台電去年7至8月間,提供新北市府四筆煙氣汞排放資料顯示,林口電廠汞排放不但遠低於國內排放標準,也都符合美國既有燃煤電廠的汞排放標準。 新北市府環保局指稱四筆資料的「其中一個管道的測值數值 2.61*10-6 g/度,超出美國標準1.36*10-6 g/度」,台電解釋,該筆數據較高資料為去年5月26日之排放數值,當時一號機進行不同煤質燃燒環保測試,並已事先通知環保局。台電強調,當時配合測試需求而選用不同成分的煤,導致該筆汞排放數值較高,但數據仍僅為美國 MATS 既有機組之排放標準(5.9*10-6 g/度)之一半。 台電指出,林口電廠平時運轉的燃煤都會進行最佳調配,汞排放非但低於國內排放標準,亦符合美國新設燃煤電廠嚴格標準。對於新北市環保局拿一筆特殊運轉狀況的資料,即對外宣稱林口電廠汞排放超標美國兩倍,如此以偏概全的做法,台電表示遺憾。

2018.05.08
台電大樓綠建築獲美認證 能源效率名列世界前5%
台灣第一棟超過100公尺、完工超過36年的台電總部台電大樓,近年積極結合新智慧節能,以iBEMS智慧建物能源管理系統監控分析能源使用,更新空調系統、打造綠色機房,一年可節電超過160萬度、節水近4千噸,今(8)日獲美國綠建築認證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既有建築改造最高等級的白金級認證,榮登全台最老LEED認證綠建築。

2018.05.08
換車族請注意! 106年省油車風雲榜出爐
經濟部能源局今(8)日公布 106年「市售車型油耗測試合格資訊與省油排名」,小客車以和泰公司引進的TOYOTA PRIUS HYBRID 1,798c.c. CVT 5D油電複合動力汽油小客車表現最佳,每公升汽油平均行駛26.7公里。 商用車則以福特六和公司生產的福特六和 KUGA TDCI TURBO C520-7T 1,997c.c. A6 5D柴油商用車勝出,每公升柴油平均行駛17.8公里。 機車則採取「機器腳踏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進行油耗測試的排名,以桃鈴公司引進的HONDA MSX125SF 125c.c. M4表現最佳,每公升汽油平均行駛83.4公里。 能源局表示,民眾購買車輛特別注重油耗表現,經濟部特別收錄106年市售車型油耗測試合格資訊與省油排名,供民眾做為選購車輛的參考。 能源局指出,油耗指南所登錄的測試值,是在實驗室的特定條件下所測。實際油耗取決於民眾於道路行駛時,受到天候、路況、塞車、使用車上空調系統或駕駛行為與習慣等因素影響,未必與油耗指南一致。 能源局也提醒,除了謹慎選購省油車輛外,正確的駕駛習慣及車輛的定期保養與維修也很重要;

2018.05.08
深澳電廠疑慮 台電:重金屬排放符合標準
針對外界關注新深澳電廠的重金屬、戴奧辛影響,台電昨(7)日說明,燃煤電廠的重金屬排放都符合我國與美國標準,且在燃煤電廠鍋爐高溫狀態下,戴奧辛早已受到破壞,此外,台電公司也採源頭管制,嚴格管控採購燃煤的含汞量,以兼顧穩定供電及環境保護目標。 台電進一步針對汞含量部分說明,現行皆從燃煤採購源頭要求,購煤合約明文規範含汞量不得超過每公斤0.12毫克,比日本磯子電廠的0.15毫克更低。此外,電廠也採用高效率空污防制設備,新深澳計畫更將使用兩套環保除塵設備,重金屬排放不僅將符合我國國家標準,亦符合美國汞暨有毒氣體排放標準(MATS, Mercury and Air Toxics Standards)。 針對戴奧辛部分,台電說明,燃煤電廠的鍋爐爐膛溫度約在 1300°C以上,可有效破壞戴奧辛,依興達及台中電廠的戴奧辛檢測結果,均遠低於固定污染源排放標準每標準立方米 1.0奈克毒性當量(ng-TEQ/Nm3),符合現行管制標準。 台電也承諾,為了瞭解空污對居民健康的影響,將於新深澳電廠營運前,完成周邊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另一方面,針對外界質疑本案環差報告未包括重金屬及戴奧辛評估,台電

2018.05.04
借鏡德國:能源轉型須全面政策配套
經濟部能源局與德國在臺協會舉辦的「2018臺德能源轉型論壇」,已於昨(3)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本次論壇由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及德國在台協會處長歐博哲開幕致詞,並有來自德國與我國等共7位能源領域專家進行座談與對話,吸引產官學研各界等共200人次參與。 經過與會專家的報告及與會人員討論,就能源轉型的方法與途徑成果豐碩。首先,與會專家同意,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在能源轉型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各國需要盡量發揮再生能源的潛力,並推動各部門的節能策略。德國專家強調,能源轉型絕非只是廢除核能與運用再生能源,政府需要全面性的政策配套組合,以促成轉型成功。 其次,儲能與智慧電網為能源轉型的必要手段。為了維持能源供應的彈性,以因應廢核後的穩定電力來源,德國專家認為,儲能與智慧電網是兩國應該努力達成的目標,特別是隨著再生能源應用比例提高,兩項技術的發展更是關鍵。 另外,能源轉型需要全民的積極參與。德國運用公民電廠,建立民營公用事業,推動社區小型供電系統的建立,透過民眾直接參與地區再生能源專案,將能源轉型推廣至全體社會。根據德國經驗,自由化電力市場與健全的再生能源支援體系,將有助於公民

2018.05.03
駁2025年電力成本恐大增 台電:計算方式顯有偏差
針對遠見雜誌「史上最大缺電潮來襲 2025年電力成本恐漲45%」報導,台電今(3)日澄清指出,報導內容之計算方式顯有偏差,台電以2025年完成能源轉型,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推估2025年電價,較目前每度電增加0.5元(20%),並非報導所指稱上漲45% ,其中並已加計核四後續財務處理;且若拉長攤提年數,將可進一步降低對電價的影響。 台電同時也說,外界高估了「綠電取代核電」以及「燃氣取代燃煤」的價差,去年台電核能發電每度電成本1.86元,再生能源發購電平均每度電的成本為 2.41元(若不包含水力則為3.93元),未來雖然太陽光電與離岸風力的發電量會逐步提升,墊高再生能源平均發電成本,但隨著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進步,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可望進一步降低,縮小兩者間價差,故綠電取代核電價差亦非報導估算的4元。 另外分析燃氣取代燃煤之價差,台電指出,去年台電燃氣與燃煤發購電平均每度分別為2.29元與1.46元,價差約0.8元,並無估算2元的情況,且未考慮火力發電新機組效率提升因素,未來燃料耗用量會更低,進而降低平均每度電的成本。 台電表示,去年燃料佔發電成本超過5成,而未來燃料成本仍占

2015.06.05
企業界捧場 全國綠電認購度數破千萬
根據台電公司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止,綠色電力認購量已達到1,013萬度,大幅超過去(103)年認購總量434萬5,000度,顯示綠色電力認購逐漸受到社會各界支持與肯定;但距離7億8,400萬度的認購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2015.06.03
台電重申 境外處理用過核燃料確有必要
媒體報導,台電擬將用過核燃料送到境外再處理,遭到法國專家質疑「花大錢換取有限的時間」。台電今天重申,用過核燃料境外再處理計畫有其必要性。台電並指該名「法國專家」其實是法國反核團體代表,其說法偏頗,並不值得採信。

2015.06.02
綠色商機! 經部召開「綠能產業策略論壇」
為宣導政府產業發展政策措施,透過綠能產業策略論壇凝聚各界共識,經濟部能源局6月2日,假台中市政府大樓集會堂舉辦「綠能產業策略論壇暨商機交流展示大會」。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盼社會各界能更加認識發展綠能的效益、落實節能減碳的理念,並促進綠色能源之產品推廣、商機媒合與經驗交流。

2015.05.28
拚綠能!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提高 1.5 倍
經濟部今天宣示,將竭盡所能推動再生能源,並第三度調高民國119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由原訂10,858 MW (百萬瓦) 上調至17,250 MW (提高約1.5倍),約占119年台電電力系統之30%,全國電力系統之26%。

2015.05.28
環團抗議用過核燃料境外處置 台電:境外再處理是負責任作法
環保團體今天赴台電大樓抗議用過核燃料境外再處理,台電回應表示,用過核燃料是既存的事實,不管立場如何都需要處理,把問題留給下一代,反而是不負責任的荒謬作法,且境外再處理在國際間已經是成熟的技術,台電的處理過程也會依法進行。

2015.05.28
104年電力備用容量率降至10.4% 台電:努力開源節流
台電公司今天公布104年電源開發方案表示,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月預測今年經濟成長3.78%來計算,預估今年尖峰負載為3,571萬瓩,用電需求較去年成長89萬瓩,預計在去年8月31日林口1號機、2號機除役且無大型火力發電計畫加入發電行列情形下,今年的備用容量率預估將由去年的14.7%降至10.4%。


2015.05.22
高市通過工業管線自治條例 經部:衝擊企業經營及投資意願
高雄市議會5月21日三讀通過管線自治條例,增列未來高雄市地下管線使用限制,包括要求公司總部南遷、強化管線管理等,經濟部今天對此表示,此條例將對企業經營造成衝擊及影響投資意願。

2015.05.21
核三廠沼氣外洩不通報? 台電:願檢討通報機制
自由時報報導「核三沼氣外洩、電焊火警 就是不通報」,台電公司今天澄清表示,核三廠日前進行地震儀安裝工程,曾發現沼氣短暫釋出狀況,但該狀況並未達規定須通報的「事故」程度,且經儀器量測後無可燃性氣體,所以沒有進行通報,另外所謂的電焊火警事件,只是因為海水淡化廠房進行隔間改善工程,在電焊作業時產生的煙霧觸發煙霧警報器,實際上並沒有火災發生。

2015.05.19
因應歐盟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反規避調查 貿易局5/25起嚴審產證
經濟部貿易局今天表示,為防止中國大陸產製的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模組等貨品矇混以臺灣產製申請原產地證明書,規避歐盟反傾銷稅,自5月25日起,輸往歐盟及美國等國家之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模組實質轉型認定條件以太陽能電池之產地為原產地,並嚴格審查產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