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8.09.04

美中貿易衝突下 關注區域整合走勢/譚瑾瑜

作者:譚瑾瑜/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繼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加溫,全球各區域亦開始出現新倡議及變化。除了美國、日本、澳洲聯手提出的印太戰略之外,歐盟亦將於9月提出「歐亞連結」戰略,若再加上8月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剛召開的經濟部長會議,隱約看出在美、「中」貿易衝突的影響下,全球各區域均致力於合縱連橫,對於身處其中的台灣,應當持續關注後續走勢。

2018.09.04
2018.07.31

自由貿易,美國真的吃虧嗎?/于國欽

作者:于國欽/工商時報社論主筆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就不斷以八千億美元的貿易赤字來強調美國人多麼吃虧,進而要求各國開放市場,多買美國貨,以平衡赤字。

2018.07.31
2018.07.03

RCEP年底達協議?化解歧見是關鍵!/譚瑾瑜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甫於7月1日在日本舉行第五次部長會議,會後聯合聲明中特別提及,在全球貿易面臨單邊主義挑戰的背景下,儘快結束RCEP談判至關重要,並努力在年底前有所成果。RCEP是否能在年底前順利簽署完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氛圍注入一股正面鼓舞之力,接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功簽署之勁道,恐需加把勁。

2018.07.03
2018.05.08

關注美、「中」貿易衝突後續發展/譚瑾瑜

隨著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再次創下新高,美國正式將中國大陸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近半年美、「中」貿易衝突日趨白熱化。2018年5月3、4日美、「中」進行為期兩天的談判,報載新華社報導,雙方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但在一些問題存在較大歧異。美、「中」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其貿易衝突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2018.05.08
2018.03.06

CPTPP迅速完成簽署的啟示/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去年11月宣布達成共識並更名後,迅速於今年1月22日至23日在東京舉行協商並取得共識,並將於3月8日完成簽署,待六個或半數以上簽署會員通知完成國內審議程序後60天便能生效。CPTPP經歷美國退出TPP的重大挫折之下,在這麼短的時間達成共識並維持其文本的高標準與完整性,對於推進亞太區域整合,除有重要貢獻外,也帶來許多重要的啟示,值得全球及希望加入的台灣參考與借鏡。 首先,CPTPP並未因美國退出而解散,日本扮演凝聚共識的重要角色,日本有其希望保有此協定的必要性,亦在斡旋過程中恰如其分。然而,除了日本的積極作為,CPTPP最後能夠迅速達成共識,顯示CPTPP的11國維繫TPP成果的共識甚深,也為未來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注入一劑強心針。 此舉亦使美國欲以雙邊對談取代TPP、用以提高美國在亞太地區經貿利益的企圖稍有挫敗,反而增加美國重返TPP的可能性。除了美國川普總統在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時被採訪時表示,如果獲得「更好的交易條件」,不排除重返TPP的可能性之外,25名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聯合致函呼籲川普總統重新加入TPP,美國財政部長亦於2月

2018.03.06
2018.01.16

2018年亞太經濟整合前瞻/譚瑾瑜

隨著川普總統上任一年後經貿政策陸續推動,2018年亞太區域整合走勢愈趨明朗。首先,受到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衝擊影響的11個成員國,在去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期間宣布達成共識,並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CPTPP會員以原TPP文本為基礎,CPTPP只要有6國批准即會生效,顯示美國在退出TPP後,TPP 11個成員以CPTPP的新形式延續它的生命力與影響力,若無異議將有可能於2018年完成簽署。 而CPTPP的突破,除了TPP11個成員已拿到美國市場開放的門票之外,對於亞太區域整合而言,無異是重新注入了一股平衡力道,預期將可補強TPP進程受挫因而進程展延的RCEP推動意願,也因此2018年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進展值得期待。 在去年11月的RCEP領袖峰會中,除了發布領袖宣言之外,亦提出RCEP協定綱要,可看出目前RCEP至少具備貨品貿易、原產地規則、關務程序與貿易便捷化、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SPS)、標準、技術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貿易救濟、服務貿易、金融服務業、電信服務業、自然人移動、投資、競爭、智慧財產權、電

2018.01.16
2017.11.07

關注TPP11在APEC峰會的進展/譚瑾瑜

報載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或有機會在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期間有所突破,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波拉德(Alan Bollard)接受訪問曾表示「11國領袖在11月宣布即將簽訂TPP、或真的簽下TPP,也是有可能的。」,而日本首席TPP談判代表梅本和義(Kazuyoshi Umemoto)亦表示在APEC領袖會議中達成協議的動能已大幅增加。倘若成真,對於邁向亞太自貿區(FTAAP)又是一大突破,而對於已是APEC成員的台灣,意義更為重大。因此,台灣應關注APEC峰會期間的亞太區域整合新進展。  自從美國於今年初退出TPP擲出一個震撼彈之後,除了美國之外的TPP成員國(以下簡稱TPP11)積極尋求保TPP之道,畢竟TPP11國仍占全球GDP的13.3%,不容小覷。而TPP11部長會議亦承諾推動TPP儘快生效,預計在11月APEC領袖會議前評估完成。 TPP11目前由日本主導盤點凍結條款,確實增加待在TPP11的意願,減少重新談判分裂破局的可能性。檢視TPP過往談判過程並對照文本,即可發現在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國營企業等開放上,多為美國強勢推動而各國較有開

2017.11.07
2017.07.11

促進跨縣市區域合作與整合 迎向全球區域競爭新挑戰/譚瑾瑜

近年來受到全球化及交通、通訊科技持續快速發展影響,世界各國城市與城市之間各方面的互動交流更為便捷,而各國主要城市群亦紛紛興起相互聯結、加強合作的發展趨勢,以形成城際之間優勢互補,進而打造出城市合作、強強相加且更具競爭力的跨城市區域整合。例如亞洲的日本大東京、大京阪,中國大陸的京津冀、粵港澳,歐洲英國的大倫敦、芬蘭的大赫爾辛基等,均是當前全球跨城市區域整合風潮中的重要範例。 今(2017)年三月中共兩會期間,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揭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7月8日中國大陸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廣深港高鐵則預計在明(2018)年通車,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等城市間的交通的聯結和便捷,促進粵港澳地區人員、物流、資訊和金融的互通流動,也加速珠三角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化整合。 天下雜誌也以粵港澳大灣區整合過程與效益為報導主題,以廣州、深圳、香港為主的大灣區整合發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報導,其結論除看好粵港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更認為粵港澳大區域整合了廣州、東莞、佛山、增城一帶的傳統產業與資訊科技製造業、深圳創新研發和通訊3c產業,以及香港的金融、物流、貿易服務業

2017.07.11
前往第 頁 / 共7頁
2017.06.06

貿易也要大數據 解密東協市場流行趨勢/林淑惠 博士

政府拚新南向,東南亞正當紅!外貿協會運用大數據蒐集與整理東南亞當地市場最熱門的議題,探索在地年青人的喜好以及流行符號,一窺東協市場的流行趨勢! 文青(Hipster) 什麼是文青?其實無論是「真文青」或「偽文青」,都是兩群拒絕追隨流行、標誌自己與眾不同品味的年青人。網路時代來臨,龐大訊息快速地傳遞,主流文化與次文化頻繁地交流與衝突,使「文青」被視為一種流行的消費現象。 隨著東協消費者收入水準持續上升,該區域中產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重視面向,已由價格導向逐漸轉向設計、文化與質感,此趨勢在泰國的曼谷、菲律賓的馬尼拉、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以及印尼的雅加達等之東協主要城市尤其普遍,東南亞的熱帶文青風潮應運而生。 知名的東協文青市集有泰國曼谷的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Tha Maharaj)、菲律賓馬尼拉的Salcedo Market、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八打靈再也17區(Petaling Jaya Section 17)、印尼雅加達的Panglima Polim,這些市集皆群聚「文青」產品,形成各類「文青」產品的銷售和宣傳通路,吸引當地甚至是全球文青前來朝聖! 自拍(Selfi

2017.06.06
2017.05.02

沒有美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日本主導?/譚瑾瑜

國除外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11國成員(以下簡稱TPP11),今年5月2、3日於加拿大舉行TPP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報載日本將在研擬TPP11如何生效的會議中,提議制定便於美國重回TPP機制,預計此次會議所討論的內容,將做為5月20、21日與亞太經濟合作(APEC)貿易部長會議同時召開的TPP部長會議的重要參考。日本一直主張沒有美國的TPP不具意義,亦以持續勸說美國返回TPP為要務,然而,在川普總統戮力實踐美國優先政策之下,日本原有的美日同盟優勢,在當前亞太區域整合折衝過程中出現變化,使其難以主導TPP11迅速生效。 川普總統上任百日戮力實踐美國優先,並明顯地以要求重新洽談雙邊貿易協定方式,換取製造回歸、創造美國就業機會的談判權,依照各國與美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關係來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以確保美國的最佳經濟利益。2017年1月20日甫上任,1月23日仍然實踐退出TPP的競選承諾,並直接點名中國大陸與墨西哥對於美國就業的衝擊較大,表示美國將優先處理雙邊貿易關係。 在短短百日內,川普總統已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巧妙運用中共即將召開十九大之敏感時刻,獲致中國大陸將努力平

2017.05.02
2017.01.03

川普時代 前瞻2017亞太區域整合/譚瑾瑜

2017年亞太區域經貿整合,將因川普即將上任而有所變化,然而無論TPP是否存續,未來類TPP的亞太經濟整合發展仍將持續,包括RCEP、FTAAP、AEC等,主因是當前亞洲經濟崛起的事實已經浮現,高經濟成長動能將會吸引資金進駐投資,並進而帶動區域內市場開放的需求。 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受關注 若從2008年與2015年的實質GDP做一比較,七年間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實質GDP成長率高達34.35%,遠高於北美洲的10.34%及歐盟的2.36%。同期間中國大陸實質GDP成長76.0%,並追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則成長10.26%,成長幅度亦屬快速但不若中國大陸,至於歐洲的英國及德國,同時間成長幅度依序為8.1%、6.03%,而2015年英德兩國相加起來的實質GDP金額,也已小於中國大陸。 由全球經濟規模變化可以了解,前兩大經濟體均位於亞太地區,仍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並各居太平洋一方,何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如此受到關注有其原因。未來亞太區域經貿體系之發展,將會依循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濟實力消長而持續演進。 市場開放TPP具參考指標 各成員國

2017.01.03
2016.07.05

加入TPP需要細緻的溝通與評估 / 譚瑾瑜

針對今(2016)年二月正式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世界銀行在六月公布TPP總體經濟影響評估報告,並研析TPP對於成員國與非成員國的潛在影響。由於TPP涉及的範圍廣泛,世界銀行在研究影響時,除了觀察關稅調降及消弭非關稅障礙之外,更進一步關注於不同開發程度的成員加入TPP之後,藉由調和法規,對於國內跨國投資及供應鏈的激勵效應差異。因此,也提醒想要加入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在準備上,有必要進行更細緻的評估與溝通。 目前各個成員國都在進行國內相關的法令程序,除了檢視審查法條之外,若干成員國的智庫亦針對TPP正式公佈的文本,評估國內產業影響。整體而言,雖然TPP對於若干產業或許有所衝擊,然而大部分都得出對於國內整體經濟有利的結果,此亦顯示,推動經貿自由化對於提升全體國民福祉有其助益,而加入TPP也須了解產業實際影響情形,提早針對受損產業研擬因應之道。 倘若我們深入觀察,即可明瞭即使單一產業可蒙其利,可能在產業裡的部分企業卻因主力在內外銷不同而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無法保證所有在產業裡的企業都沒有衝擊,因此,單就行業別整體關稅稅率變化進行產業檢視,可能仍無法全面了解

2016.07.05
2016.05.03

亞太區域整合緊鑼密鼓 台灣應做好開放的準備 / 譚瑾瑜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第12 回合談判甫於4月22至29日於澳洲柏斯舉行,針對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及技術合作、競爭政策及智慧財產權等議題進行協商,面對美國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所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經簽署完成的事實,RCEP有著加快談判時程及擴大開放力度的壓力。 TPP與RCEP都是亞太經濟合作(APEC)走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路徑之一,也是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持續深化的動力。若在推動經貿自由化上做一比較,TPP高品質及高標準的特性,洽簽難度更甚RCEP,卻較RCEP先行完成,顯現RCEP在推動經貿自由化時的決心不夠堅決。RCEP雖以東協為核心、中國大陸扮演積極推動的角色,然而東協友好夥伴(AFPs)中仍各有其主導RCEP之力量,分別在大幅開放與減緩開放之間拉扯。換言之,中國大陸雖然是RCEP的重要成員之一,在推動RCEP的過程中,亦受到東協及印度制肘,難以透過推動RCEP完成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方式,取代未加入TPP的遺憾。 TPP已先於RCEP完成簽署及RCEP開放幅度不若TPP的兩大事實,使得RCEP做為亞太地區

2016.05.03
2016.03.15

強化 TPP 溝通 重拾自由化信心 / 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文本正式出爐之後,除了TPP成員積極進行國內確認生效的工作之外,印尼、南韓、泰國與菲律賓等亞太國家均表達參與TPP之意願,而希望申請參與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更是積極分析文本內容及盤點國內法規落差。透過行政院早已成立TPP/RCEP專案小組,在TPP完成談判之後,要求各部會於今年三月底之前提出修法內容,並更新評估報告,期能做好台灣加入TPP所需要的準備。 除了做好上述擴大更新影響評估、加速體制調和與因應、爭取各成員國支持等談判準備工作之外,在加入TPP之前,做好國內意見徵詢與溝通恐怕更是當前準備加入TPP之際最重要的工作。政府已經在1月27日成立TPP溝通專案辦公室,希望能夠在加入TPP之前,傾聽及蒐集各界意見,透過互動將加入TPP將會面臨的經貿環境變化,做一個良好的溝通,也希望能夠透過TPP溝通,去除過往黑箱負評,重拾產業公協會、縣市政府、各界人士對於台灣參與全球經貿自由化的信心。 事實上,台灣在加入WTO時,便曾面臨過一次關稅大幅下降、經貿法規大幅鬆綁、大幅開放外資進駐投資的自由化過程。以衝擊較大的農業為例,當時農業平均關稅從20.6

2016.03.15
2016.01.05

2016年為台灣融入區域整合關鍵年 / 譚瑾瑜

展望2016年,位處亞太地區的台灣,必須面對亞太經濟整合新局。自2015年10月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完成簽署之後,TPP高標準及高品質的特性,促使亞太區域經貿組織朝向進一步經貿自由化的方向前進,對於正在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亦形成一定的競合作用。 有鑑於鄰近國家為臺灣主要貿易夥伴,台灣應通盤考量,全面爭取加入TPP與RCEP的機會,透過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新局,為台灣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爭取連結主要貿易夥伴市場商機的機會。因此,未來台灣能否加緊腳步順利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中,2016年將是台灣融入區域整合的關鍵年。 以TPP做為台灣開放與鬆綁法規之基準 從TPP文本內容可以看出,在貨品貿易及服務貿易開放上採取負面表列方式,開放幅度均較各國在WTO的開放程度為大,單就農工產品開放,關稅自由化比率高達99.27%,平均農工產品立即降稅比重高達87.36%,表示TPP成員在TPP生效後有八成七的農工產品將立即降稅,充分顯示TPP要求貨品貿易完全自由化的決心。 台灣目前平均關稅為6.4%,雖然工業產品平均關稅僅4.2%,然而

2016.01.05
2015.11.10

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台灣從「心」做起 / 史惠慈

台灣主要出口市場洽簽的 FTA 日益增多、協議內容日益加深,在 FTA 本身具有排他性的關稅減讓特性下,當這些 FTA 降稅承諾的逐一實現,未能及時參與國際經濟區域合作的台灣,在海外市場面臨的關稅障礙就相對墊高。 由國際組織的報告中也可看到同樣的訊息,2014年 The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台灣在 138 個國家中有關海外市場進入排名是 137 名,2015 年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的世界競爭力評比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5-2016) 也顯示,台灣出口面臨的貿易關稅障礙,在 140 個國家中排名 68。 而當區域經濟整合降稅的價格競爭壓力,逐一由想像變為現實後,影響的將不僅只是關稅障礙,台灣的出口實績也受到影響,2011-2014 年台灣出口年均成長率僅有 0.6%。不僅如此,目前在美國、歐盟、東協等市場台灣產品在當地進口市場佔有的市場佔有率也逐漸下滑,相對的,韓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則往上攀升。 面對海外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台灣國內

2015.11.10
2015.11.03

朝野齊心,推動台灣加入 TPP / 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於10月5日正式簽署,是目前全球簽署完成中經濟規模最大的區域貿易協定,預期將進一步拉近TPP成員的區域內經貿關係。 十二個會員體包含美國及日本兩個前三大經濟體,加入等於與美國及日本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因而TPP宣布完成簽署之後,未加入TPP的亞太國家,紛紛表達加入的意願。除了中國大陸明確表達希望參與TPP,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印尼亦表達希望加入TPP的意願,可以看出TPP的效應已經在亞太地區蔓延。 TPP雖因法律檢視文本工作尚未完成而延後公布完整文本的時程,然而依據目前所公布的TPP摘要,30章的內容除了一般自由貿易協定都有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技術性貿易障礙、貿易救濟、投資、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原產地規則等傳統貿易議題之外,亦包含許多新興貿易議題,如合作與能力建構、電子商務、環境、金融服務、電信與勞工議題等,而在傳統議題上,亦朝向超WTO規範的方向進一步經貿自由化,顯示TPP是一個有別於傳統FTA的高品質及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台灣自TPP密集談判以來,便一直表達希望加入的立場,並以早就以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

2015.11.03
2015.10.07

加入TPP,臺灣必須要梭哈 / 李淳

樸克牌中,梭哈就是攤牌的意思。喊梭哈的玩家未必有必勝好牌,卻常因喊梭哈的氣勢而勝出。面對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完成談判,臺灣已經來到不喊梭哈不行的階段。 TPP涵蓋的議題廣,自由化程度又深,加上目前參與的12國之間落差頗大,有全球霸主美國,也有2003年才脫離「低度開發國家」身份的越南,因此從2010年至今爭議不斷。本週參與的12國克服了萬難,在本週宣布完成談判。領導者美國的決心自然毫無疑問,但馬來西亞、越南乃至於秘魯智利等國,竟也可以接受TPP的各項21世紀貿易規則而簽署,其展現出來的野心,才是我們要擔心的問題。 TPP接下來的步驟,可能是進行文字檢視修正後正式簽署,再由各國分別取得國會同意後生效,時間上或許需要1至2年。也就是說,若一切順利,明年年底就是包含臺灣、韓國、菲律賓等第二屆潛在成員的入學考。眾所週知,由於兩岸因素臺灣在加入區域整合的步伐上遠遠落後,因此雖然加入TPP有利益也有成本,但對臺灣的重要性,遠高於韓國、菲律賓。 臺灣加入TPP的意義很多元。首先,臺灣在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上始終無法突破;若能在美國的支持下加入T

2015.10.07
2015.06.08

盤點「自由化落差」 做好加入TPP準備 / 楊珍妮

參與TPP、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對經濟及社會的影響層面,已超越傳統自由貿易協定 (FTA) 的關稅面向。因此,在行政院督導下,相關部會於去(103)年已完成「自由化落差盤點」工作,檢視現行法規、政策與重要國際協定之間的落差。今年更與時俱進,續就國內法規調整後所涉及的就業、所得分配、安全、環境及文化等非經濟層面因素,進行影響評估,並提出因應配套措施。 去年迄今,行政院已召開6次TPP/RCEP專案小組會議。行政部門對於加入TPP的準備工作主要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在農、工產品市場開放方面,未來我國參與TPP談判時,勢必面臨他國要求取消或調降農、工產品關稅,這將衝擊國內相關產業。因此經濟部已經研擬「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以及「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並匡列相關預算,輔導相關產業轉型調適。同時,農委會也會加強輔導農業創新加值,調整產業結構,並著手編列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以打造年輕化、有活力、高競爭力且所得穩定的樂活農業。 其次,在服務業市場開放方面,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時,在服務業市場已有相當程度的開放承諾,但未來

2015.06.08
前往第 頁 / 共5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lo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