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2.06.28

強化ESG 提升企業競爭力/王健全

最近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即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蔚為潮流,廣受社會各界的重視,究竟ESG真正的意涵為何?對企業、國家競爭力有何影響?企業及政府研擬因應ESG的發展策略,都是台灣下一階段經濟成長無可迴避的挑戰。

2021.11.23

運用多元數位科技掌握ESG契機/詹文男

在全球氣候變遷、永續資源、人權、公平與包容,以及稅收與經濟貢獻等議題的影響下,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 Governance; ESG)成為備受產業重視的議題。企業在ESG的相關指標與行動,逐漸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及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消費者傾向選擇ESG表現良好企業的產品與服務,表達其支持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與態度;投資人也會選擇ESG表現佳的企業進行投資,因為研究發現,具備一定ESG水準的企業,可大幅提高其價值與財務表現,卻不一定會提高成本。

2021.02.23

掌握趨勢與痛點 轉危機為契機/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 ▲新冠疫情持續至2月中旬,全球確診人數已近1.1億,死亡的人數也超過240萬,雖然疫苗已逐漸開打,但許多國家情勢仍然嚴峻。因此台灣以外的國家,在家工作及學習已逐漸成為常態,電子商務與宅經濟也大行其道,數位轉型的速度於此波疫情中在全球加速進展,許多提供相關服務與解決方案的產業也因而大幅成長。

2020.09.08

有效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針對經濟議題的內容著墨不少,尤其是在產業發展策略上,希望我們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臺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2020.08.25

企業因應變局三錦囊/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世界知名顧問公司BCG發佈報告指出,COVID-19疫情衝擊國際貿易,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20%,且到2023年都無法恢復2019年時18兆美元的水準。全球各國政府正在疫情控制與經濟復甦之間擺盪,如何妥善因應以迎接嚴酷的挑戰,在在考驗企業的智慧!

2020.07.07

2020新一代設計展線上化 數位轉型全新契機/張基義

作者:張基義/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台灣設計學子的年度盛事「新一代設計展」,自2004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接手執行以來,不斷將展覽往品牌化、專業化與國際化的方向推進,現在已是全球最具規模的設計科系學生主題聯展,橫跨產品、平面、包裝、視傳、空間、時尚、多媒體及工藝設計等多元領域,是台灣學生展現設計創意的重要平台。

2020.06.16

政府如何因應疫情後全球經濟版圖重整/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此次COVID-19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產業發展的版圖、企業的經營模式,乃至政府的治理能力,這些趨勢的改變及因應,都值得我們正視。尤其,在疫情肆虐後有幾個重大的發展趨勢,值得我們注意。

2020.06.09

後疫情時代產業創新的契機/張建一

作者:張建一/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經濟與產業的持續發展,仰賴源源不絕的創新,而創新的涵義是什麼?牛津大辭典對創新的定義是:「改變到有價值的地方」。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首先提出經濟學上對創新的詮釋:「把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其產業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針對這種概念,熊彼得進一步明確將創新型態區分為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來源、新組織五個型態。

前往第 頁 / 共5頁
2020.09.08

有效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針對經濟議題的內容著墨不少,尤其是在產業發展策略上,希望我們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臺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2020.08.25

企業因應變局三錦囊/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世界知名顧問公司BCG發佈報告指出,COVID-19疫情衝擊國際貿易,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20%,且到2023年都無法恢復2019年時18兆美元的水準。全球各國政府正在疫情控制與經濟復甦之間擺盪,如何妥善因應以迎接嚴酷的挑戰,在在考驗企業的智慧!

2020.07.07

2020新一代設計展線上化 數位轉型全新契機/張基義

作者:張基義/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台灣設計學子的年度盛事「新一代設計展」,自2004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接手執行以來,不斷將展覽往品牌化、專業化與國際化的方向推進,現在已是全球最具規模的設計科系學生主題聯展,橫跨產品、平面、包裝、視傳、空間、時尚、多媒體及工藝設計等多元領域,是台灣學生展現設計創意的重要平台。

2020.06.16

政府如何因應疫情後全球經濟版圖重整/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此次COVID-19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產業發展的版圖、企業的經營模式,乃至政府的治理能力,這些趨勢的改變及因應,都值得我們正視。尤其,在疫情肆虐後有幾個重大的發展趨勢,值得我們注意。

2020.06.09

後疫情時代產業創新的契機/張建一

作者:張建一/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經濟與產業的持續發展,仰賴源源不絕的創新,而創新的涵義是什麼?牛津大辭典對創新的定義是:「改變到有價值的地方」。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首先提出經濟學上對創新的詮釋:「把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其產業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針對這種概念,熊彼得進一步明確將創新型態區分為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來源、新組織五個型態。

2020.05.26

疫情過後 總體環境的變化與因應/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嚴厲的管控行動,如鎖國、封城、停業及禁止相關賽事、聚會活動等等措施,希望能夠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與範圍。影響所及不僅經濟、產業及就業受到巨大影響,在家隔離、社交距離及遠距上班等新型態的互動及工作方式,也逐漸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及消費型態,如何理解與掌握這些變化,並思索可能的因應之道,是現階段重要的課題。

2020.03.04

展望新局 三個關鍵/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此次台灣的總統大選可說是兩股力量的拉扯:其一,亡國感(芒果乾),尤其是香港的反送中抗爭,以及習近平在去年年初的習五條,提出的一國兩制思考。使台灣的年輕人對大陸的蠻橫,以及台灣民主自由、主權維護的迫切感大為攀升。

2020.01.21

投入理論研究 華為作法值得借鏡/李家同

作者: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華為是一家通訊公司,通訊需要很多的精密工業技術,但基本學問是數學,在大學念通訊的學生都會發現他們簡直都在和數學打滾。如果有人在通訊的理論上有新的想法,往往會造成通訊技術上的革命,因此,一家通訊公司如果先有新的想法,再將這種理論化為實際,將使得這家公司在技術上領先別的公司。

2019.05.21

藉由智慧城市升級 引領產業轉型/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近幾年來智慧城市成為各國政府推動的重點,為凸顯台灣產業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實力,國內也開始進行相關的展會。

2018.12.04

政府跟社會為何需要投資新創產業/徐挺耀

作者:徐挺耀/泛科知識(股)公司創辦人 一直以來在各種會議跟場合,都會被詢問一個問題:『在台灣網路與軟體新創產業營運規模普遍不大,為何我們不把資源用在更具效益的產業?』以台灣為例,所有營運總部跟研發中心在台北的標榜人工智慧的公司的加總被投資額,絕對沒有超過任何一個晶圓廠的單一廠區擴廠,甚至誇張點說,還不到某些半導體產業的工具機購買價格。

2018.11.20

加速人工智慧應用 提升產業競爭力/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肯錫全球研究院九月初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至2030年,全球多數大型企業將廣泛應用各式人工智慧(AI),其中約七成將採用至少一種形式的AI;未來十年AI預計每年能為全球GDP成長率貢獻約1.2%。總體而言,AI在2030年前可望帶來13兆美元的產值,其價值堪比過去的蒸汽機等革命性技術。

前往第 頁 / 共4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