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名家論
2018.01.16

2018年亞太經濟整合前瞻/譚瑾瑜

隨著川普總統上任一年後經貿政策陸續推動,2018年亞太區域整合走勢愈趨明朗。首先,受到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衝擊影響的11個成員國,在去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期間宣布達成共識,並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CPTPP會員以原TPP文本為基礎,CPTPP只要有6國批准即會生效,顯示美國在退出TPP後,TPP 11個成員以CPTPP的新形式延續它的生命力與影響力,若無異議將有可能於2018年完成簽署。 而CPTPP的突破,除了TPP11個成員已拿到美國市場開放的門票之外,對於亞太區域整合而言,無異是重新注入了一股平衡力道,預期將可補強TPP進程受挫因而進程展延的RCEP推動意願,也因此2018年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進展值得期待。 在去年11月的RCEP領袖峰會中,除了發布領袖宣言之外,亦提出RCEP協定綱要,可看出目前RCEP至少具備貨品貿易、原產地規則、關務程序與貿易便捷化、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SPS)、標準、技術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貿易救濟、服務貿易、金融服務業、電信服務業、自然人移動、投資、競爭、智慧財產權、電

2018.01.16
2017.12.04

中央與地方聯手 以設計創意開創在地價值/呂正華

總統蔡英文表示「設計正在改變社會,讓設計力提升生活品質並推動經濟轉型,成為台灣不可忽視的國力」。105年赫爾辛基市長Jussi Pajunen來台參加台北設計之都(WDC)活動時也提出「將設計做為策略工具,用設計思考改善社會發展的問題,並達到福祉共享的目標」。隨著科技快速成長及社會價值轉換,台灣的民眾的生活習慣或產業發展,不斷出現新的模式與觀點。然而,在這個快速蛻變的時代裡,如何尋找到平衡,引領整體生活與產業朝正向發展,「設計」正可扮演最佳轉化調和的角色。 社會的演進中,工藝與科技、過去與未來、傳統與國際等彼此之間是共生共存,但常又帶著對立與衝突,「設計」是從人性角度作思考、從人的需求作出發,透過設計師的創意與詮釋下,將有效取得最佳的折衝,找到最完美的平衡,使原本人、事、物賦予新的生命與意義。 工業局除致力於產業發展外,為了促使產業與地方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在地元素與特色等連結,並為整體社會與民眾生活帶來更好更正面改變,自92年起推動「台灣設計展」,透過徵選方式,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運用設計思考,探索在地元素賦予新時代的意涵。

2017.12.04
2017.11.29

從「試試看」出發 玩美彩妝App以十倍速翻轉美妝市場/張華禎

「玩美彩妝」是一款AR美妝App,運用精湛的臉部辨識技術,提供用戶能夠0.1秒貼妝的功能,甫獲得Google Play 2017年度最佳App肯定,擁有大量用戶每個月在這平台上創造11億試妝次數的紀錄。 AR擴增實境的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如何找到創新領域才是關鍵。選擇將AR結合美妝產業的想法、發掘這樣的商機,源自於一個簡單的初衷。 很多小女生總是會試玩媽媽的化妝品、偷穿高跟鞋,這樣的情節亙古不變持續上演,相信變美的過程就是一條「嘗試」的道路,過程中,往往需要花不少精神跟時間來找到最合適自已的自然美,也因此在創業之初,我思考怎麼用「科技」幫助廣大的女性更輕易的學習變美,從「試試看」出發,點燃了玩美彩妝App的雛形。如今,同樣有10分鐘,能在實體店面試10個美妝單品,但透過AR美妝技術,卻可以試用100個,更容易幫助消費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美妝產品。 玩美彩妝發展兩年多,至今超過150個國際知名品牌合作,搭配全球五億人口的用戶,大數據也給了我們許多反饋,例如雅詩蘭黛的用戶平均試過22支唇彩才會進行購買,如果不是透過AR的機制,需要入店試多少次才能買下令人心安欣喜的商品呢?拜AR

2017.11.28

西遊記裡的統計紀律/于國欽

這些日子政府在修《統計法》,統計法的目的是要維護統計紀律,以避免人為的干預來影響數據的真實性,西游記第九回(有些版本在第十回)與預測、偽造數據有關,值得一記,也值得統計部門引以為鑑。 我們印象中的西遊記多是唐僧與孫行者師徒取經遇妖魔鬼怪的畫面,但在第九回有這麼一段故事,長安城外有賣卦先生袁守誠,能準確預測在涇河裡何處下網打魚,滿載魚蝦,某日巡水夜叉聽說此事,怕水族遭盡情打下而急報河龍王,龍王大怒,扮成秀士去找袁守誠卜天上陰晴之事,袁預測:「明天會下大雨,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龍王說:「此言可不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雨數,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無雨,或不按時辰、雨數,我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龍王返水府,眾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這等胡言,他定是輸了。」忽然空中有金衣力士拿玉帝敕旨,要涇河龍王接旨,旨意上時辰、雨數與袁守誠所說毫髮不差。 為了讓龍王贏,眾水族開始想點子更改數據,一位軍師說:「雨行差了時程,少些點數,就是那厮斷卦

2017.11.28
2017.11.14

《產創條例》修正 加速產業升級轉型/王健全

近年來,國內外環境起了劇烈的變化,在國際環境上,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周遭的國家在人才、資金、技術上產生不小的磁吸效應。同時,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人工智慧(AI)、物聯網、巨量資料等嶄新科技、跨領域潮流方興未艾。在國內方面,政府大力推動5+2產業創新等政策。 面對大陸經濟崛起,臺灣亟須差異化、創新,才能和大陸進行區隔,而研發、人才、智慧財產權等,即為進行區隔化必要的投資。邁入數位經濟時代,跨領域整合、新領域的研發投入、人才的再訓練及跨領域技能強化,乃至於新創企業帶來創新技術、商業模式的應用,均為因應數位經濟的關鍵。 在5+2產業創新上,除了科專計畫的補助、法人機構的技術支援外,一個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來協助企業加速研發、人才投資,智財權的活化,新創企業發展等,才能發揮催化劑的功能。 面對上述趨勢的發展,《產創條例》的修法即順應前述潮流,從研發促進、人才強化、智財權流通應用,新創企業推動及土地的活化等多方面來支援企業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此次《產創條例》的俢法有幾個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法。首先,在創新的研發上,有鑑於國營企業研發投入偏低,因此強化國營事業的研發投

2017.11.14
2017.11.07

關注TPP11在APEC峰會的進展/譚瑾瑜

報載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或有機會在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期間有所突破,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波拉德(Alan Bollard)接受訪問曾表示「11國領袖在11月宣布即將簽訂TPP、或真的簽下TPP,也是有可能的。」,而日本首席TPP談判代表梅本和義(Kazuyoshi Umemoto)亦表示在APEC領袖會議中達成協議的動能已大幅增加。倘若成真,對於邁向亞太自貿區(FTAAP)又是一大突破,而對於已是APEC成員的台灣,意義更為重大。因此,台灣應關注APEC峰會期間的亞太區域整合新進展。  自從美國於今年初退出TPP擲出一個震撼彈之後,除了美國之外的TPP成員國(以下簡稱TPP11)積極尋求保TPP之道,畢竟TPP11國仍占全球GDP的13.3%,不容小覷。而TPP11部長會議亦承諾推動TPP儘快生效,預計在11月APEC領袖會議前評估完成。 TPP11目前由日本主導盤點凍結條款,確實增加待在TPP11的意願,減少重新談判分裂破局的可能性。檢視TPP過往談判過程並對照文本,即可發現在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國營企業等開放上,多為美國強勢推動而各國較有開

2017.11.07
2017.10.17

政府應鼓勵製造業 致力於設備的開發/李家同

國家需要製造業,但是有一個應該注意的事,那就是製造業都需要很多儀器設備。從精密的製造業來看,那些設備也都精密而昂貴,所以投資在製造業需要很多的經費。若設備是從外國買來的,這就會造成貿易上的逆差。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在台灣投資,其實很多錢是投資到外國去。  進一步而言,因為儀器是買來的,我們的製程也就或多或少會受到限制。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受限於外購的儀器,這種好的想法是有志難伸的。再者,當然會有很多別的公司的設備工程師需要到自己的公司來,這對自己的公司是不利的,因為多多少少公司的一些機密會洩漏出去。 根據以上的理由,我認為整個國家的製造業除了在製程方面力求改進以外,還要致力於設備的開發。我們不妨看看韓國在半導體製程設備上的努力,他們國家有很多專門設計及製造半導體設備的公司,這些公司都不算大,但是一旦做出一個設備,韓國的半導體製造廠商如三星及LG都會試用這些設備。任何一架精密的設備都不容易製造的,才做出來的設備一定有很多的問題。可是只要有人試用,就可以慢慢地改進,因為韓國的半導體製造廠商永遠肯試用這些新發展出來的設備。誰都知道,這些小廠商是有大廠商在後

2017.10.17
2017.10.03

餐飲品牌國際化十個必備基本功/林大朗

台灣美食享譽全球、舉世聞名。提及台灣的生命力、親和力與獨樹一格的餐飲美食服務特色,更是令人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近年來,政府與相關單位不遺餘力的推動新南向策略,開拓新興市場,這對於想要朝品牌國際化的餐飲業而言,無疑更是重要的推力與助力。 然而,如何將台灣本土品牌,成功推向國際舞台,除了產、官、學整合條件與契機外,仍須深思謀略,自我檢視品牌是否已完備?能否全然掌握優勢與氣勢?如何強化品牌國際化競爭力,累積品牌行銷效益,進而達到發揚台灣美食與企業願景,有十大關鍵要素,也是餐飲品牌邁向國際前必須盤點的基本功。 當地法令與消費需求分析 深入調查目標市場現況、時勢、趨勢、風俗民情、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等相關情報,透過數據解析,擬訂因應對策,有計劃性的增強國際展店所須具備的智識與能力,以利主導者揮軍直達核心區域,擴大市佔率,以達經濟規模。例如鼎泰豐至印尼雅加達,為了符合穆斯林「不吃豬肉」宗教信仰與飲食習慣,將小籠包改為雞肉餡,以符合目標客群消費需求。 企業文化與形象塑造 重塑企業文化,提升B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形象與高辦識率,致力創造

2017.10.03
前往第 頁 / 共44頁
2016.08.30

發展精密工業 技術的細節是關鍵/李家同

我曾經在經濟部的名家論寫過一篇文章<我們國家應該強調精密工業的發展>,現在我想談談該怎樣做才能有精密工業。 首先要承認我們的精密工業是還在起步的階段,和先進國家仍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已經有相當不錯的基礎,極有可能會有不錯的發展。可是,也一定要知道,精密工業不是可以用金錢在短時間內得到的,也就是說,不要以為我們用錢去購買外國的技術就可以做出很精密的工業產品,因而我們可以聲稱自己已有了精密工業。這是絕對錯誤的,因為這種做法會使得我們的工程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們僅僅是學會了如何操作那些精密儀器而已,對於這些精密儀器,我們可能完全不知道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它為什麼會有這種性能?我們雖然會依照外國人的指示來製造工業產品,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技術細節的來源,比方說,我們知道在某一個程序中溫度應該多少,但是不會知道為什麼溫度要如此。因此一旦外國有了新的技術,我們的工廠就落伍了。 發展精密工業,必須徹底地了解技術的細節,這些細節也不可能完全來自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經過工程師長時間的研發,這種研發當然包含各種實驗。換句話說,要發展精密工業我們必須從基本做起。我們國家之所以不

2016.08.30
2016.08.26

咖啡 綠電 土地關懷/陸志瑋

環境的永續一直是我所關心的事情,不斷思考友善環境的做法,像是發展再生能源,應該更積極、更具多樣性,同時也要設法處理太陽能光板產出的廢物、地熱和風力發電造成的汙染等問題。 體認再生能源發展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研究,里山咖啡加入認購綠電的行列,希望研究機構能夠研擬出既能多發展再生能源,且能妥善處理廢料的配套措施,這也是環境永續的「里山」初衷。 「里山咖啡」的命名是源自於2010年日本於聯合國成立的「里山倡議」。在劉淑惠所著《看見,台灣里山》這本書提到里山的概念是: 一種人與環境和諧、萬物共存共榮,使人們可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概念。在環境過度開發的當今,日本的「里山生活」概念已行之有年,並且落實在生活每一細節。 從里山精神出發,回歸到人文主義,我和一群有共同理念的朋友創立里山咖啡,來自清大、台大等不同學校與領域,有各自探索社會的方法。能讓愛好談論、閱讀與發呆者聚集的悠閒小店,你會看到店員和顧客在吧台高談闊論最近的時事、交流意見。時事的內容,很多時候就是人文、環保、土地關懷。 走進里山咖啡,你會發現這家咖啡廳每個角落都有想傳達理念的文宣、標語、圖像。牆

2016.08.26
2016.08.16

台灣鞋業 用實力再造產業榮光/張舒藹

在台灣早期,製鞋業是許多父親投入的職場,這是一門融合廣泛知識的精湛工藝技術,製程可區分成楦頭製作、面版製作、鞋面裁斷、車縫、大底製作與結幫成型等主要步驟,流程中包含上百個工序緊密結合,才能打造出一雙雙匠心獨具的鞋品。尤其是「結幫」這道工序,絕對不能輕忽,製鞋師傅們耐心的順著皮革敲打、拉整,將鞋面服貼固定於鞋楦之上。師傅們用粗曠堅毅的雙手,撐起一個個家庭,也撐起台灣鞋業「製鞋王國」美名,為台灣傳統製造業開創一波黃金高峰。 而今,隨著鞋業歷史的興衰起伏與產業外移,擁有絕佳工藝的製鞋老師傅也日漸凋零,許多品牌鞋廠、代工鞋廠或早期台灣的格仔場(傳統的小型鞋廠),不願見老招牌熄燈,積極思考如何轉型突破。 這些尋覓一線生機的傳統鞋廠,在轉型過程中常面臨困境,因為傳統生產模式無法與時俱進,又因傳統鞋品設計尚未數位化,完全仰賴老師傅的經驗,雙雙皆由手工製作完成,相當耗時費事,而鞋品市場又快速朝向「快時尚」與「大量客製化」潮流發展,為因應趨勢翻轉困境,鞋廠勢必要創新智慧化研發製程,尋找一條可以永續經營的道路。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自100年委由鞋技中心成立「鞋類快速設計打樣中心」

2016.08.16
2016.08.10

開放資料生態系統 創造價值/鄧東波

把資料賦予開放授權條款後,在網路上釋出,讓資料可以開放被取得、散佈、及再利用,甚至是機器可以直接讀取,然而,這只是開放資料必要的第一步;能充份利用開放資料,解決問題,才是開放資料的價值,這些問題包含,政府如何透過開放資料讓民眾了解政策,並吸引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或是,政府、企業或非政府組織如何透過開放資料,建立起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以共同解決問題,強化治理效能。 每一種資料的開放都涉及到一定的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例如,政府單位可以是資料生產者或供應者,而記者可以是資料的使用者,利用開放資料來寫報導,但記者也有可能無法直接使用政府所開放的資料,而是透過自願性技術社群的幫忙,將開放資料整理、分析、甚至混搭別種資料後,記者才有辦法利用資料。然而,開放資料數量與種類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所涉及的利益關係人有可能變得廣泛且複雜,而涉及開放資料的利益關係人所建構的網絡,就如同生態系統一樣。 事實上,這樣的開放資料生態系統,可投射出資料產業的樣態,並且有各種角色扮演,如資料生產者、資料消費者、及資料分析者,各成員間有資料的供應與需求的關係,這供需之間則造成資料的流動

2016.08.10
2016.08.02

臺灣地熱能源 開發展望與困境/宋聖榮

地熱是一種乾淨、不受天候影響、運轉率高、地表使用面積小且可作為基載電力的能源,因此近年來繼再生能源的風力、太陽光電之後,受到國際間更多的重視。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大都是傳統淺層的地熱能,但蘊藏於更深部地層(3,000-10,000公尺)之熱能更是龐大,且較不受地域限制。 EGS(增強型地熱發電系統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技術開發雖已將近30年,但目前碰到的瓶頸為誘發地震和注水回收率低的問題。針對上述兩個EGS所面對的難題,美國能源部地熱技術辦公室於2014年提出『地熱能源研究新領域實驗室』(Frontier Observatory for research in Geothermal Energy,FORGE),整合所有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和工程等技術,發展高溫水平鑽井和小規模注水液裂工程,希望克服開發EGS誘發地震和注水回收率低的問題,使美國的地熱發電規模達100 GW(十億瓦)以上,供給美國一億個家庭的電源使用。幾乎同一時間,瑞士Basel-EGS計畫也於2015年提出相似的概念,高溫水平鑽井和小規模注水液裂和密迴路灌水取熱計畫

2016.08.02
2016.07.29

經濟部建構雲物互聯生態系,打造雲端產業應用典範/吳明機

隨著全球化發展與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產業面對生產成本上升與出口衰退等困境,開始思考創造新一波競爭優勢的轉型必要。鑑此,經濟部透過「雲端服務暨巨量資料產業發展計畫」,成立雲端產業服務團,配合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等五大創新產業推動方案,並藉由雲端、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與應用,促成服務業與製造業加入創新元素,建構雲物互聯生態體系,加速產業運用資通訊技術升級轉型,並提供未來資料經濟、智慧經濟(例如AI人工智慧、關燈工廠)、體感經濟(例AR、VR)等產業創新基礎以永續發展。 經濟部於雲端、大數據產業推動,除持續藉由雲端服務帶動其他產業服務加值轉型,105年依循政策推動方向設定「製造業服務化」及「國際輸出」2主軸,思考如何在現有的製造技術能力,結合雲物互聯技術,有效提升製造能量,甚至整案輸出。

2016.07.29
2016.07.26

重塑國家創新系統 / 詹文男

最近軟硬整合的議題發燒,如何擺脫台灣重硬輕軟,軟體不振,同時開展五大創新產業的問題,成為產、官、學、研熱烈討論的議題。尤其政府轄下的研究法人,也在此波的討論中,成為議論的焦點。到底是整合,還是整併,目前看來都還沒定案。而學校在此波法人改革及創新系統應扮演的角色,也屢屢被提出探討,究竟國家應該如何思考各機構的定位與角色?考驗新政府的智慧。 基本上,觀察全球主要國家的創新研發體制,可以了解大部分的知識創新來源,多以大學及研發機構為主,配合健全的產業發展環境,許多創意得以源源不斷的出現。而歐美等國,其大學及研究機構往往與產業界緊密結合,因此,在研發標的選擇、研發的執行與銜接,以及所呈現出來的成果與績效相對較佳,而這個緊密結合的體系,除了大幅降低可預見的風險外,也更即時的契合產業與市場的需求,當然也促成了創業行為的蓬勃發展。 尤其,我們也觀察到世界主要國家的大學或研發機構,現今多已朝向自由化、法人化轉型,並藉創新及創業的手段因應產業環境的變化。在此潮流下,開放與競爭已成為各國創新系統發展的主要策略,其源源不絕扶植新創的企業,並透過具整合性的國家創新系統,累積一定研發能量做為

2016.07.26
2016.07.19

你累了嗎?用同心圓管理壓力/王榮春

你累了嗎? 做好壓力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覺察自己的壓力。「張老師」台北諮商輔導中心曾經提供一份壓力的試煉與考驗無時不在。當學生,有升學的壓力;畢業後,有就業的壓力;就業後,有工作的壓力;結婚後,有家庭的壓力;買股票,有漲跌的壓力;連中樂透或摸了大獎,都可能讓我們產生壓力。 然而,並不是所有壓力,都會讓人不適。有時適度的壓力加上適度的因應作為,反而可以激發潛能,邁向另一個生涯高峰。但是無可諱言的,如果面對的壓力太大且個人的調適狀況又不理想,心力交瘁的困境,甚至生理疾病就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簡單易用的檢測表,或許你可以用這個檢測表(下方圖一),看看最近的壓力是否過大?避免讓壓力俘虜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自己」的壓力管理。分享幾個當你覺得壓力來襲時,「自己」就可以執行的壓力管理方法。 找回人生的主控權 自己學的是心理學,常碰到朋友找我聊目前工作遇到的壓力。我發現這些問題的背後都與二個圈圈有關,只要我們能搞清楚這二個圈圈,或許壓力反而會讓你找到更多發展自我的機會。你可以想像這二個圈圈是個同心圓。外環的圈圈是你「關心」的範圍,內環的圈圈是你可以「影響

2016.07.19
2016.07.12

通膨率與颱風 / 于國欽

由於尼伯特颱風來襲,讓我想起颱風與通膨率的問題。 通膨率向來是美國聯準會升息與否的重要依據,而影響通膨率走勢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景氣的冷熱、貨幣供給的寬鬆、匯率的變化、國際原油及農工原料的行情等等。然而在台灣,通膨率的高低還經常與颱風次數密切相關。 颱風怎麼會影響通膨率(消費者物價漲幅)?原因很簡單,颱風一來,蔬果價格必然大漲,蔬果漲價又會影響外食費率,在預期心理推波助瀾下,通膨率自然會扶搖直上。 觀察歷年資料,確實支持這樣的論述,民國八十三年提姆、凱特琳、道格接連而來,重創台灣,蔬菜價格於七、八月連漲二成、五成,水果漲三成,通膨率連續兩個月超過6.6%,於是將這一年的平均通膨率推升至4.1%。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底賀伯橫掃台灣,非僅讓五百戶房屋全倒,讓農作物損失近150億元,由於蔬果產區受創嚴重,八月通膨率升逾5%,全年平均也達3.1%。 八十九年的象神,九十四年海棠、泰利、龍王,九十七年的卡玫基、鳳凰、辛樂克、薔蜜,九十八年莫拉克、一百零一年的蘇拉、天秤,去年的蘇迪勒、杜鵑,都是讓大家印象深刻的颱風,這些颱風挾帶著暴雨重創蔬果產區,以致

2016.07.12
2016.07.05

加入TPP需要細緻的溝通與評估 / 譚瑾瑜

針對今(2016)年二月正式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世界銀行在六月公布TPP總體經濟影響評估報告,並研析TPP對於成員國與非成員國的潛在影響。由於TPP涉及的範圍廣泛,世界銀行在研究影響時,除了觀察關稅調降及消弭非關稅障礙之外,更進一步關注於不同開發程度的成員加入TPP之後,藉由調和法規,對於國內跨國投資及供應鏈的激勵效應差異。因此,也提醒想要加入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在準備上,有必要進行更細緻的評估與溝通。 目前各個成員國都在進行國內相關的法令程序,除了檢視審查法條之外,若干成員國的智庫亦針對TPP正式公佈的文本,評估國內產業影響。整體而言,雖然TPP對於若干產業或許有所衝擊,然而大部分都得出對於國內整體經濟有利的結果,此亦顯示,推動經貿自由化對於提升全體國民福祉有其助益,而加入TPP也須了解產業實際影響情形,提早針對受損產業研擬因應之道。 倘若我們深入觀察,即可明瞭即使單一產業可蒙其利,可能在產業裡的部分企業卻因主力在內外銷不同而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無法保證所有在產業裡的企業都沒有衝擊,因此,單就行業別整體關稅稅率變化進行產業檢視,可能仍無法全面了解

2016.07.05
2016.06.29

廢棄資源物能源化,綠能發展新趨勢/吳明機

廢棄物處理一直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經濟部自91年訂定發布「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迄今已近15個年頭,在產業界與經濟部工業局的共同努力下,工業廢棄物的回收率 已由56.0%大幅提升至83%。然而,在全球能源供應吃緊的當下,如何持續抬升工業廢棄物回收率,同時創造綠色能源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則為當下各界需共同面對的關鍵課題。 廢棄物 轉換為可用能源 由於國內傳統鍋爐,多以粉(煙)煤、重

2016.06.29
前往第 頁 / 共32頁
facebook ig line youtu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