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20.05.26

疫情過後 總體環境的變化與因應/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嚴厲的管控行動,如鎖國、封城、停業及禁止相關賽事、聚會活動等等措施,希望能夠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與範圍。影響所及不僅經濟、產業及就業受到巨大影響,在家隔離、社交距離及遠距上班等新型態的互動及工作方式,也逐漸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及消費型態,如何理解與掌握這些變化,並思索可能的因應之道,是現階段重要的課題。

2020.03.04

展望新局 三個關鍵/王健全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此次台灣的總統大選可說是兩股力量的拉扯:其一,亡國感(芒果乾),尤其是香港的反送中抗爭,以及習近平在去年年初的習五條,提出的一國兩制思考。使台灣的年輕人對大陸的蠻橫,以及台灣民主自由、主權維護的迫切感大為攀升。

2020.01.21

投入理論研究 華為作法值得借鏡/李家同

作者: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華為是一家通訊公司,通訊需要很多的精密工業技術,但基本學問是數學,在大學念通訊的學生都會發現他們簡直都在和數學打滾。如果有人在通訊的理論上有新的想法,往往會造成通訊技術上的革命,因此,一家通訊公司如果先有新的想法,再將這種理論化為實際,將使得這家公司在技術上領先別的公司。

2019.05.21

藉由智慧城市升級 引領產業轉型/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近幾年來智慧城市成為各國政府推動的重點,為凸顯台灣產業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實力,國內也開始進行相關的展會。

2018.12.04

政府跟社會為何需要投資新創產業/徐挺耀

作者:徐挺耀/泛科知識(股)公司創辦人 一直以來在各種會議跟場合,都會被詢問一個問題:『在台灣網路與軟體新創產業營運規模普遍不大,為何我們不把資源用在更具效益的產業?』以台灣為例,所有營運總部跟研發中心在台北的標榜人工智慧的公司的加總被投資額,絕對沒有超過任何一個晶圓廠的單一廠區擴廠,甚至誇張點說,還不到某些半導體產業的工具機購買價格。

2018.11.20

加速人工智慧應用 提升產業競爭力/詹文男

作者: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肯錫全球研究院九月初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至2030年,全球多數大型企業將廣泛應用各式人工智慧(AI),其中約七成將採用至少一種形式的AI;未來十年AI預計每年能為全球GDP成長率貢獻約1.2%。總體而言,AI在2030年前可望帶來13兆美元的產值,其價值堪比過去的蒸汽機等革命性技術。

2018.06.19

欲驅動內需成長 應鼓勵民眾消費/王健全

自2016年底以來,臺灣出口連續近二十個月成長,但內需持續低迷,呈現「外熱內溫」的景象,致民眾對經濟復甦相對無感。尤其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指出經濟復甦可能已到頂點,再加上川普保護主義的陰霾,以及美國步入升息循環對全球經濟可能重挫的衝擊。因此,一旦全球景氣反轉,依靠出口單一引擎的臺灣,景氣勢將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

2018.06.05

南韓智慧工廠推動戰略的借鏡/詹文男

南韓中小企業暨創業部(Ministry of SMEs and Startups, MSS)前一陣子公佈『智慧工廠擴散與升級戰略』。這項計畫的戰略目標是希望2022年南韓智慧工廠家數能達到2萬家,並創造7萬5千個工作機會。MSS的前身是中小企業廳,文在寅政府執政後為擴大創造就業機會,解決韓國中小企業廳無立法發言權及部會間之行政協調權的問題,將其升格為中小企業暨創業部,全力推動以提高就業及增加收入為核心的中小企業成長和創新政策,而智慧工廠擴散與升級戰略計畫就是其中的一項重點。 

前往第 頁 / 共5頁
2018.06.19

欲驅動內需成長 應鼓勵民眾消費/王健全

自2016年底以來,臺灣出口連續近二十個月成長,但內需持續低迷,呈現「外熱內溫」的景象,致民眾對經濟復甦相對無感。尤其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指出經濟復甦可能已到頂點,再加上川普保護主義的陰霾,以及美國步入升息循環對全球經濟可能重挫的衝擊。因此,一旦全球景氣反轉,依靠出口單一引擎的臺灣,景氣勢將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

2018.06.05

南韓智慧工廠推動戰略的借鏡/詹文男

南韓中小企業暨創業部(Ministry of SMEs and Startups, MSS)前一陣子公佈『智慧工廠擴散與升級戰略』。這項計畫的戰略目標是希望2022年南韓智慧工廠家數能達到2萬家,並創造7萬5千個工作機會。MSS的前身是中小企業廳,文在寅政府執政後為擴大創造就業機會,解決韓國中小企業廳無立法發言權及部會間之行政協調權的問題,將其升格為中小企業暨創業部,全力推動以提高就業及增加收入為核心的中小企業成長和創新政策,而智慧工廠擴散與升級戰略計畫就是其中的一項重點。 

2018.04.24

扶植新創產業發展 將成為台灣產業轉型契機/沈舉三

近幾年在雲端運算、物聯網基礎上、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區塊鏈等科技盛行,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已經顛覆既有資訊電子產業的發展模式,甚至如運輸、金融、媒體等行業也面臨衝擊;此外,破壞式創新也對既有商業生態產生巨大影響,這其中蘊藏的究竟是商機還是危機,值得深思。

2018.02.13

台日產業攜手共同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詹文男

這幾年來,不論產政或學研,大家都對台日產業合作有共識,都覺得雙方合則兩利!但是到底應該如何著手才有機會變成雙贏,則人言人殊!為了提供雙方政府做台日合作政策研擬的參考,資策會MIC結合日本智庫三菱總和研究所,針對雙方共同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希望能找出大家都想投入的領域,思考合作的可能。根據雙方一年的研究,深覺台日產業應可在高齡化社會上一起做出貢獻!  基本上,高齡化現象是從已開發國家先發生,之後才是新興國家,目前以日本最為高齡。不過以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速率來看,臺灣相較於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需要更快的去面對少子化、高齡化所造成人口結構形成「倒金字塔型」之壓力。這也意味著台灣因應人口結構變化可能帶來的產業、經濟衝擊,所能用以調整與因應的時間,要短於其他已開發國家。 而在高齡化社會中,除了高齡者需要被照護外,照顧者的生理、心理需求能否被滿足或被緩解,更是臺灣未來能否邁向健康高齡的關鍵。根據研究,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1/5人口為高齡者的同時,預估將有54萬名高齡者有個人照護的需要,但印尼等東協政府宣布減少對外輸出勞動力,高

2017.11.29

從「試試看」出發 玩美彩妝App以十倍速翻轉美妝市場/張華禎

「玩美彩妝」是一款AR美妝App,運用精湛的臉部辨識技術,提供用戶能夠0.1秒貼妝的功能,甫獲得Google Play 2017年度最佳App肯定,擁有大量用戶每個月在這平台上創造11億試妝次數的紀錄。 AR擴增實境的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如何找到創新領域才是關鍵。選擇將AR結合美妝產業的想法、發掘這樣的商機,源自於一個簡單的初衷。 很多小女生總是會試玩媽媽的化妝品、偷穿高跟鞋,這樣的情節亙古不變持續上演,相信變美的過程就是一條「嘗試」的道路,過程中,往往需要花不少精神跟時間來找到最合適自已的自然美,也因此在創業之初,我思考怎麼用「科技」幫助廣大的女性更輕易的學習變美,從「試試看」出發,點燃了玩美彩妝App的雛形。如今,同樣有10分鐘,能在實體店面試10個美妝單品,但透過AR美妝技術,卻可以試用100個,更容易幫助消費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美妝產品。 玩美彩妝發展兩年多,至今超過150個國際知名品牌合作,搭配全球五億人口的用戶,大數據也給了我們許多反饋,例如雅詩蘭黛的用戶平均試過22支唇彩才會進行購買,如果不是透過AR的機制,需要入店試多少次才能買下令人心安欣喜的商品呢?拜AR

2017.02.14

創業人必修的三堂課/洪聖倫

從事創業育成工作,被問到關於創業問題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創業能不能教?」這件事。老一輩的人都說「生意仔難生」,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還是這純粹只是一種迷思。 就我的經驗來說,我認為創業這件事,比較像是運動競技。你不能否認有些人就是天生跳得比你高、跑得比你快、體力比你好,然而若一般人經過專業而嚴格的訓練,這樣的人應該也能比沒經過訓練的人強,這大概就是我對「創業能不能教」的回應。 簡單說,在創業這件事上,確實有天生商業嗅覺就是比你靈敏的人,但如果一般人經過專業訓練,或許未必能及得上天生好手,但要說比普通沒受過訓練的人要強,這大概也能成為事實。 比方說,我認識一位50多歲的大嬸,她就是天生的投資高手,她只有小學畢業,但她的財務觀念卻已經是大學等級以上的水準,甚至比一般科班大學生要強。很多觀念她就是無師自通,透過平常的觀察與實戰,像是買賣股票、擺攤做生意、跟朋友周轉借錢,經年累月的經驗造就了她後來有可觀的投資成果。當我多年前跟她聊天時,驚覺我們受的高等教育知識她雖然沒有,也未必說得出道理,但對於同一個問題卻有相同的結論與判斷力,真叫人佩服。 回到我們的主題,到底身為一

2017.01.17

推動創新創業 借鏡法國經驗/詹文男

「創新創業」一直是政府念茲在茲的重點政策,但如何激發及鼓勵更多國內、外的優秀人才來國內創業發展,機制與環境缺一不可。尤其有鑑於一些東南亞年輕人在台灣成功的個案經驗,政府希望能擴大推動,期望讓台灣成為亞太創新交流樞紐,不僅希望加強與矽谷的聯繫,也鼓勵世界各國的年輕人到台灣來學習;並且透過台灣的育成系統,幫助他們在台灣創業,解決他們從初期募資、發展產品到上市櫃過程,所遇到的所有問題,能夠給他們一個系統性的協助,亦即所謂的『亞洲青年創新IPO中心』。若這些構想,能夠儘速的集中資源,包括法規的調整,法人能量的集結與誘因的釋出,相信國內的創業風潮有機會進一步開展。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有這樣的企圖與規劃,但放在全球的競技場上,是否有比其他國家更好的優勢來做差異化,或者在速度上能跟他國競爭,恐怕需要更加把勁。以法國在2016年六月所舉辦的第二屆海外創業競賽French Tech Ticket為例,相較於第一屆大幅擴大其規模,預計將補助70個創業團隊(第一屆23個),並且由41個育成中心及180位新創企業家提供創業諮詢及輔導。 此一創業競賽參與對象為2-3人的外國團隊,成員最多1人為法國

2016.10.04

食物運動背後的消費正義 /余宛如

對我而言,食物不只是美味的代名詞,還要兼顧健康與食物正義。綠能與環境永續如何在餐桌上體現?倫理消費等各種食物運動如何在台灣推動?這都是我想要更進一步去倡導的環境友善與綠能永續概念。 食物影響到環境、社會、文化,食物運動是食物跟人的文化環境重建過程,它不只是從農作物到餐桌的商業模式而已。在這個重建的過程,社會企業創新需要反思食物體系,做到改變生活作息。一旦無法接觸食物來源,消費者也無法正確選擇食材,就像談營養午餐,若個人作為無法改變覺知,回到家仍吃不健康的食物,廠商、政府再怎麼去負擔也沒用。我自己在做菜,只會選三種原料單一的調味如鹽、糖、醬油,成分越單純越好,我愛用醬料的原因來自於它是時間創造的食物,充滿魅力且與時間的價值,但人們往往因為工業化,所以就不珍惜這些看不見的過程。 每一次消費都是一種選擇 你的消費選擇可以決定你想改變的生活,消費者要有覺知(awareness)省思你吃的食物裡是否生產鏈能透明,有達到公平分配正義,食物革命從餐桌開始。我在英國讀書時,雖然TESCO連鎖超市離宿舍很近,但仍跑到十幾公里之外的公平貿易超市購買。我會想創業成立生態綠倡導公平貿

2016.02.02

發揮「無限創意」 營造多元永續的「生活產業」/ 馬振基

近幾十年來,有機緣深度走訪日本、歐洲及地中海週邊國家與北歐六國。每到上述地方,都深深地被當地的「生活產業」吸引住,再由「歷史脈絡、人文感動、地理風情、在地文物」等線索去探尋他們的「生活產業」。個人發現「創意、文化、美學與科技」與生活產業的結合是重要秘方,甚而成為全球的「新經濟典範」。 在 2000 年之際,教育部開始規畫台灣的「創造力教育」,隔年發佈「白皮書」。同時經濟部也大力將「創新」結合生活產業,2003 年揭櫫「創意生活產業」。在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下,台灣的生活產業開始轉型升級,注重產品、場域、服務及活動的四大設計,以五官感動為消費者創造心靈享受,用「心占率」取代市占率。 創意生活產業豐富了生活的厚度及感度。從初始推動的事業體個案點,逐漸連成生活風格旅遊線,展現台灣生活最深的感動。創意生活產業是「生活產業」運用「在地資源、文化創意、科技人文及生活美學」所創出來的,並以「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讓消費者心靈有著豐富饗宴。這種軟性競爭力己成為台灣競逐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展望未來「創意生活產業」必須在既有的基礎下以國際的視野由在地感動走向國際光點。彙總以下各點

2015.06.30

堅持美好的理想 / 廖紫岑

「經過兩次大戰,經歷流亡,她仍然畫著童話般天真美麗的故事。彷彿因為愛過、被愛過,她就相信唯有美,可以對抗粗鄙野蠻的現實。美,是她最後的救贖。」~ 蔣勳 這是知名作家蔣勳,對法國畫家瑪莉.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畫作的註解。羅蘭珊作品最近在台灣展出,其歷經顛沛流離困頓,卻不減作品的唯美優雅,無論生活如何改變,仍然沒有忘記「內心的純真」,至始至終堅持她對美的信念,才能留下雋永的作品。 正如創業之初,滿懷對自己的期許,過程中不論成功失敗、歡喜憂苦,都該堅持自己剛開始的願心,透過多元學習,養成堅毅的人格,莫忘自己的理想和初始純真的熱情。 創業至今二十年的時光,經歷了許多成功的雀躍、也有很多失敗的沮喪,但我始終記得剛開始的理想-想要服務社會、創立業界典範,提供最貼心的訊息平台。在工作過程中,不管開會意見相左或決策衝突時,也常常與同仁互相提醒,要堅持我們的理想,那就是給民眾最優質的服務。與夥伴們有著共同美好的信念,提升了決策的高度與永續經營的厚度,因為我們深信,只要堅持要利益別人、服務社會的信念,那麼執行上也不會錯誤偏差太多了! 放眼全世

2015.06.24

精實創業三部曲,促青年創業在地化、夢想全球化 / 葉雲龍

長期以來,政府一直非常關心台灣青年創業情況,我們發現我國青年越來越有創意、勇於嘗試、突破既有框架、為自己開創新事業。最近一年的全球創業觀察年報調查結果,正說明了此事,2014年台灣創業活動指數(TEA Index) 8.5%是歷年最高,代表每百位18-64歲成人受訪民眾內,有8位以上正處創業活動中。所以,能在關鍵的時間點給予我們青年適時的協助,相信我國青年的創意、勇於開創新格局的能量,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 很多人都知道,夢想必須在土壤扎根才能實現,擁有創業所需的知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們透過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提供了「創業育成學院」,協助青年了解其是否適合創業與必須再精進的知能。例如:「創業前你該有的準備」、「創業適性評量」、「創業基本認識與準備」等課程,都是青年在創業前可以在家自修,了解創業應備事項。 同時,我們結合各類資源,全力協助青年解決在創業中以及在公司成立5年內所面臨問題,諸如:資金不足、行銷通路拓展、營運模式不成熟、創業空間取得…等。例如:行政院青年顧問趙式隆先生,其所創辦「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曾是本處(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興產業加速育成計畫之育成先鋒企業

前往第 頁 / 共4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