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05.03
台電煤灰填築彰濱線西區 環境監測正常
針對外界關注中火煤灰填海造陸的環境影響,台電公司今(3)日表示,填築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填海造陸的煤灰,不管是海域水質及空氣品質監測,均符合國家海洋環境品質及空氣品質標準,另外,工業局統籌辦理該地區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工作,監測報告也都正常,請民眾放心。 台電公司指出,煤灰為燃煤發電的副產物,性質穩定且用途廣泛,可再利用做為水泥原料、空心磚、混凝土攙和物以及級配配料,或工程填地材料等,經環保署毒性溶出試驗(TCLP)檢測,皆遠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屬一般事業廢棄物。 為響應政府循環經濟政策,台電公司推動煤灰再利用,去年全台電的煤灰,供外界再利用率已超過8成,剩餘的則直接作為工程填地料源。而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的填築地,就是以煤灰填海造陸,所創造的新生地,未來可作為工業或電力設施使用。 台電公司強調,該區已在海堤內佈設不織布,可有效阻絕煤灰進入海域,也會定期灑水及加蓋防塵網防止揚塵逸散。台電公司並依環評承諾委託專業檢測公司進行後續海洋及空氣品質監測,監測結果遠低於法規標準,未發現異狀,未來也將持續監測,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2018.05.03
借鏡德國經驗 經部舉辦臺德能源轉型論壇
經濟部能源局與德國在台協會,今(3)日共同舉辦「臺德能源轉型論壇」,邀請德國能源專家解析德國邁向能源轉型的成功之道,並探討儲能、智慧電網、公民電廠在能源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 能源局指出,德國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典範,再生能源占整體發電的33%,核能發電占比已下降至11.6%,本次論壇將借助德國能源轉型經驗,為我國遭遇的挑戰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此次論壇安排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針對我國能源轉型的規劃與政策架構作專題演講,並由德國能源轉型專家齊辛博士(Dr. Hans-Joachim Ziesing)分享德國能源轉型最新發展經驗。 另外,德國專家也帶來儲能、智慧電網與公民電廠等促進能源轉型的最新技術資訊,作為我國強化再生能源穩定性與普及性的參考;德國在台協會並於論壇中安排臺德能源商務合作機會,提供國內企業能源轉型商機。

2018.05.03
能源局:我國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與歐洲國家開發初期相當
針對社會關心我國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與國際差異,經濟部能源局昨(3)日強調,歐洲開發離岸風電已累積10多年經驗,反觀我國現階段尚在發展初期,開發成本較高,但隨相關基礎建設、產業鏈及綠色金融體制逐步完備,將帶動成本下降,促進我國綠色能源、相關產業發展。 經濟部說明,德國於2000年頒布「再生能源法」(EEG),於離岸風電開發初期給予政策優惠,採取固定價格收購,吸引業者投入開發,其離岸風電開發經驗累積10多年後,於市場成熟才採取價格競標機制,引導離岸風電開發成本之下降。 經濟部並指出,我國2018 年度離岸風電躉購費率 (5.8498 元/度) 與德國前12年費率 (5.1156元/度)、英國平均履約價格(5.7246元/度) 及日本(9.8316元/度)等相較,符合國際價格區間。 為推動離岸風電發展,政府自2017年完成2座離岸風電示範機組商轉,並正致力推動「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完善離岸風電相關法規及基礎建設規劃;策略上,效法國際經驗採「先遴選、後競價」方式,兼顧再生能源推動與財政負擔的平衡,符合國際發展趨勢與社會民意期望,預期未來隨國內市場技術成熟及整體開發環境完備,

2018.05.01
5月氣價調整 20公斤桶裝瓦斯調漲18元
中油公司今(1)日公布5月氣價調整方案,自2日凌晨零時起,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每公斤各調漲0.9元;車用液化石油氣每公升調漲0.5元;而國內天然氣價格則平均調漲2.99%。 中油公司表示,5月份液化石油氣國際合約價格(CP) 較上(4)月上漲,依計價公式計算結果,液化石油氣每公斤調漲0.9元,相當於20公斤桶裝瓦斯每桶調漲18元。 另外,在天然氣部分,依據政府核定之天然氣價格公式計算, 5月2日起平均調漲2.99%,其中公用天然氣事業NG(1)每立方公尺調漲0.31元,以家庭用戶每月平均用量約30至45立方公尺計算,每月增加約9.3元至13.95元,有關各項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氣產品價格,民眾可上「中油全球資訊網」查詢公告牌價。

2018.04.30
離岸風電遴選出爐 7家開發商總容量達3,836MW
經濟部今(3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離岸風電規劃場址遴選結果,共有台電、中鋼、上緯、沃旭、達德(WPD)、北陸電力(NPI)及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等7家開發商的10個離岸風場獲選。容量區域分佈以彰化地區占比62.6%最高,其次為雲林地區18.4%、苗栗地區9.9%及桃園地區9.1%。 經濟部說明此次遴選作業,民國109年完工併聯有3案風場進入遴選會議審查,民國110-114年完工併聯遴選會議則有17件審查案風場。歷經4月20日及27、28日三天遴選審查,再依評選後的排序及作業要點規定分配容量,確認最後分配結果。 其中,民國109年完工併聯由達德的允能風場,以及上緯與麥格理的海能風場獲選,並依作業要點規定,考量風場完整性、開發效益及公告的併網容量等條件後,增加核配238MW,總分配容量738MW;民國110-114年完工併聯遴選,則有5家開發業者獲選,考量風場完整性及開發效益等條件後,增加分配98MW,總分配容量3,098MW,民國109-114年總計容量3,836MW。 經濟部表示,依據今年1月發布的「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遴選作業要點」規定,兩階段遴選結果均以技術能

2018.04.27
興達電廠國際競圖 美國Morphosis建築團隊獲首獎!
台電公司推動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去年10月首次開放國際競圖,歷經半年多終於在今(27)日公布興達電廠競圖決選結果,由曾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的美國Morphosis建築團隊,以連結電廠、在地產業與居民生活的關係,受評審青睞,奪得400萬首獎。 台電公司表示,此次競圖以生態為主軸,希望找到最合適的電廠設計提案,讓大家對電廠的工程美學能有創新的見解。過程中有來自全球16國70件投稿作品,並於今年1月26日先選出5家入圍團隊,4月26至27日進行第二階段評選,各團隊再提出細部設計圖面、模型及動畫。 台電指出,首獎得主Morphosis團隊的提案融合地方產業與生態地景,串連綠能、生態、經濟與教育,希望發送電力、推動經濟之外,也能保留廠區的自然生態,更期盼民眾能走進電廠,使用多功能展覽中心及觀景平台,穿梭其中體會建築美學與多樣生態。 此外,競圖評審召集人、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教授Marcos Cruz說,美國Leers Weinzapfel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魚躍出水面為概念,巧妙將電廠機組轉換為船型意象,奪得第二名獲得200萬獎金;第三名則是中山大學海

2018.04.27
AI結合電力系統 台電辦論壇分享國內外經驗
台電公司今(27)日舉辦「AI技術於電力系統營運之應用與挑戰論壇」,邀請學術與產業界人士,分享全球人工智慧在電力系統營運上的應用。台電表示,未來人工智慧(AI)不只能在棋盤上跟人腦一較高下,更可能與電力系統結合,幫助電業智慧營運。 成大教授黃世杰博士認為,政府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再生能源佔比也提高,此時人工智慧結合儲能裝置,可協助穩定供電。由於綠能佔比2025年預計將達兩成,發電的不確定性也因此增加。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安排儲能設備的充、放電排程,增加發電彈性與可靠度,緩和綠能的衝擊。 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的John Simmins博士指出,美國電力研究院透過資料與大數據收集,再藉由AI人工智慧技術,以GPS導航系統針對街景、路燈位置及電桿類別辨識等應用,對美國電力營運有相當助益。 日本千葉商科大學的Takao Terano博士也分享AI在電廠運轉上的應用,並與其他與會專家一同探討AI人工智慧既有的問題與實際運作的挑戰。 台電表示,人工智慧的運用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成為產業優化的必要趨勢,對電力產業也不例外,包括從發電端到用電端的管理,以及電網的調度,都可借助人

2018.04.27
能源轉型公民面對面 4/28、29台中登場
經濟部於今年3月23日公布「能源轉型白皮書初稿」後,即展開第三階段公民對話,繼4月11日與4月18日辦理產業與社會團體會議後,緊接著將於4月28日及4月29日於台中召開「能源轉型公民面對面」,邀請民眾共同瞭解並討論國家能源轉型,以完善白皮書內容,並作為我國能源政策的公共討論典範。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能源轉型公民面對面」活動計有522人報名,民眾亦票選出「新及再生能源推動配套方案」及「穩定電力方案」兩項重點方案進行討論。經抽籤挑選各100名民眾參與兩天活動。 活動中將透過能源轉型白皮書簡介、觀賞願景影片、能源轉型知識市集、重點方案報告、分桌討論及問卷前後測驗等,讓民眾了解國家能源轉型的內容,並經由專業桌長引導民眾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能源局指出,「能源轉型公民面對面」報名參與民眾組成身分相當多元,包含新住民、原住民、偏遠地區,及東部與離島地區民眾;年齡組成及教育程度分布也相當廣泛,年齡從18歲至81歲都有。同時,為了確保各桌組成的多元性,討論中會將不同年齡、教育、居住地及背景之民眾編在同一桌。期透過專業主持團隊的帶領,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聆聽不同意見,充分進行討論

2015.05.15
台電駁環團 不可能故意製造缺電危機
自由時報報導稱環團指台電為推核電,故意製造缺電危機,台電公司今天發布新聞強烈駁斥表示,考量供電安全,機組本來就該進行例行維修保養,而為因應夏季用電高峰,機組的歲修高峰都排在用電量較低的冬季,絕對沒有為推動核電而將機組集中歲修情形,並籲請環團不要因特定立場而刻意誤導社會大眾。


2015.05.14
台電:林口、大林電廠施工品質無虞
為因應明年夏季尖峰用電需求,台電積極加速林口與大林電廠擴建工程。台電強調,兩電廠的更新擴建工程皆在嚴格品質及工安的標準下穩定持續進展,並均取得標準檢驗局ISO9001:2008 認證,工程品質安全無虞。

2015.05.13
今夏供電吃緊 經部呼籲全民節電
經濟部今天表示,由於林口電廠除役、經濟成長造成用電需求增加等影響,預估今年電力備用容量率下降至10.4%、備轉容量率更降至3.3%,均呈現供電逐漸吃緊的狀況,且7~8月用電尖峰時段,若枯水狀況未能改善,備轉容量率預估將普遍偏低,經濟部與台電公司將盡最大努力採取因應措施,也呼籲全民共同節電,降低缺電風險。

2015.05.13
建構亞洲新世代電力 推動區域能源合作
經濟部與美國在台協會共同舉辦的「亞洲地區新世代電力研討會」在今天閉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發展安全、效率與潔淨的能源應是共同努力的目標,並同意透過加強區域能源合作,藉由政策、技術、產業合作與交流,健全發展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智慧電網等再生能源產業。


2015.05.12
力推再生能源 台美合辦國際研討會
發展再生能源,政府展現企圖心! 經濟部與美國在台協會今日共同舉辦「亞洲地區新世代電力研討會」,共有台、美、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寮國、緬甸、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等9國產官學專家蒞會,探討再生能源、智慧電網相關技術,並分享各國推動經驗。

2015.05.08
未來電力哪裡來? 政府搭平台,主角由你來!
經濟部今天宣布,將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新增「未來電力哪裡來?」議題討論區,並廣邀各界民眾上網討論,共同關心能源議題,並希望透過討論激起更多的創新想法與對策,以做為未來施政的參考。

2015.05.07
全民拚節電! 智慧節電、需量競價同步啟動
國內電力吃緊,為確保供電可靠穩定,經濟部於5月6日同步公布「智慧節電計畫作業要點」及需量競價措施,其中智慧節電計畫將以30億元經費協助及鼓勵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節電,並將要求地方政府於6月1日前提出節電計畫書,落實節電2%的目標。

2015.05.04
避免雙重課稅 台加達成協議
第11屆臺加經貿諮商會議日前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我方由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與加拿大外貿部主管亞洲事務的副部長Ms. Susan Gregson針對包括強化雙邊經濟合作、便捷貿易、中小企業、醫療器材、5G、燃料電池、避免雙重課稅協議(ADTA)、關務合作等多項議題交換意見。雙方並在避免雙重課稅的實質協議內容達成共識,將於近期完成簽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