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澄清
Loading
謠言澄清
2020.11.25

駁查德奧瑞油田礦區經營權危機 中油:首油抵台即握有經營權證明

針對媒體報導台灣中油公司在非洲查德奧瑞油田礦區經營權岌岌可危,台灣中油今(25)日除嚴正聲明絕無此事,並強調,為分攤風險,國際油礦探採都會進行股權轉讓。如今探採已有成果,第一船原油將運回台灣,即可明證台灣中油掌握經營權。 台灣中油表示,油氣探勘者,常面臨到可採油藏量可能下修、油價持續低迷及地主國變更石油法規等諸多風險。為降低風險對公司營運造成的影響,國際油公司通常會尋求合作公司共同分攤風險,而將礦區部分權益轉讓;權益轉讓的多寡則,由買賣雙方商業協商後定案。 台灣中油指出,在105年轉讓35%權益予海南華信前,台灣中油與查德政府及海南華信都有簽署確保營經營權的法務文件,因此經營權絕無媒體所言岌岌可危。而106年取得查德總統同意開發奧瑞油田的頒令,109年初奧瑞油田開始生產,並於同年提運第一船原油回台灣,皆可做為掌握經營權的實證。 台灣中油並說明,非洲產油國政府皆會要求擁有礦區部分權益以宣示主權,並由國際石油公司代墊該部分權益的費用,待礦區投產後,再由政府權益油的收入來償還。台灣中油經營的查德礦區也是依此辦理, 12月初即將運抵台灣的第一船原油中,即包含查德政府償還台灣中油代

2020.10.21

3年水庫清淤僅5.15億? 水利署澄清:5年已投入48億元

針對媒體報導近3年水庫清淤,政府投入經費僅5.15億元,經濟部水利署今(21)日發布新聞稿澄清指出,政府十分重視水庫清淤,在清淤最大化原則下全力籌應經費辦理,總計近5年已投入約48億元辦理清淤改善。 水利署說明,水利署與各事業單位如台電公司及台水公司所管水庫清淤經費,由營業基金或事業預算支應,每年約投入10億元;其他如各地方政府或以往農田水利會所管水庫,由行政院核定蓄水建造物更新改善計畫每年約2億元辦理水庫清淤及更新改善。 另外,政府也透過前瞻等計畫項下辦理石門、曾文、南化、白河水庫防淤隧道,或繞庫排砂隧道等水力排砂設施,工程總經費達121億元。 水利署並指出,近年政府由各水庫管理單位投入經費,加大清淤力道,透過陸挖、抽泥、下游還砂於河及水力排砂等方式多管齊下,大幅提高清淤效率,如今年陸挖加上抽泥清淤目標量1,273萬立方公尺,為歷年平均清淤量2倍以上,各水庫也把握低水位全面動員投入清淤,至10月中已清淤1,256萬立方公尺,達年度目標量約98%。 另外,105年起經濟部核定「水庫庫容有效維持綱要計畫」,針對供水風險較高13座水庫,含石門、曾文、南化、烏山頭、牡

2020.10.20

被指要求離岸風電指定採購 經濟部駁:子虛烏有

針對媒體報導「離岸風電爆親綠營人士介入葉片供應」一文,引用不具名的產業界人士,稱為落實葉片本土化,設備商「西門子歌美颯」遭工業局指定採購「新綠能源」的傳聞,經濟部昨(19)日嚴正駁斥烏龍爆料,並強調工業局的相關審查機制標準一致,風場開發商與系統商都要符合標準一致的產業關聯方案政策,工業局不會、也不可能指定特定廠商;而有關經濟部以安全疑慮為由,再給西門子歌美颯一個選項「投廠自產」之媒體報導,更是狀況外的指控。 經濟部表示,政府要求落地投資、在地合作、在地採購的方式建立台灣自己的本土供應鏈,所有開發商都必須遵守。在國內有產能的情況下,工業局就會要求開發商帶動國內就業與產業升級。政府只會要求在地化,不可能指定特定廠商,相關爆料非常惡意,但不會改變政府對一致性要求的堅持。 經濟部說明,風場開發商與系統商在符合產業關聯方案政策的目標下,可採用在地投資、在地合作、在地採購等方式建立在地化供應鏈。由於過去國內產業並無實際離岸風電相關製造經驗,藉由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政策下,工業局自今年4月起每週針對國產化政策,召開風場開發進度追蹤與投資困難瓶頸協調會議,協助開發商逐步落實自主在地化

2020.09.16

後端基金足額提撥 經部:符合國際作法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4日審定電價不調整,外界質疑後端基金提列導致電價「該降未降」,並質疑後端基金重估之合理性。對此經濟部今(16)日澄清,後端基金逐年攤提費用屬核能發電成本一環,為審議會考量電價的因素之一,而後端基金估算須考量並滿足除役相關工作所需;且核後端基金在機組除役前足額提撥亦為目前國際間如美國、法國及日本之通行做法。 經濟部說明,核後端基金提列金額必須足以支應核能電廠拆廠除役、核廢料之處理、貯存、最終處置,以及除役必要之地方回饋金等,因此依照國際間通行作法,後端基金每5年會重新估算一次;前次係於97年完成估算,於100年核定總費用3,353億元。 此次重估考量社會現況、核能法規要求、以及國際除役技術,今(109)年9月核定核能後端基金總費用為4,729億元,並以分年平均216億元提撥。 經濟部強調,世界各國核能業者都以核電廠40年役期屆滿作為足額提撥的期程,我國核能後端基金提撥亦參照國際作法辦理,將於114年最後一部機組(核三廠2號機)亦進入除役前足額提撥。 經濟部表示,電價費率審議會依據電價計算公式及調整機制,針對公用售電業之各項成本資料及利

2020.09.11

管線腐蝕洩漏被指隱匿 台灣中油:均依規通報並處理

針對台灣中油公司台中供油服務中心7月15日因管線腐蝕洩漏,以及該中心超級柴油儲槽旁土壤疑似遭油品污染情事,台灣中油今(11)日聲明,該事件發現後即立即處理及後續應變處置,掌握污染範圍僅侷限於油庫內,未擴及至高美濕地,並依規定通報台中市環保局;相關事件通報悉依規定辦理,絕無隱匿。 台灣中油並表示,已針對庫區內高風險管段進行管線汰換更新,預計109年10月完成部分管線汰換,後續將依環保法規與環保局指示,持續積極辦理應變必要措施及污染調查改善工作,以恢復環境乾淨面貌。 台灣中油說明,台中供油服務中心於7/15日進行自主壓力檢測發現異常,經開挖檢查發現管線腐蝕產生牙籤直徑大小般孔隙,且有洩漏,經緊急處理已清理乾淨,研判洩漏量約百餘公升,全案悉依規定通報臺中市政府環保局,並完成管線修復,後續並會同環保局至現場採樣分析,結果均符合土壤管制標準。 行政院環保署亦會同環保局另於8/31日選定台中供油服務中心,執行土壤及地下水品質調查工作,發現庫區內超級柴油儲槽旁土壤有油品污染情形,隨即要求台中供油服務中心執行監測及應變調查必要措施。 台中供油服務中心依據調查結果,立即展開

2020.09.10

亞泥新竹橫山廢棄油管漏油 台灣中油助清油污

針對新竹縣橫山鄉橫山村排水溝內廢棄油管漏油事件,經台灣中油與新竹縣環保局、亞洲水泥公司共同現勘,確認該油管的產權及管轄都屬亞泥所有;台灣中油並依新竹縣環保局指示,以專業協助亞泥清理油污,後續並將由亞泥負責廢棄管線開挖及止漏。 台灣中油指出,現場漏出來的是管線內殘存的燃料油,數量不多,但因亞泥人力、物力不足,遂請台灣中油協助。中油已動員13名人力及備妥設備協助,於污染之排水溝下游處,佈設吸油棉索,避免油污持續往下游擴散。此外,也安排協力廠商及油料回收設備,於現場協助油料回收,至於後續廢棄管線的開挖及止漏工作,將由亞泥自行負責。

前往第 頁 / 共29頁
2019.03.07

駁2025北部缺電謠言 經濟部籲勿危言聳聽

針對媒體昨(6)日報導「沒說的2025真相 北部大缺電危機」之內容,經濟部發布新聞稿澄清,北部地區近年已陸續新增多座發電機組,搭配北、中、南各區電網相互調度,可達成全國電力系統備用容量率達15%穩定供電目標,並確保北部地區電力供應無虞,呼籲外界切勿危言聳聽。 經濟部說明北部新增發電機組指出,除林口電廠3部機組及大潭電廠7號單循環機組,增加裝置容量300萬瓩,接近核一、核二廠裝置容量324.2萬瓩外;加上持續推動的大潭8、9號機組及7號機組第二階段汽力機部分(共240萬瓩)、協和電廠2部新燃氣機組(共200~260萬瓩)及替代深澳電廠更新計畫之2部燃氣機組(共100萬瓩),足可因應其他北部老舊機組除役及新增之電力需求。 經濟部也表示,在公投之後,確實已歸零思考,重新探討核電議題,並向社會說明核電重啟或延役的困難,並非政府不顧公投民意不用核電,而是在無法解決核廢料處置問題的客觀事實下,導致核能電廠無法繼續延役使用,政府需要在無法繼續使用核能的保守情境下,繼續推動擴大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等民眾較能接受之電源開發計畫,來確保民生及產業用電不虞匱乏。 至於外界關心再生能

2019.02.22

經濟成長用電量增 經部駁斥王明鉅電力報告「造假」說

有關昨(21)日聯合新聞網引述王明鉅先生臉書發言,質疑電力供需報告「造假」,並聲稱找到政府硬要廢核原因等指控。經濟部發布新聞稿嚴正駁斥,除了對這種無視數據推估背景張冠李戴的錯誤言論表達遺憾外,經濟部也指出,電力供需推估本來就會依政策與外部情勢的改變,適時滾動檢討。王先生無視經濟成長超乎預期、大型投資及台商回流增加等經濟發展事實,自我想像帶有偏見所做的指控,對能源政策的討論沒有幫助。 經濟部表示,王明鉅先生質疑次長曾文生在環評大會所提2025年用電量與106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數據互相矛盾,根本就是張冠李戴。經濟部強調,106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有關未來發電量數據,是依據環保署第一階段管制目標訂定程序,彙整六部門主管部會電力需求推估結果,與去(107)年11月24日公投後,電力需求推估增加係納入大型投資案及台商回流,王明鉅先生刻意以不同時空背景資訊相互比較,恣意批判經濟部造假,無助能源政策客觀理性討論。 而對於王明鉅先生認為經濟部如此「造假」是為了替離岸風電找理由,經濟部強調,發展再生能源是國際趨勢,對台灣而言,不但能提升供電能力、不會排放空氣污染、還能提升國家能

2019.02.20

駁斥2年後將缺電謠言 經濟部譴責有心人士散布不實訊息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於風傳媒專攔,指政府違法否決公投結果及只允諾兩年電力夠用的能源政策,經濟部今(20)日強烈回擊指出,該說法完全錯誤,且刻意曲解經濟部回應公投評估結果之能源政策,經濟部對此種散布不實訊息之作法予以鄭重譴責。 經濟部也重申已完全回應民意,並依公投法賦予政府機關權責規範下評估及落實執行,絕無違法否決公投,且依現行電源開發規劃2年後也不會缺電。 經濟部指出,林建山社長當日代表工總,出席該部與工商團體座談會,已在會中充分表達意見。針對上述兩項問題,不僅部長沈榮津在會中已充分說明,該部也多次對外解釋,但林社長無視該部說明,依然以扭曲說法投書媒體。 經濟部表示,尊重每個人對於發電方式的偏好與立場,但針對爭議近幾十年不管是核電或核廢料議題,該部已清楚對外說明不是政府不作為,而是客觀事實不可行,若眛於客觀事實,執意將此爭議高且實際落實具高度不確定性的能源納入選項,反而讓台灣未來能源供應陷入更大風險。另外,刻意散布政府只允諾2年不缺電或2年後會缺電之說法,更是刻意曲解經濟部召開因應公投能源政策檢討結果記者會所說明之事實。 經濟部並強調相關政策說明

2019.01.09

贈送5折加油券? 勿上當! 中油:未在任何社群及通訊軟體舉辦相關活動

近日有民眾接收到加入台灣中油LINE好友,或對「中油優惠」臉書及貼文按讚、將文章分享出去等即可獲得「中油自助加油5折券」等訊息,台灣中油今(8)日澄清,該帳號非台灣中油所設,提醒社會大眾別參加該活動,以免受騙上當。 台灣中油指出,最近網路及手機出現許多翻新的詐騙手法,去年即有不肖人士多次假借「慶祝母親節分享連結即贈500元加油券」、「中油為父親節加油」及「慶祝中油100周年慶」等名義,於LINE群組發出詐騙訊息,經中油檢舉並向社會大眾澄清已銷聲匿跡,近日有心人士再度利用春節將近的機會,稱民眾加入台灣中油LINE好友或對粉絲團按讚等即可領取「中油自助加油5折券」,藉此竊取個資或另有他圖。 對此類詐騙訊息,台灣中油再度澄清從未在手機通訊軟體設立官方帳號,所有行銷活動均以正式新聞稿或授權加油站現場公告為依據,民眾如遇類似蓄意詐騙行為或內容,可使用通訊軟體提供之功能提出檢舉,或向台灣中油查證,以避免更多不知情民眾受害。 此外,對於該行為人假藉台灣中油名義使用企業識別標誌及官網圖片,甚至盜用「台灣中油火炬」等商標欺瞞消費者之不法行徑,台灣中油已主動調查瞭解,將視情況

2018.12.26

發展風電絕非賣台 經部:各國成本結構不同,不應以單一價格比較

風傳媒日前報導「離岸風電推動賣台!大筆一揮民眾荷包少千億」,並舉例美國、越南等國離岸風電價格較低,政府加快流程導致民眾多花數千億元,經濟部昨(25)日澄清指出,該報導內容錯誤,並強調各國離岸風電價格受其再生能源推動制度、開發環境完整度、風場營運期程、開發商營運策略等因素影響,不應僅以單一價格直接比較。 經濟部並澄清,討論離岸風電與其他能源類別價差,應以未來可替代離岸風電之能源做為基礎,而非以目前平均電價成本,且媒體報導稱民眾為離岸風電多支付1.4兆元並未考量核廢料處置成本與核災風險成本等敘述,顯為誤導民眾之過度臆測。 經濟部並就報導所提美國及越南離岸風電價格較低部分說明指出,越南離岸風場有國際金援及政府提供額外獎勵措施;美國離岸風場則因提供租稅優惠及額外再生能源交易金額等降低成本作法,故收購價格可低於我國躉購價格。 經濟部也澄清,報導中提及離岸風電20年多花6,800億元、與核電相比多付1.4兆元,是以現在平均電價2.8元/度為基礎,來評估未來20年化石燃料價格,基於化石燃料之稀少性,未來價格估算恐有極大差異。而報載離岸風電價格4.5元/度則依法維持價格恆

2018.12.25

駁離岸風電每年多花420億元 經部澄清:可帶動投資9625億元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台大醫師王明鉅投書「請蔡總統再現髮夾彎 為全民省420億離岸風電稅」指稱「離岸風電每年多花420億的電費」等內容,經濟部昨(24)日澄清表示,該說法直接用其他政府預算的替代性批判離岸風電政策,有誤導民眾之虞,更忽視離岸風電可帶動9,625億元產業投資並創造2萬個就業機會,並有利於減排減空污等環境效益。 經濟部說明,該篇報導中所謂420億價差,是以5.8或5.1元/度與「目前」2.6元平均電價成本的價差進行評估,以此推斷未來20年將多支付8,400億元是過度臆測。 經濟部指出,離岸風電是安全的潔淨電力,外部成本低,若以其他能源替代,還須考慮其環境等外部成本;若是選擇核電替代,目前尚無法完全估算清楚的核廢料最終處置成本與國人面臨核災風險的社會成本也應該加計進來。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離岸風電5.5 GW推動目標,除可貢獻每年198億度潔淨電力及1,047萬噸減碳量,還可帶動9,625億元投資並創造2萬個就業機會,具有發展本土產業及提升能源自主等多元效益。政府將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如期如質完成建置目標,創造綠色經濟產業價值,達成我國環境永續之願景。

2018.12.04

穩定供電重點在調節

近日網路有訊息批評政府政府不用核四,卻用不可控制的太陽能、風電取代...。事實上,能源重點在於調節,核電理論上雖然可24小時發電,但既有核一、核二廠皆面臨乾儲計畫受阻及核廢料處理問題,核四電廠也有核能安全方面之疑慮,反而無法確保穩定之發電能力;而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雖有間歇特性,也可搭配抽蓄水力、儲能設備及燃氣發電,來確保電力系統維持穩定。 台灣98%能源來自進口,各種發電方式都有其優缺點,應追求最佳能源配比,台電至今持續提供火力、核能、水力與風力、太陽能等多元電力,確保電力穩定、安全與合理電價,並非採單一風力發電來替代傳統電廠。

2018.11.26

電動機車補助下月截止? 經濟部澄清:111年12月10日前都可申請

針對近日有媒體報導電動機車購買補助將於今(107)年12月10日截止,經濟部工業局澄清報導並非事實,並表示,依電動機車產業補助實施要點,補助有效期間自106年12月11日起至111年12月10日止,在此期間購買符合TES認可的電動機車都可以提出申請。 工業局指出,今年度民眾購置電動機車非常踴躍,因此今年下半年已向行政院額外爭取3億補助經費挹注,支持民眾購買電動機車並持續受理申請。 工業局也說,目前國內各車廠積極配合政府推動電動機車政策,除開發高性價比車款,並提出創新營運模式滿足消費者外,加上環保署及地方政府加碼,今年電動機車補助數量較106年4萬台大幅成長,預估將可達8萬台。 工業局表示,後續仍將持續投入資源,輔導車廠開發高性能電動機車,並鼓勵業者布建能源補充設施,以儘早落實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政策。

前往第 頁 / 共22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lo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