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7.01.03

川普時代 前瞻2017亞太區域整合/譚瑾瑜

2017年亞太區域經貿整合,將因川普即將上任而有所變化,然而無論TPP是否存續,未來類TPP的亞太經濟整合發展仍將持續,包括RCEP、FTAAP、AEC等,主因是當前亞洲經濟崛起的事實已經浮現,高經濟成長動能將會吸引資金進駐投資,並進而帶動區域內市場開放的需求。 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受關注 若從2008年與2015年的實質GDP做一比較,七年間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實質GDP成長率高達34.35%,遠高於北美洲的10.34%及歐盟的2.36%。同期間中國大陸實質GDP成長76.0%,並追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則成長10.26%,成長幅度亦屬快速但不若中國大陸,至於歐洲的英國及德國,同時間成長幅度依序為8.1%、6.03%,而2015年英德兩國相加起來的實質GDP金額,也已小於中國大陸。 由全球經濟規模變化可以了解,前兩大經濟體均位於亞太地區,仍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並各居太平洋一方,何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如此受到關注有其原因。未來亞太區域經貿體系之發展,將會依循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濟實力消長而持續演進。 市場開放TPP具參考指標 各成員國

2017.01.03
2016.07.05

加入TPP需要細緻的溝通與評估 / 譚瑾瑜

針對今(2016)年二月正式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世界銀行在六月公布TPP總體經濟影響評估報告,並研析TPP對於成員國與非成員國的潛在影響。由於TPP涉及的範圍廣泛,世界銀行在研究影響時,除了觀察關稅調降及消弭非關稅障礙之外,更進一步關注於不同開發程度的成員加入TPP之後,藉由調和法規,對於國內跨國投資及供應鏈的激勵效應差異。因此,也提醒想要加入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在準備上,有必要進行更細緻的評估與溝通。 目前各個成員國都在進行國內相關的法令程序,除了檢視審查法條之外,若干成員國的智庫亦針對TPP正式公佈的文本,評估國內產業影響。整體而言,雖然TPP對於若干產業或許有所衝擊,然而大部分都得出對於國內整體經濟有利的結果,此亦顯示,推動經貿自由化對於提升全體國民福祉有其助益,而加入TPP也須了解產業實際影響情形,提早針對受損產業研擬因應之道。 倘若我們深入觀察,即可明瞭即使單一產業可蒙其利,可能在產業裡的部分企業卻因主力在內外銷不同而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無法保證所有在產業裡的企業都沒有衝擊,因此,單就行業別整體關稅稅率變化進行產業檢視,可能仍無法全面了解

2016.07.05
2016.05.03

亞太區域整合緊鑼密鼓 台灣應做好開放的準備 / 譚瑾瑜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第12 回合談判甫於4月22至29日於澳洲柏斯舉行,針對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及技術合作、競爭政策及智慧財產權等議題進行協商,面對美國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所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經簽署完成的事實,RCEP有著加快談判時程及擴大開放力度的壓力。 TPP與RCEP都是亞太經濟合作(APEC)走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路徑之一,也是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持續深化的動力。若在推動經貿自由化上做一比較,TPP高品質及高標準的特性,洽簽難度更甚RCEP,卻較RCEP先行完成,顯現RCEP在推動經貿自由化時的決心不夠堅決。RCEP雖以東協為核心、中國大陸扮演積極推動的角色,然而東協友好夥伴(AFPs)中仍各有其主導RCEP之力量,分別在大幅開放與減緩開放之間拉扯。換言之,中國大陸雖然是RCEP的重要成員之一,在推動RCEP的過程中,亦受到東協及印度制肘,難以透過推動RCEP完成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方式,取代未加入TPP的遺憾。 TPP已先於RCEP完成簽署及RCEP開放幅度不若TPP的兩大事實,使得RCEP做為亞太地區

2016.05.03
2016.03.15

強化 TPP 溝通 重拾自由化信心 / 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文本正式出爐之後,除了TPP成員積極進行國內確認生效的工作之外,印尼、南韓、泰國與菲律賓等亞太國家均表達參與TPP之意願,而希望申請參與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更是積極分析文本內容及盤點國內法規落差。透過行政院早已成立TPP/RCEP專案小組,在TPP完成談判之後,要求各部會於今年三月底之前提出修法內容,並更新評估報告,期能做好台灣加入TPP所需要的準備。 除了做好上述擴大更新影響評估、加速體制調和與因應、爭取各成員國支持等談判準備工作之外,在加入TPP之前,做好國內意見徵詢與溝通恐怕更是當前準備加入TPP之際最重要的工作。政府已經在1月27日成立TPP溝通專案辦公室,希望能夠在加入TPP之前,傾聽及蒐集各界意見,透過互動將加入TPP將會面臨的經貿環境變化,做一個良好的溝通,也希望能夠透過TPP溝通,去除過往黑箱負評,重拾產業公協會、縣市政府、各界人士對於台灣參與全球經貿自由化的信心。 事實上,台灣在加入WTO時,便曾面臨過一次關稅大幅下降、經貿法規大幅鬆綁、大幅開放外資進駐投資的自由化過程。以衝擊較大的農業為例,當時農業平均關稅從20.6

2016.03.15
2016.01.05

2016年為台灣融入區域整合關鍵年 / 譚瑾瑜

展望2016年,位處亞太地區的台灣,必須面對亞太經濟整合新局。自2015年10月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完成簽署之後,TPP高標準及高品質的特性,促使亞太區域經貿組織朝向進一步經貿自由化的方向前進,對於正在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亦形成一定的競合作用。 有鑑於鄰近國家為臺灣主要貿易夥伴,台灣應通盤考量,全面爭取加入TPP與RCEP的機會,透過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新局,為台灣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爭取連結主要貿易夥伴市場商機的機會。因此,未來台灣能否加緊腳步順利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中,2016年將是台灣融入區域整合的關鍵年。 以TPP做為台灣開放與鬆綁法規之基準 從TPP文本內容可以看出,在貨品貿易及服務貿易開放上採取負面表列方式,開放幅度均較各國在WTO的開放程度為大,單就農工產品開放,關稅自由化比率高達99.27%,平均農工產品立即降稅比重高達87.36%,表示TPP成員在TPP生效後有八成七的農工產品將立即降稅,充分顯示TPP要求貨品貿易完全自由化的決心。 台灣目前平均關稅為6.4%,雖然工業產品平均關稅僅4.2%,然而

2016.01.05
2015.11.10

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台灣從「心」做起 / 史惠慈

台灣主要出口市場洽簽的 FTA 日益增多、協議內容日益加深,在 FTA 本身具有排他性的關稅減讓特性下,當這些 FTA 降稅承諾的逐一實現,未能及時參與國際經濟區域合作的台灣,在海外市場面臨的關稅障礙就相對墊高。 由國際組織的報告中也可看到同樣的訊息,2014年 The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台灣在 138 個國家中有關海外市場進入排名是 137 名,2015 年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的世界競爭力評比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5-2016) 也顯示,台灣出口面臨的貿易關稅障礙,在 140 個國家中排名 68。 而當區域經濟整合降稅的價格競爭壓力,逐一由想像變為現實後,影響的將不僅只是關稅障礙,台灣的出口實績也受到影響,2011-2014 年台灣出口年均成長率僅有 0.6%。不僅如此,目前在美國、歐盟、東協等市場台灣產品在當地進口市場佔有的市場佔有率也逐漸下滑,相對的,韓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則往上攀升。 面對海外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台灣國內

2015.11.10
2015.11.03

朝野齊心,推動台灣加入 TPP / 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於10月5日正式簽署,是目前全球簽署完成中經濟規模最大的區域貿易協定,預期將進一步拉近TPP成員的區域內經貿關係。 十二個會員體包含美國及日本兩個前三大經濟體,加入等於與美國及日本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因而TPP宣布完成簽署之後,未加入TPP的亞太國家,紛紛表達加入的意願。除了中國大陸明確表達希望參與TPP,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印尼亦表達希望加入TPP的意願,可以看出TPP的效應已經在亞太地區蔓延。 TPP雖因法律檢視文本工作尚未完成而延後公布完整文本的時程,然而依據目前所公布的TPP摘要,30章的內容除了一般自由貿易協定都有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技術性貿易障礙、貿易救濟、投資、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原產地規則等傳統貿易議題之外,亦包含許多新興貿易議題,如合作與能力建構、電子商務、環境、金融服務、電信與勞工議題等,而在傳統議題上,亦朝向超WTO規範的方向進一步經貿自由化,顯示TPP是一個有別於傳統FTA的高品質及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台灣自TPP密集談判以來,便一直表達希望加入的立場,並以早就以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

2015.11.03
2015.10.07

加入TPP,臺灣必須要梭哈 / 李淳

樸克牌中,梭哈就是攤牌的意思。喊梭哈的玩家未必有必勝好牌,卻常因喊梭哈的氣勢而勝出。面對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完成談判,臺灣已經來到不喊梭哈不行的階段。 TPP涵蓋的議題廣,自由化程度又深,加上目前參與的12國之間落差頗大,有全球霸主美國,也有2003年才脫離「低度開發國家」身份的越南,因此從2010年至今爭議不斷。本週參與的12國克服了萬難,在本週宣布完成談判。領導者美國的決心自然毫無疑問,但馬來西亞、越南乃至於秘魯智利等國,竟也可以接受TPP的各項21世紀貿易規則而簽署,其展現出來的野心,才是我們要擔心的問題。 TPP接下來的步驟,可能是進行文字檢視修正後正式簽署,再由各國分別取得國會同意後生效,時間上或許需要1至2年。也就是說,若一切順利,明年年底就是包含臺灣、韓國、菲律賓等第二屆潛在成員的入學考。眾所週知,由於兩岸因素臺灣在加入區域整合的步伐上遠遠落後,因此雖然加入TPP有利益也有成本,但對臺灣的重要性,遠高於韓國、菲律賓。 臺灣加入TPP的意義很多元。首先,臺灣在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上始終無法突破;若能在美國的支持下加入T

2015.10.07
前往第 頁 / 共7頁
2015.02.24

融入區域經濟 提升產業競爭力 / 劉德海

作者: 劉德海 / 政治大學外交系主任 隨著陸韓FTA簽訂日期愈趨逼近,對於向來視南韓為最大競爭對手的臺灣來說,不得不開始警戒。 根據日本學者奧田聰與渡邊雄一201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若陸韓FTA生效,臺灣將有1.9億美元的貨品被陸製品取代;而在中國大陸市場方面,估計約有33億美元產品將被韓貨替代,兩個市場合計近35億美元。 南韓和中國大陸FTA一旦生效,將重創臺灣產業。面對世界區域經濟加速整合的大趨勢,臺灣無法置身事外,唯有大膽融入區域經濟體系,否則難在國際巿場上存活。 消除貿易壁壘 吸引外資進駐 事實上,韓國洽簽FTA 的動作相當積極。就以東協巿場來看,2008 年前,臺灣產品在東協市場的市占率原領先韓國,但韓國與東協FTA 生效後,卻被韓國超越,且兩者差距越來越大。咎因在於FTA消除貿易壁壘,免除貿易關稅及非關稅障礙,但臺灣至今卻只簽了7個,其中5個還是中南美洲邦交國。當韓國與許多國家享有互免關稅之際,臺灣卻仍課徵關稅,對出口必然產生嚴重衝擊,也會讓外商卻步。面對招招快狠準的韓國,劉德海認為,目前臺灣最佳的路線圖就是首先敲定與中國

2015.02.24
前往第 頁 / 共6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lo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