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2.04.12

新氣候經濟基礎建設的發展/黃正忠

也才不過五年的時間,世界領先企業從推動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RE100,百分百使用電動車EV100,快速發展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與淨零碳排放(Net-Zero Emission)的宣告。

2022.04.12
2022.04.12

國際淨零排放趨勢 台灣產業的危機與轉機/林志勳

美國、歐盟和英國在內占全球90%GDP國家均已承諾到 2050 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同的全球2000大企業中有417企業宣示淨零排放目標。

2022.04.12
2019.12.10

智慧電網的應用與挑戰/胡耀祖

作者:胡耀祖/工研院綠能所所長 ▲電力是能源使用最普遍的形式,由於用電量的成長以及穩定供電的重要性,二十世紀初,各國即開始投入智慧電網建設,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為了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的減碳需求,以及發展再生能源成為趨勢。而各國依其電力系統狀況,智慧電網發展涵蓋不同的重點,除了平衡再生能源的間歇性與電力品質衝撃之外,也可能包含長距離的電力輸送、尖峰用電的抑低、區域性的供需調節、電網韌性的強化、資產的有效管理、電力交易的活化等等。

2019.12.10
2017.07.14

沙崙科學城對我國綠能產業發展重要性/陳建富

我國產業結構過往是以製造代工為主,創新的能量與成果,仍落後歐美先進國家,主要原因包含無法掌握技術開發契機、推動產業創新或發展具前瞻性的產業升級遲緩。再來國內產業重視成本降低,以致於和產業技術先進國家的鏈結度相對較低,創新能量相對不足。為此,急需推動「以創新為驅動核心」的發展計畫,轉換我國經濟成長到創新驅動的模式。 政府規劃沙崙綠能科學城之政策脈絡,主要是將科技研發能量在南部聚落化生根,進而帶動國土均衡發展。整體範疇納入高鐵台南站週邊土地,以規劃一完整園區。 透過行政院網站可了解,綠能建設項目預算編列內涵為補足綠能發展所需基礎建設的缺口,盤點欠缺綠能技術及建設,利用我國半導體與系統整合的國際競爭優勢,推動台灣具競爭力的綠色能源潔淨技術,建立「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協助國內相關產業跨入此一商機無限的前瞻技術領域,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帶動產業轉型新契機。 綠能產業是未來趨勢,也具有商機,台灣雖小,如果我們能夠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推動綠能發展,非常有機會成為亞太綠能創新研發中心及試驗場域,同時也是具有高商業價值的未來產業。 為落實綠色矽島理念,沙崙綠能科學城將以共生生態的思考方

2017.07.14
2017.04.25

推動再生能源憑證制度 完善再生能源市場機制/林大惠

為配合電業法修正案開放綠電自由化,政府正在建立再生能源憑證制度,作為我國能源轉型的配套措施。該制度的設計,可供發電業者採以再生能源憑證作為再生能源發電量證明,同時用戶或企業亦可藉由購買附有再生能源憑證的綠電,根據憑證記載的再生能源發電量與再生能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趨近於零等資訊,對外宣告再生能源使用量與證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因此,企業購買附有再生能源憑證的綠電,可運用在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或國際碳揭露專案(CDP)等環境效益盤查專案中,證明減少使用能源的溫室氣體排放,鑑此,再生能源憑證將促進企業擴大使用再生能源,以作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具。 針對再生能源憑證制度的推動,本中心相當期待其在未來能為我國的再生能源發展帶來新的動能,並加速我國自願性再生能源市場形成,筆者在此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議與大家共同思考。 106年4月21日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籌備處已正式掛牌成立,且電業法修正案於106年1月總統公布,除了是我國再生能源發展的里程碑,更是我國在電業發展上的一大變革。電業法通過後,再生能源發電業是首個取得自由交易的產業,未來將面臨電業市場的供需挑戰,

2017.04.25
2016.12.22

論電業法改革願景/許志義

既有的電業法沿用70年,早已不符當前電力科技發展的潮流與市場需要。基此,在延宕20餘年,六進六出立法院後,立法院又再第七度審查電業法修正草案。 根據經濟學理,不同的市場結構會導致不同的市場行為;而不同的市場行為會影響到不同的市場績效。易言之,在競爭的市場機制下,廠商的市場行為一定會比獨佔市場來得更有效率。消費者也會因為市場的競爭,而獲得更好的商品與服務。因此,唯有革新電業法,才能落實電力市場競爭機制的願景。 說得具體一點,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過去電力必須由發電、輸電、配電、售電,一條龍綑綁(bundle)交易的型態早已被解構。許多先進國家因為智慧電表的普及與第三方售電服務業的興起,電力市場的競爭焦點已集中在讀表服務自由化(liberalization of metering service)。 換言之,電力公司以外的其他業者,也可以把傳統的電力服務透過各種組合行銷的方式,在市場上爭取電力消費者的認同與購電,例如:日本在2016年4月1日開放電力市場售電自由化,東京電力(TEPCO)與軟銀電信(Soft Bank)進行商業合作,並以搭售服務方式,結合軟銀在智慧

2016.12.22
2016.11.22

一杯綠咖啡 分享好的價值、堅持做對的事/林楷偉

我從學生時代就「夢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但夢想常常就在「夢」和「想」之間就磋跎過了,直到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覺得人生不過幾年,應該要即時追求我熱愛的、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於是奇蹟康復之後幾年,便和太太毅然回到家鄉宜蘭,白手起家。 小店的堅持不容小覷 咖啡,可以輕易的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的價值和對的事情就可以藉此散播出去,例如堅持用好原料、關心環境議題,這次也一同響應再生能源的活動。我對原物料標準很高,盡量使用較少人工添加物、或在地農民生產的食材。開業之初,為了使用好的原物料,常常得特別到外地購買,但現在宜蘭這邊也開始有許多和我一樣堅持使用好原料的商家,在聯合採購下做出量,宜蘭也越來越容易找到好的原物料。 我自己常跟人說,堅持做對的事情,它會慢慢擴散出去,對環境也是一樣,我跟店裡的夥伴都習慣隨身帶環保杯,若要用到紙杯也是可回收材質。還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像是再生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碳排放量幾乎是零,能夠減少溫室氣體,只要是正確的事物,就會有人支持! 第二人生孵出夢想咖啡店 過去我經營過設計業、軟體業、房地產業,收入不

2016.11.22
2016.11.10

推動資源循環利用,邁向產業永續發展/吳明機

促進循環經濟,經濟部該如何推動產業廢棄資源循環利用?以光電、半導體產業為例,製程中所伴隨的廢氫氟酸及氟化鈣污泥,每年約8萬公噸,工業局輔導的再利用機構,便將這些污泥重新再製成為「人造螢石」,可轉為鋼鐵業的原料投入,進而節省光電、半導體業的廢棄物處理費用約8,650萬元,以及鋼鐵業約4,800萬元的成本投入,同時促成5家再利用機構成立。不僅減輕廢棄物處理壓力,也重新創造廢棄資源的價值,可作為循環經濟的最佳典範。 推動 產業循環供應鏈 蓬勃發展的工業生產活動,無可避面會有許多廢棄物產出,因此,資源再生產業在整體產業供應鏈中顯得相當重要。基於循環經濟思維,經濟部已建立工業廢棄物再利用媒合平台,積極促成產業廢棄資源循環鏈結。

2016.11.10
前往第 頁 / 共6頁
2016.08.26

咖啡 綠電 土地關懷/陸志瑋

環境的永續一直是我所關心的事情,不斷思考友善環境的做法,像是發展再生能源,應該更積極、更具多樣性,同時也要設法處理太陽能光板產出的廢物、地熱和風力發電造成的汙染等問題。 體認再生能源發展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研究,里山咖啡加入認購綠電的行列,希望研究機構能夠研擬出既能多發展再生能源,且能妥善處理廢料的配套措施,這也是環境永續的「里山」初衷。 「里山咖啡」的命名是源自於2010年日本於聯合國成立的「里山倡議」。在劉淑惠所著《看見,台灣里山》這本書提到里山的概念是: 一種人與環境和諧、萬物共存共榮,使人們可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概念。在環境過度開發的當今,日本的「里山生活」概念已行之有年,並且落實在生活每一細節。 從里山精神出發,回歸到人文主義,我和一群有共同理念的朋友創立里山咖啡,來自清大、台大等不同學校與領域,有各自探索社會的方法。能讓愛好談論、閱讀與發呆者聚集的悠閒小店,你會看到店員和顧客在吧台高談闊論最近的時事、交流意見。時事的內容,很多時候就是人文、環保、土地關懷。 走進里山咖啡,你會發現這家咖啡廳每個角落都有想傳達理念的文宣、標語、圖像。牆

2016.08.26
2016.06.21

我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之建構/胡耀祖

全球離岸風電市場,主要集中於歐洲,領導國家包括英國、德國、丹麥等。其中,英國已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由政府先完成政策環評,避開生態敏感區、航道、漁場、軍事管制區等,調查並劃分出合適開發區域,再供業者投入,以降低開發風險,並吸引外商投資設廠;此外,也在2014年起逐步實施差價合約 (Contract for Difference, CfD) 制度,依技術本身特性與成本簽訂躉購價格,通常均為20年以上合約,透過此種長期合約提供低碳能源較穩定可期的投資環境,售電價格不隨市場供需變動,有利於刺激低碳電力的投資。 至於德國政府,推動上相對更為穩健,先建立海上觀測研究平台與示範風場,評估對生態影響並驗證產業相關技術,逐步建立相關法律規範及施工技術後,再進行大規模設置。丹麥則由丹麥能源局作為風電申設單一窗口,協助該國業者投入,建立完整產業鏈,並朝全球市場布局。此外,美國已有超過三十個州為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要求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而風力發電因技術逐漸成熟,且較過去更為經濟,確立其為未來美國能源整體規劃中,重要的組成部份。 反觀我國,台灣海峽為全球風況最佳區域,具備極佳風電發

2016.06.21
2016.04.12

針對「經新聞」於2015年4月30日及同年7月14日刊載之「歐洲電網對德國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及「德國,是不是綠能大國?」二篇名家論專文之補充說明:

查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常務次長Rainer Baake於2014年12月11日發出新聞稿中,曾指出德國自2000年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EEG)通過開始,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增加144TWh,而核電發電量減少72TWh,再生能源確有降低德國國內化石燃料使用之效;另文中提及德國2009年至2013年間褐煤發電成長之事實,係因當時新興市場之排放權證進入歐盟交易系統後,天然氣發電減少,因而導致燃煤比例相對提高,特此提出資料補充。 原文中文翻譯如下: 德國的能源轉換過程,真的像是法蘭克‧德西許納(Frank Drieschner)在報紙上說的那樣,是一個骯髒的錯誤嗎? 讓我們從檢視一些事實開始。2000年的時候,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了再生能源法修正草案(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同一天政府批准了一個逐步停止核能運轉的時間表。從那時開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上升了144萬億瓦特/時 (TWh),而同時核能電廠產生的電量下降了72萬億瓦特/時。從那時開始,再生能源發電量快速增加,補足甚至遠遠超過了因逐步減產而下

2016.04.12
2016.01.12

德國非核的作法與願景 / 闕棟鴻

德國能源政策係以 3E 為最高指導原則,所謂的 3E 政策,即包含了能源安全 (Energy Security)、經濟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及環境永續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為強化能源安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逐步邁向非核家園,德國早從1980年,即著手規劃能源轉型,希望藉由再生能源發展,減少對石油、天然氣、煤炭及核電的依賴。為展現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之決心,德國政府更於2010年提出能源概念,其整體目標架構如下圖所示。 為邁向非核達成能源轉型目標,德國聯邦政府經濟暨能源部(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 and Economy)於2012年5月發布新能源政策,說明德國邁向新能源世代的各種政策與措施,同時,為了確實檢討能源轉型之進展與策略,德國自2011年後,每年皆會發布檢視報告(Monitoring Report),檢視能源轉型的進度是否符合預期,同時每三年發布通盤檢討的進展報告(Progress Report),確認能源轉型之目標是否需要額外的補充說明或是修正。

2016.01.12
2015.12.24

產業節能減碳 厚植綠色競爭力 / 吳明機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已於104年7月公布實施,明訂國家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排放量50%以下」;為呼應2015年巴黎新氣候協議減碳行動,行政院亦對國際宣示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s)減量目標為「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BAU減量50%」,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再減20%。 減碳目標是個挑戰,但也給產業帶來新的機會,讓企業重新審視如何導入更高效率的節能減碳技術與設備、使用更乾淨的低碳能源、以及加速產業升級轉型。面對國內外減碳壓力,企業可以更積極的將節能減碳、綠色環保思維,納入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廢棄物處理等經營環節,落實綠色管理與低碳生產,做好企業經營的全面綠化。

2015.12.24
2015.10.27

台灣離岸風電的規劃與現況 / 林大惠、張永源、黃聰文

台灣擁有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根據 4C offshore 調查顯示,全球排名前十大具開發潛能離岸風場,九個即在台灣沿海。在排除海域限制開發區域後,並考量疑似斷層帶、生態保育區、3級以上淺層地震等有關安全及環保問題區域予以排除,保守估計,台灣西海岸水深5~50公尺範圍約有 6.2 GW 可開發裝置容量。 台灣海上風力資源充沛,不論以尋覓替代能源或是二氧化碳減量的觀點來看,離岸風力發電應是我國可以大力發展應用的永續綠色能源。若是開發商能藉由離岸風電場的設置,自國外引進技術,並結合國內相關資通訊、電機、金屬機械產業及海事營造工程之優勢,在適切的產業策略引導下,必可迅速育成風力發電產業,除了能使我國達成再生能源目標外,進而對國內就業與產業發展有所助益,達成環保與經濟雙贏的局面。 台灣離岸風電建置現況 依據2011年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能源政策,政府積極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目標在2030年前安裝4,000 MW離岸風力機,預期可創造超過新臺幣六千四百億元的內需市場商機。我國推動離岸風電開發,係參考國外推動

2015.10.27
2015.08.18

智慧電網 / 陳在相

「智慧電網」是什麼? 智慧電網 (smart grid) 可說是最近的、複雜的且仍在不斷發展中的一種概念,它使電網許多潛在的新功能或性能成為可能。因此,它可用多種方式予以定義。 國際電工委員會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將「智慧電網」視為一種「行銷術語 (marketing term)」,而非「技術定義 (technical definition)」;再者,世界各國或區域因地理、政治、社會、經濟等各種條件的不同,對「智慧電網」的定義或闡釋亦有所別,致使其迄今仍無國際公認的一致性定義[1]。 一般的認知是,智慧電網係因資訊與通訊技術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的導入,使得電網變得更具彈性、能互動,且能就要求為即時反饋。因此,智慧電網的首要觀點並非「它是什麼?」,而是「它做什麼?」,亦即如何做?使它能對電業、用戶、利益關係人、環境、社會、經濟、國家甚或全人類有利。基此,智慧電網的概念可有許多的定義與闡釋,取決於特定的人或團體及其所

2015.08.18
2015.08.14

發展再生能源,需以穩固的基載電力為後盾 / 林全能

能源發展一直是國際媒體關注與報導的焦點議題,觀察近期有兩個國際媒體對能源發展議題的報導,一是華爾街日報7月23日社論提及「臺灣選擇廢核恐增加自身脆弱性」,並評論民進黨蔡英文主席,要求2025年廢核並以再生能源取代之訴求過於理想。另外是國際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在8月4日正式發布「潔淨電力計畫」以提升熱效率、天然氣及增加多元低碳發電,將再生能源及核能視為低碳發電的重要選項,並以此方向訂定2030年電力部門CO2排放較2005年削減32%。這兩項國際媒體報導,一是直接對我國能源政策提出針砭建議,另一項雖是報導他山之石,但亦帶給我國能源發展政策有重大啟示。 從現實面來看,臺灣地狹人稠,98%能源依賴進口,電網屬孤島型獨立供電系統,所面臨能源情勢嚴峻,能源發展政策應首重確保穩定及安全供應並滿足產業及民生需求,必須充分運用各種能源優點,建構穩定基載電源。也因此在具有潔淨及穩定特性之核能運用上,雖然在臺灣面臨高度爭議,核四亦在去(2014)年因部分反核團體採取之激烈抗爭,政府為顧及社會和諧,在確保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及達成國際減碳三原則下,以負責任態度採取核四廠封存,保留在未來需要時,仍可運

2015.08.14
2015.06.09

生質能--台灣未來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的要角 / 蔡岳勳

面臨種種石化能源漸趨枯竭與供應穩定性的警訊,並因應後京都議定書時代之挑戰,台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如何提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提高新興替代能源使用比例,降低進口能源依賴,將是我國未來永續發展之關鍵。而發展新能源主要目標係降低進口原油之依存,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並促進再生能源之開發,已是全球主要國家與地區,因應氣候變遷與發展新能源政策之主要方向。 而在眾多再生能源種類當中,推動具有「碳中立性」(carbon neutral)特性的生質能(bio-energy),近年來被許多國家政府視為降低依賴進口的化石能源以及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美國近年來大力推動生質能之發展,美國發展之再生能源中,生質能已儼然成為要角,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於2011年統計,美國再生能源使用率占總能源的9%,而其中超過一半來自生質能源所供應,主要分為生質燃料供應與生質能發電二大替代能源之開發。而在歐洲,德國近10餘年積極推動生質能發電成果,生質能發電已成為德國第二大再生能源來源。 我國推動生質燃料的政策,始於2006年10月行政院所核定並由經濟部所推動之「發展綠色能源-生質燃料執行方案」

2015.06.09
2015.04.01

新電價公式及調整機制之政策意涵 / 林全能

我國能源進口依存度將近98%,過去面對國際燃料價格長期偏高趨勢時,台電公司身為公用電業,必須擔負全國供電義務,持續投資電力建設,以確保供電品質,但過低的電價也對台電公司的成本及經營造成相當沉重負擔。因此倘若電價無法合理反映成本變化趨勢,將使電業經營不善,進而影響國內供電穩定,造成產業及民生重大影響。 「電價費率計算公式」自立法院於民國 49 年核定後,雖曾於58 年將合理投資報酬率修訂為9.5%~12%,69 年再將費率基礎中之營運資金改訂為90 億元,但因僅有基本公式而無調價機制,以致過去電價調整時常衍生許多不必要的爭議。 今年1月20日立法院通過新電價公式,並決議每年電價分上半年於4月1日調整,下半年於10月1日調整,為我國的電價調整機制建立起制度化、透明化及市場化的里程碑。同時,為確立專業的電價審查制度,政府也邀集包括消費者團體等產官學代表成立「電價費率審議會」,就台電公司電價費率調整方案進行審議,希望電價審議能回歸市場機制,達成使用者付費、照顧民生需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節能減碳等目標。 為讓電價調整在新的電價公式下永續進行,電價檢討將在「資訊充分揭露」、「帳

2015.04.01
2015.03.14

「能源新願」已是現在進行式/林全能

發生福島核災至今已屆4年,關心核能議題的民眾再度走上街頭,提出「能源新願」等訴求。然而回顧過去這4年來,政府對核能安全的用心與努力實已凌駕世界許多國家之上,讓核能的使用安全沒有妥協與模糊的空間。此外,遊行民眾提出的「能源新願」要求,政府在歷經103年啟動之全國能源會議及廣邀民眾共同獻策後,再度重申綠能與積極節能是政府持續推動不懈怠的政策主軸之一。 回顧本次全國能源會議,就是在回應103年「核四安檢後封存,未來商轉與否交由公投決定」後的能源新情勢,我們以「未來電力哪裡來?」為主題,藉由公開、透明、多元參與的會議平台,傾聽各界對電力供給面、需求面、環境面的聲音。在歷經4個多月的理性討論後,雖有部分議題仍無法形成共識,但獲得158項共同意見,凝聚許多對臺灣未來電力發展的共識,包括此次遊行民眾訴求的能源新願方向。 針對環團所關心的節能政策,全國能源會議已達成60項共同意見,將在現有節能基礎下,透過技術研發、示範運用、獎勵補助、產業發展、查核輔導,教育宣導、強制性規範與標準等七大策略,持續推動工業、住宅、服務業、運輸與農業部門節能措施等,並在考量兼顧經濟發展、技術可行、社會可接受、符

2015.03.14
前往第 頁 / 共5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