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4.03.28

邁向綠色未來:中小企業如何踏上淨零排放之路/ 陳萬來

近年來,中小企業遭逢諸多難題,中美貿易戰引發供應鏈重組、COVID-19疫情重創經濟、俄烏戰爭導致能源糧食受挫、以巴衝突擾動石油價格,種種困境讓中小企業倍感煎熬;加上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關切日深,對中小企業而言,淨零排放雖然壓力重重,然亦蘊藏機遇。如何因應此重重挑戰,邁向低碳轉型之路,中小企業當務之急為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由內而外,全面推動淨零排放三步曲。

2024.03.12

合理電價可健全經濟發展/廖惠珠

自由經濟市場價格,扮演著重要的價格訊號(price signal)指揮功能。類似紅綠燈可自動導引不同方向人們的前進或停止。

2024.03.12
2024.01.30

終止氣候危機循環的自然解方是台灣應該正確掌握的氣候行動趨勢/范建得

去年(2023)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8屆締約方會議的阿聯合意(UAE Consensus),雖開啟了氣候行動的新章,但同年的極端氣候卻也創下了野火肆虐、旱潦成災的歷史紀錄。

2024.01.30
2024.01.18

因應淨零轉型、積極推動儲能系統多元應用/黃奕儒

淨零轉型的關鍵在於擴大再生能源設置,逐步減少電力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然而隨著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間歇性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及滲透率提升,對於電力系統衝擊風險也逐步增加,此時,儲能系統成為國際上主要因應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可快速調節電網負載變化,降低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的風險。

2024.01.18
2023.12.19

邁向淨零的永續發展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郭財吉

聯合國於全球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2030)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GDs),內容包括:(1)消除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教育品質,(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10)減少不平等,(11)永續城市,(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海洋生態,(15)陸地生態,(16)和平與正義,(17)全球夥伴關係,及共計169項細部目標。

2023.11.14

期待營建產業價值鏈催生的低碳宅/黃正忠

根據歐盟委員會統計,建築佔歐盟總能源消耗的40%、二氧化碳排放的36%;為提高建築物能耗效率,歐盟提出《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 EPBD)》,陸續導入建築能耗計算、建築能源護照、建築翻新獎勵、接近零耗能(Near Zero Energy Building, NZEB)等。為加快減碳速度,歐盟於今(2023)年提出的修正草案進一步要求2028年起,新建築須達淨零碳排。

2023.11.14
2023.10.17

再論虛擬電廠的轉型定位與發展戰略/許志義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10月初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聚焦於大型電廠不易興建,當前台灣允宜積極發展新興的虛擬電廠生態系。此一價值主張,與筆者2014年首度鼓吹虛擬電廠發展的重要性(註一),以及隨後一系列有關於此課題之評論(註二)。尤其,筆者最近在《經新聞》接連發表三篇文章提出的訴求(註三),前後呼應,頗為一致。

2023.10.10

循環物流箱低碳嗎?/郭財吉

隨著淨零排放與循環經濟觀念的興起,很多永續專家,大都認為一次性包裝除了資源消耗外,也會產生許多溫室氣體(GHG)的排放。因此大力推動循環包裝。然而此論述大都缺乏科學方法的論述。循環包裝會增加額外的環境衝擊,包括貨運卡車的噸數增加、包裝本體重量的增加、逆物流的距離增長,循環後包裝箱需要進行清潔,及循環效率。因此循環包裝真的低碳嗎?

2023.10.10
前往第 頁 / 共7頁
2024.01.18

因應淨零轉型、積極推動儲能系統多元應用/黃奕儒

淨零轉型的關鍵在於擴大再生能源設置,逐步減少電力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然而隨著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間歇性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及滲透率提升,對於電力系統衝擊風險也逐步增加,此時,儲能系統成為國際上主要因應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可快速調節電網負載變化,降低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的風險。

2024.01.18
2023.12.19

邁向淨零的永續發展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郭財吉

聯合國於全球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2030)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GDs),內容包括:(1)消除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教育品質,(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10)減少不平等,(11)永續城市,(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海洋生態,(15)陸地生態,(16)和平與正義,(17)全球夥伴關係,及共計169項細部目標。

2023.11.14

期待營建產業價值鏈催生的低碳宅/黃正忠

根據歐盟委員會統計,建築佔歐盟總能源消耗的40%、二氧化碳排放的36%;為提高建築物能耗效率,歐盟提出《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 EPBD)》,陸續導入建築能耗計算、建築能源護照、建築翻新獎勵、接近零耗能(Near Zero Energy Building, NZEB)等。為加快減碳速度,歐盟於今(2023)年提出的修正草案進一步要求2028年起,新建築須達淨零碳排。

2023.11.14
2023.10.17

再論虛擬電廠的轉型定位與發展戰略/許志義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10月初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聚焦於大型電廠不易興建,當前台灣允宜積極發展新興的虛擬電廠生態系。此一價值主張,與筆者2014年首度鼓吹虛擬電廠發展的重要性(註一),以及隨後一系列有關於此課題之評論(註二)。尤其,筆者最近在《經新聞》接連發表三篇文章提出的訴求(註三),前後呼應,頗為一致。

2023.10.10

循環物流箱低碳嗎?/郭財吉

隨著淨零排放與循環經濟觀念的興起,很多永續專家,大都認為一次性包裝除了資源消耗外,也會產生許多溫室氣體(GHG)的排放。因此大力推動循環包裝。然而此論述大都缺乏科學方法的論述。循環包裝會增加額外的環境衝擊,包括貨運卡車的噸數增加、包裝本體重量的增加、逆物流的距離增長,循環後包裝箱需要進行清潔,及循環效率。因此循環包裝真的低碳嗎?

2023.10.10
2023.10.03

達成淨零排放所需的科技創新/鄭名山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估算,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將是人類控制全球溫升的最後機會,否則進入22世紀,全球溫度仍將不斷上升,最終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也因此全球主要國家都已宣示將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國際品牌大廠例如蘋果、微軟等也紛紛要求全球供應鏈減碳,歐盟展開碳關稅機制等措施,也因此讓身處全球供應鏈一環的台灣產業界快速面臨減碳壓力。然而根據最新各國提交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的自願減量承諾,累計至2030年之前全球的碳排放仍將持續增加,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似乎越來越困難。

2023.08.08

我國儲能應用現況及未來發展/吳再益、吳霽庭

為同時達成淨零排放及供電穩定之目標,導入儲能系統是不可或缺的措施。參考國際上電業發展經驗,儲能系統之運用主要以發電端、用戶端及電網端為主。儲能於發電端可協助尖離峰轉移,有效協助發電設備出力平滑化,更可進一步透過儲存電力之行為,舒緩釋放饋線容量;儲能於用戶端可透過需量反應行為,靈活調配負載與儲能,智慧運用並減少用戶之電費負擔;儲能於電網端則主要提供輔助服務,更可進一步協助電能轉移或需緩區域壅塞情形。

2023.08.08
2023.07.25

全球暖化下興起的氣候訴訟/黃正忠

與KPMG各國同事線上會議時聊及最新大事,幾乎不約而同直指各國高溫累破紀錄的共同現象,從今年3月至7月直達單月恐創最熱紀錄的高點。4月27日,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偵測的數據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高達百萬分之427.6(即427.6ppm),較前一年增加5ppm,快速直逼暖化1.5度C的430ppm。4月份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為422.73ppm,世界氣象組織WMO在5月份表示在2027年之前,估計有66%的機率會觸及暖化1.5度C,比2022年估計的50%快速升高。這不是危言聳聽,實際數字顯示2023年3月的地表均溫較1880-1920工業化前暖化1.48度C,而2023年3月是1880年來第二高溫的3月份。

2023.07.25
2023.07.04

從配電系統操作者(DSO)談分散式電源發展/許志義

隨著全球分散式電源快速興起,以及兼具小型綠能生產者(Producers)與電力消費者(Consumers)雙重身份的「產消者(Prosumers=Producers+Consumers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註1)。在此種新興綠電架構的發展趨勢下,越來越多帶有間歇性特質的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搭配著儲能系統、電動車、需量反應等,已散落在各行各業各角落,形塑出電力系統的新風貌。這是不可阻逆的永續新浪潮,對於「淨零轉型」是好事一樁。

2023.07.04
2023.06.06

小水力發電現況與挑戰/游景雲

我國在2016年提出能源轉型政策,訂定於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其中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風力發電設置目標 6.9 GW(陸域1.2 GW、離岸5.7 GW)、水力發電裝置容量目標達 2,150 MW。在2022年也公布了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其中能源轉型也居四大策略之首要,也規劃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在2030將達到40-80GW以上,離岸離岸風電裝置量則目標為 40-55 GW。以國內目前慣常水力發電容量2094MW、相較於過去108年2092MW,未來目標2150MW,在國家長期的計畫中,水力發電的角色並不吃重。

2023.06.06
2023.04.25

製造部門「以大帶小」撬動產業永續轉型動能 / 吳再益

淨零碳排已是全球抑制氣候變遷的共同目標,全球共計超過130個國家公布或正研擬淨零排放目標,其排放量合計約占全球排放量88%。為因應國際淨零排放的趨勢,我國蔡英文總統亦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向各界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歷經一年的共識凝聚,國發會於2022年3月30日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在「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上,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來整合跨部會資源,制定行動計畫,主政機關業依分工研擬行動計畫並開展社會溝通工作。

2023.04.25
前往第 頁 / 共5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