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
Loading
關於經新聞
即時新聞
影音專區
圖文懶人包
謠言澄清
名家論
活動特報
首頁
名家論
搜尋類別:
請選擇搜尋類別
能源
商業
水資源
投資
國際貿易
產業與科技
經濟統計
標準檢驗
國營事業
智財與專利
其它議題
人事資訊
地質礦物
中小企業與新創
時間:
至
關鍵字:
2017.07.14
沙崙科學城對我國綠能產業發展重要性/陳建富
我國產業結構過往是以製造代工為主,創新的能量與成果,仍落後歐美先進國家,主要原因包含無法掌握技術開發契機、推動產業創新或發展具前瞻性的產業升級遲緩。再來國內產業重視成本降低,以致於和產業技術先進國家的鏈結度相對較低,創新能量相對不足。為此,急需推動「以創新為驅動核心」的發展計畫,轉換我國經濟成長到創新驅動的模式。 政府規劃沙崙綠能科學城之政策脈絡,主要是將科技研發能量在南部聚落化生根,進而帶動國土均衡發展。整體範疇納入高鐵台南站週邊土地,以規劃一完整園區。 透過行政院網站可了解,綠能建設項目預算編列內涵為補足綠能發展所需基礎建設的缺口,盤點欠缺綠能技術及建設,利用我國半導體與系統整合的國際競爭優勢,推動台灣具競爭力的綠色能源潔淨技術,建立「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協助國內相關產業跨入此一商機無限的前瞻技術領域,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帶動產業轉型新契機。 綠能產業是未來趨勢,也具有商機,台灣雖小,如果我們能夠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推動綠能發展,非常有機會成為亞太綠能創新研發中心及試驗場域,同時也是具有高商業價值的未來產業。 為落實綠色矽島理念,沙崙綠能科學城將以共生生態的思考方
2017.07.14
能源
more
2017.07.11
促進跨縣市區域合作與整合 迎向全球區域競爭新挑戰/譚瑾瑜
近年來受到全球化及交通、通訊科技持續快速發展影響,世界各國城市與城市之間各方面的互動交流更為便捷,而各國主要城市群亦紛紛興起相互聯結、加強合作的發展趨勢,以形成城際之間優勢互補,進而打造出城市合作、強強相加且更具競爭力的跨城市區域整合。例如亞洲的日本大東京、大京阪,中國大陸的京津冀、粵港澳,歐洲英國的大倫敦、芬蘭的大赫爾辛基等,均是當前全球跨城市區域整合風潮中的重要範例。 今(2017)年三月中共兩會期間,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揭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7月8日中國大陸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廣深港高鐵則預計在明(2018)年通車,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等城市間的交通的聯結和便捷,促進粵港澳地區人員、物流、資訊和金融的互通流動,也加速珠三角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化整合。 天下雜誌也以粵港澳大灣區整合過程與效益為報導主題,以廣州、深圳、香港為主的大灣區整合發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報導,其結論除看好粵港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更認為粵港澳大區域整合了廣州、東莞、佛山、增城一帶的傳統產業與資訊科技製造業、深圳創新研發和通訊3c產業,以及香港的金融、物流、貿易服務業
2017.07.11
國際貿易
more
2017.07.04
人工智慧的商機與挑戰/詹文男
最近人工智慧火紅,關注之人無不驚嘆AI進展之迅速。尤其是當Google的AlphaGo連續扳倒60位頂尖圍棋高手時,AI再起之論響徹雲霄。 而就在各界對AI寄予無限期待時,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卻說「台灣沒有技術、資金、應用情境、實驗場域,以及能識別並幫助創業的VC,更沒有大數據及市場可推動AI發展!」。但阿里雲的創辦人,目前是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卻樂觀的認為「台灣可能是最有機會做人工智能的地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都有其立論依據,值得各界在思考如何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時進一步省思。 基本上,在硬體效能大幅提昇、演算法不斷推陳出新,以及各種數據大量產生的推波助瀾下,AI的應用深度與領域較過去已有大幅度的進展。例如在農業上,美國已有公司運用AI發展相關機器設備,用以檢測害蟲和雜草,而後噴洒農藥;也有公司推出自動化採收蘋果的機器,透過攝影裝置獲取果樹相片,用圖片識別技術定位哪些適合採摘,然後用機械手臂採收,不傷到果樹和蘋果,大量降低勞力的需求。 在工業上的應用就更加普遍,例如工業機器手臂、救災機器人…等,這些機器設備藉由通訊、感測器及演算法達到人與機器
2017.07.04
產業與科技
more
more
2017.06.27
印度市場10年省思/杜富漢
台灣人對印度的好奇心始終存在,但對印度的探索多淺嚐即止。尤其對台商而言,印度是個要花力氣經營的市場,前往印度拓展市場的人數,遠少於日本、韓國、甚至是中國大陸。過去在2007-08年,快速成長的印度市場,曾吸引眾多台商前往拓銷;十年後的今日,持續成長的印度市場,更值得台商重新檢視定位和拓銷的策略。 近10年來,印度商機蓬勃,各地廣建機場、捷運、購物中心及住商辦大樓,消費者由購買二手手機到智慧型手機,小汽車由奢侈品到豪華房車滿街跑。印度於1991年經濟改革,取消特許制度(permit raj),生產力得以釋放,經濟發展日漸自給自足,並已成長為全球第6大經濟體。隨人民可支配所得增加,購買力持續攀升,連窮人也開始消費。2007-08年,在孟買購物500盧比可能找不開; 2016-17年廢鈔後,持2000盧比紙鈔消費成為常態。 印度的消費力可從幾個地方來看,在外食的部分,即使費用飄漲,但到餐廳享受美食的印度人越來越多:出國旅遊人數也持續增加,全家(族)出遊足跡遍及東南亞、中國大陸、及歐美各國;以及購物中心、超級市場的採購人潮,採買的物品種類趨於多樣化,市場上家電、智慧型手機、汽機車銷
2017.06.27
國際貿易
more
more
2017.06.20
我們需要一個前瞻性的經濟政策/李家同
有的時候我們會很擔心我們的經濟,因為經濟不好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比方說,我們都認為我們的薪水太低、我們的年金制度有危機,這都和經濟有關的。 如果我們看一下世界上所有的富有國家,僅有少數是靠自然資源的,絕大多數富有的國家都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們的國家並不是農業國家,但是我們在工業方面和先進國家比起來仍然有一個很大的距離。 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絕不是呼一些漂亮的口號,而是要冷靜地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國家有非常高級的工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國家的工業技術都是自有的,而非買來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先要有好的基礎工業技術,在這個基礎之上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們才是最後能擁有非常高級的工業產品。 國家的前瞻經濟政策就是要將眼光放得非常之遠,我們要有野心將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一個工業高級的國家,而我們必須也要有耐心,因為沒有一個高級的工業技術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 我在此有一個具體的建議,那就是我們政府想出幾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業產品,這些工業產品的規格都相當地高,而且是我們目前的工業水準完全做不到的,政府應該投資在這一個產品的研發上。最重要的是,要給我們
2017.06.20
產業與科技
more
more
2017.06.08
強化資訊軟體 驅動產業轉型/呂正華
數位經濟透過各種創新數位科技,並結合跨域整合平臺與創新服務模式,重新定義了消費行為與商業模式。其中包含雲端運算、大數據、AI人工智慧、VR虛擬實境/ AR擴增實境、API經濟及資訊安全等創新數位科技,更被視為下一波數位轉型的關鍵要素。 隨著新興資通訊科技的商業化整合應用,正逐漸落實到製造業與服務業當中,除了帶動產業智慧化發展,促進相關創新資訊服務模式與軟體產品的推陳出新,更為全球資訊服務暨軟體產業注入新的動能。例如在製造業智慧化方面,結合聯網感測裝置與雲端大數據資料分析,發展出精準化的維修預測服務等,驅動製造業的服務應用發展;在服務業智慧化方面,結合雲端運算、地理大數據與智慧行動聯網裝置發展出多樣化的適地性服務,像是結合汽車、精準定位與即時路況的叫車服務與導航服務等,進而驅動服務業虛實整合的發展。 製造業智慧化與服務業智慧化帶來高度客製化的服務與軟體需求,為資訊服務與軟體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更多跨域整合也值得業者深耕各利基型領域。 資訊軟體 成為應用服務核心 數位科技的驅動下,軟體正是這些新興科技的核心。臺灣資訊軟體業為了能掌握商機、跟上全球
2017.06.08
產業與科技
more
more
2017.06.06
貿易也要大數據 解密東協市場流行趨勢/林淑惠 博士
政府拚新南向,東南亞正當紅!外貿協會運用大數據蒐集與整理東南亞當地市場最熱門的議題,探索在地年青人的喜好以及流行符號,一窺東協市場的流行趨勢! 文青(Hipster) 什麼是文青?其實無論是「真文青」或「偽文青」,都是兩群拒絕追隨流行、標誌自己與眾不同品味的年青人。網路時代來臨,龐大訊息快速地傳遞,主流文化與次文化頻繁地交流與衝突,使「文青」被視為一種流行的消費現象。 隨著東協消費者收入水準持續上升,該區域中產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重視面向,已由價格導向逐漸轉向設計、文化與質感,此趨勢在泰國的曼谷、菲律賓的馬尼拉、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以及印尼的雅加達等之東協主要城市尤其普遍,東南亞的熱帶文青風潮應運而生。 知名的東協文青市集有泰國曼谷的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Tha Maharaj)、菲律賓馬尼拉的Salcedo Market、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八打靈再也17區(Petaling Jaya Section 17)、印尼雅加達的Panglima Polim,這些市集皆群聚「文青」產品,形成各類「文青」產品的銷售和宣傳通路,吸引當地甚至是全球文青前來朝聖! 自拍(Selfi
2017.06.06
國際貿易
more
more
2017.05.23
從劉備三顧茅廬的獨白 看政策溝通/于國欽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他首次拜訪孔明,向前來應門的童子說明來意,他說:「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拜見先生。」聽完冗長的獨白,童子說:「我記不得許多名字。」劉備說:「你只說劉備來訪。」 明明很簡單的劉備來訪,卻說了一大串頭銜,弄得小孩頭都昏了,但劉備這樣的自我介紹還不是最厲害的,看過雍正王朝的人一定對張廷玉不陌生,他除了是雍正的重要幕僚,也負責編明史,明史每卷一開頭都會有這麼一段:「總裁官總理事務 經筵講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兼管吏部戶部尚書事加六級張廷玉等奉敕修。」這樣的介紹很周延,但也太囉唆了。 先別笑劉備、張廷玉,今天我們政府的政策說明不也是如此嗎?許多法律條文、許多會議通知、甚至連要點、辦法的名稱不也如此嗎?舉例來說內政部規範大陸民眾來台購屋的辦法名稱為《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許可辦法》,真是冗長;為鼓勵民間的力量投入政府所劃定的都更地區,財政部訂了一個辦法,其名稱為《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之都市更新事業機構投資於都市更新地區適用投資抵減辦法》,我們大概沒有辦法一口氣唸完它。 這只是法規名稱而已,內容更時而佶屈聱牙,時而
2017.05.23
more
more
最前頁
21
22
23
24
25
最末頁
前往第
頁 / 共44頁
2016.04.13
讓退休潮,成為企業轉型的助力 / 葉明芬
51 歲的 Tony 才剛過半百,工作已年滿30年。他從退伍後,一直在清潔用品製造業工作。退休前,他在中國華南地區管理工廠,不論是產品的生產製造流程,或是建廠的經驗、廠務管理都擁有深厚的經驗值。退休返台後,除了陪伴家人,也曾想再進入其他企業,只是,薪資不如預期,工作30年後,對全職工作也有點意興闌珊。 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一家新創有機清潔品的年輕創業家 Jerry,Jerry 無法負擔 Tony 全職薪水,卻非常需要 Tony 生產管理流程經驗,Jerry 與創業夥伴商討後,邀請 Tony 擔任業師,彈性工時指導年輕人,以補產品製造與管理經驗的不足。 Tony 從大企業退休,但退而不休,反成中小企業或新創企業的助力。 提早退休,企業傳承的隱形炸彈 因應人口老化趨勢,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討論「延後退休」的議題,台灣卻普遍出現「提早退休」的現象。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進行「中高齡工作歷程調查」發現,全體已退離職場者之平均退離年齡為 45.91 歲,而未滿 45 歲退離職場者,計 81 萬 2 千人,占已退離總人數 40.3%。 再參考主計總處 20
2016.04.13
人事資訊
more
2016.04.12
針對「經新聞」於2015年4月30日及同年7月14日刊載之「歐洲電網對德國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及「德國,是不是綠能大國?」二篇名家論專文之補充說明:
查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常務次長Rainer Baake於2014年12月11日發出新聞稿中,曾指出德國自2000年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EEG)通過開始,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增加144TWh,而核電發電量減少72TWh,再生能源確有降低德國國內化石燃料使用之效;另文中提及德國2009年至2013年間褐煤發電成長之事實,係因當時新興市場之排放權證進入歐盟交易系統後,天然氣發電減少,因而導致燃煤比例相對提高,特此提出資料補充。 原文中文翻譯如下: 德國的能源轉換過程,真的像是法蘭克‧德西許納(Frank Drieschner)在報紙上說的那樣,是一個骯髒的錯誤嗎? 讓我們從檢視一些事實開始。2000年的時候,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了再生能源法修正草案(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同一天政府批准了一個逐步停止核能運轉的時間表。從那時開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上升了144萬億瓦特/時 (TWh),而同時核能電廠產生的電量下降了72萬億瓦特/時。從那時開始,再生能源發電量快速增加,補足甚至遠遠超過了因逐步減產而下
2016.04.12
能源
more
2016.04.06
產政攜手共創新格局 / 詹文男
新政府即將在五月正式上台,相信大家都寄予高度的期待。尤其面臨出口不振,產業亟待轉型的當下,如何振衰起蔽,相信各界都在等著新政府如何出手。不過,雖然媒體報導新政府的幕僚已有許多的產業政策思考與作為等著開展,但個人認為,情勢要有所突破,除了政府的方向與措施外,產業本身的努力與配合,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亦即產業政策要發揮作用,不能單靠倚賴政府,企業也需攜手向上,產業轉型才能竟其功。而哪些是企業必須努力的呢? 開放心態 首先是應以開放心態迎向國際良性競爭。臺灣企業目前面臨的考驗,除要保持與日韓企業間的競爭優勢外;另一方面更是隨著中國與東南亞經濟體崛起,而備感競爭壓力。事實上,臺灣企業在全球仍保有相當經營實力,有許多隱藏在臺灣各地的中堅企業,甚至許多採行利基策略的中小企業,但卻往往是國際大廠緊密的合作夥伴,其競爭實力放眼全球並不遜色。 因此,在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具備關鍵性技術與Know-how的臺灣企業應儲備信心,用開放的意識與心態面對國際化的挑戰。如強化自身組織成員的雙語、多語能力,培養良好的國際視野與經驗,甚至進一步吸收國際同業或異業的經營模式,截
2016.04.06
商業
more
2016.03.29
重視成長,更要重視分配 / 于國欽
我們多數時候只關心,台灣該不該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該不該儘速簽署兩岸貨貿、服貿協議,該不該成立類主權基金投資重點產業等等。然而,何以要這麼做?我們總不假思索的認為,這樣對經濟才有幫助。 「這樣對經濟才有幫助」這句話是很模糊的,到底是對誰有幫助?是對資本家有幫助、對中小企業有幫助、還是對勞工有幫助?是對傳產有幫助、對生技有幫助、還是對農業有幫助?經濟成長的果實最後是雨露均霑地分配到各階層,或者僅歸少數人享有?若自由貿易、GDP成長的果實至終無法讓多數人分享,這樣的成長是難以持久的。 何以說GDP分配不均會影響經濟成長?因為當家庭收入停滯,他們必然會節省開支,如此一來民間消費勢將走疲,而占GDP近六成的民間消費一旦走疲則經濟豈有不趨緩之理?遺憾的是,台灣近年的情況正是如此。 我們二十多年來藉由入會(WTO)談判、促產條例積極進行貿易自由化及發展重點產業,期間確實創造了可觀的GDP,然而所創造的成長果實分配到哪兒?依主計總處估計,近二十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由50.3%降至43.9%,這意味著多數家庭所分享的成長果實逐年下滑,早已
2016.03.29
商業
more
2016.03.25
加強手機軟體規範,保障民眾權益 / 吳明機
台灣低頭族全球第一,平均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將近 200 分鐘。根據統計,2015 年第一季在全球遊戲 App 營收排行榜中,台灣高居全球第六;同時台灣更是亞洲地區 App 下載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其中以通訊軟體及遊戲軟體居高。 通訊 APP 消費權益保障 目前我國民眾上網推估超過 1,800 萬人,其中有 56.3% 上網的主要活動是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根據即時通訊軟體業者 Line 所發布資料顯示,在台灣有超過 1,700 萬人使用它所提供的服務。相較於其他消費活動,即時通訊軟體服務使用普及度更高;為能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即時通訊軟體發展出貼圖等加值服務商業模式,也衍生越來越多的消費糾紛。
2016.03.25
商業
more
2016.03.22
企業賺的是機會利潤,還是管理利潤? / 晉麗明
企業衝刺上半年業績的同時,經營者必須省思:企業賺的是機會利潤?還是管理利潤?這會影響組織要將資源,投資在什麼方向;同時,這樣的原則檢視,也有助企業發現經營風險。 機會利潤將會逐年遞減 許多新創事業,初期賺的是機會利潤,例如科技新產品、網路團購、社群網站、加盟連銷、共享商機等,都是切入了一個新技術或是與網路或通路結合的新商模,果然在市場上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與迴響;但接下來的場景,競爭對手一窩蜂的爭相投入,競合角力的結果,將市場大餅愈切愈細,許多業者不堪競爭,中箭落馬,或是市場重新洗牌,如軍閥般各據山頭,隨著短兵相接的競爭,成本將會不斷墊高,利潤也會愈來愈薄;這樣的情景,在PC、筆電、平板及手機等產品上顯現,而網路創意與相關商模,由於進入障礙低,也容易在機會利潤快速燃盡後,讓企業灰飛煙滅! 管理利潤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機會利潤被競爭對手及市場鯨吞蠶食後,如果沒有適時轉向獲取管理利潤,那麼企業很快就會被淘汰,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網路商店、曾在街頭林立的涮涮鍋、甜甜圈、蛋塔、及各種型態的連鎖加盟業都有相同的故事與黯然退出市場的結局。
2016.03.22
商業
more
2016.03.15
強化 TPP 溝通 重拾自由化信心 / 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文本正式出爐之後,除了TPP成員積極進行國內確認生效的工作之外,印尼、南韓、泰國與菲律賓等亞太國家均表達參與TPP之意願,而希望申請參與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更是積極分析文本內容及盤點國內法規落差。透過行政院早已成立TPP/RCEP專案小組,在TPP完成談判之後,要求各部會於今年三月底之前提出修法內容,並更新評估報告,期能做好台灣加入TPP所需要的準備。 除了做好上述擴大更新影響評估、加速體制調和與因應、爭取各成員國支持等談判準備工作之外,在加入TPP之前,做好國內意見徵詢與溝通恐怕更是當前準備加入TPP之際最重要的工作。政府已經在1月27日成立TPP溝通專案辦公室,希望能夠在加入TPP之前,傾聽及蒐集各界意見,透過互動將加入TPP將會面臨的經貿環境變化,做一個良好的溝通,也希望能夠透過TPP溝通,去除過往黑箱負評,重拾產業公協會、縣市政府、各界人士對於台灣參與全球經貿自由化的信心。 事實上,台灣在加入WTO時,便曾面臨過一次關稅大幅下降、經貿法規大幅鬆綁、大幅開放外資進駐投資的自由化過程。以衝擊較大的農業為例,當時農業平均關稅從20.6
2016.03.15
國際貿易
more
2016.03.09
正確認識「土壤液化」/ 江崇榮
春節前夕,台灣南部的大地震,引起部分地區出現土壤液化現象,讓「土壤液化」受到國人的重視。 無論是傳統媒體的電視、報紙,或是網路新媒體,對於「土壤液化」這個名詞,討論相當多。 但到底什麼是土壤液化?如果住家附近可能發生這種現象,該如何面對? 100 秒,讓您秒懂「土壤液化」。 更多土壤液化資訊
2016.03.09
地質礦物
more
2016.03.04
土壤液化不可怕 / 李錫堤
土壤液化(soil liquefaction)是指土壤因地震的壓密作用,使裏層土壤的水份被擠壓到表層,土壤顆粒間的水壓升高,有效應力下降,土壤失去抗剪強度,呈現如液態的狀況。當地表承受不住地下水的壓力時就會發生變形、破裂、噴水及噴砂,房屋與結構物下沉、傾斜、龜裂、甚至傾倒,地下管線破裂或上浮等。 「土壤液化」的危害 土壤液化現象是受強烈振動時發生的,當震度達到五級以上 (加速度大於0.08g),在地下水位高的年輕沉積層或土壤會有液化的可能。所以,海岸或河岸低地、低窪地區或舊河道的填土區、有年輕沉積層的山麓地區等,是土壤液化的高潛勢區。震度越高或加速度越大,土壤液化的可能性越高,且土壤液化的深度也越深,災情會隨著震度或加速度增大而擴大。 「土壤液化」並不可怕 土壤液化在各種地震災害中並不是最可怕的。地震災害包括:斷層錯動、地盤變形、強烈振動、山崩、地陷、海嘯及土壤液化等。海嘯及大山崩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命損失,強烈振動也會造成多量的房屋倒塌,斷層錯動、地盤變形與地陷等會對結構物造成直接的破壞,但其範圍較局限於斷層線及其鄰近地區。地震時的土壤液化一般災範
2016.03.04
more
2016.03.01
作者: 王義智 / 資策會 產業情報研究所 (MIC)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副主任
在創投圈,會把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未上市新創公司稱為「獨角獸」;如果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則稱為「超級獨角獸」。獨角獸象徵著難得與可貴,而網路產業中的獨角獸,更是創新與商業化的具體展現。 Airbnb 引領「共享經濟」風潮 這些獨角獸,在各個面向重塑我們的生活體驗與工作型態。例如 Airbnb 網站,讓全球屋主出租分享自有客房,竟以超過 250 億美元的市值成為獨角獸,除了讓閒置的資源有效運用,並增進就業機會外,即時公開透明的評價制度,提高屋主服務意識,也改善旅行住房體驗。而 Airbnb 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帶動了全新的「共享經濟」。資誠集團 (PWC) 估計,全球共享經濟產值將由 2013 年的 150 億美元,成長至 2025 年的 3,350 億美元。 隨實體零售業者紛紛加入電商戰局,傳統電商市場競爭程度日益加劇。於此同時,在大智移雲等科技快速發展下,全產業電商化加速發展,舉凡在交通、金融、教育、娛樂、居住等服務領域,均開始運用與導入電子商務,來開展創新的服務與商業模式。 現階段,電子商務運作模式為「透過網路將商品販售給消費者
2016.03.01
商業
more
2016.02.25
推動「水龍頭驗證標章」 消費者、產業雙贏 / 吳明機
我國衛浴五金產業每年產值約新台幣 500 億元,衛浴五金廠商數量約 300 家,其中約 200 家位於中部,以彰化縣頂番里為中心,匯聚水五金供應鏈,形成水五金產業聚落。 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是凝聚業者共識與團結互助的產業代表。近年來,水五金協會常接到消費者反映水龍頭品質不佳,而 2015 年 7 月香港爆發鉛水事件、2015 年 10 月台灣爆發鉛管事件,更讓民眾重視飲水安全。 歐美先進國家,對於水龍頭溶出之有害物質,均有嚴格規範,如美國的 NSF 法規、歐盟 EN 法規等。管制項目除了鉛之外,尚包含鎘、鋅、銅等 10 幾種以上的重金屬,以及超過百種以上的有機物,如塑化劑、多氯聯苯、亞硝胺...等。
2016.02.25
產業與科技
more
最前頁
21
22
23
24
25
最末頁
前往第
頁 / 共32頁
2017.07.14
沙崙科學城對我國綠能產業發展重要性/陳建富
我國產業結構過往是以製造代工為主,創新的能量與成果,仍落後歐美先進國家,主要原因包含無法掌握技術開發契機、推動產業創新或發展具前瞻性的產業升級遲緩。再來國內產業重視成本降低,以致於和產業技術先進國家的鏈結度相對較低,創新能量相對不足。為此,急需推動「以創新為驅動核心」的發展計畫,轉換我國經濟成長到創新驅動的模式。 政府規劃沙崙綠能科學城之政策脈絡,主要是將科技研發能量在南部聚落化生根,進而帶動國土均衡發展。整體範疇納入高鐵台南站週邊土地,以規劃一完整園區。 透過行政院網站可了解,綠能建設項目預算編列內涵為補足綠能發展所需基礎建設的缺口,盤點欠缺綠能技術及建設,利用我國半導體與系統整合的國際競爭優勢,推動台灣具競爭力的綠色能源潔淨技術,建立「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協助國內相關產業跨入此一商機無限的前瞻技術領域,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帶動產業轉型新契機。 綠能產業是未來趨勢,也具有商機,台灣雖小,如果我們能夠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推動綠能發展,非常有機會成為亞太綠能創新研發中心及試驗場域,同時也是具有高商業價值的未來產業。 為落實綠色矽島理念,沙崙綠能科學城將以共生生態的思考方
2017.07.14
2017.07.11
促進跨縣市區域合作與整合 迎向全球區域競爭新挑戰/譚瑾瑜
近年來受到全球化及交通、通訊科技持續快速發展影響,世界各國城市與城市之間各方面的互動交流更為便捷,而各國主要城市群亦紛紛興起相互聯結、加強合作的發展趨勢,以形成城際之間優勢互補,進而打造出城市合作、強強相加且更具競爭力的跨城市區域整合。例如亞洲的日本大東京、大京阪,中國大陸的京津冀、粵港澳,歐洲英國的大倫敦、芬蘭的大赫爾辛基等,均是當前全球跨城市區域整合風潮中的重要範例。 今(2017)年三月中共兩會期間,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揭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7月8日中國大陸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廣深港高鐵則預計在明(2018)年通車,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等城市間的交通的聯結和便捷,促進粵港澳地區人員、物流、資訊和金融的互通流動,也加速珠三角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化整合。 天下雜誌也以粵港澳大灣區整合過程與效益為報導主題,以廣州、深圳、香港為主的大灣區整合發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報導,其結論除看好粵港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更認為粵港澳大區域整合了廣州、東莞、佛山、增城一帶的傳統產業與資訊科技製造業、深圳創新研發和通訊3c產業,以及香港的金融、物流、貿易服務業
2017.07.11
2017.07.04
人工智慧的商機與挑戰/詹文男
最近人工智慧火紅,關注之人無不驚嘆AI進展之迅速。尤其是當Google的AlphaGo連續扳倒60位頂尖圍棋高手時,AI再起之論響徹雲霄。 而就在各界對AI寄予無限期待時,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卻說「台灣沒有技術、資金、應用情境、實驗場域,以及能識別並幫助創業的VC,更沒有大數據及市場可推動AI發展!」。但阿里雲的創辦人,目前是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卻樂觀的認為「台灣可能是最有機會做人工智能的地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都有其立論依據,值得各界在思考如何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時進一步省思。 基本上,在硬體效能大幅提昇、演算法不斷推陳出新,以及各種數據大量產生的推波助瀾下,AI的應用深度與領域較過去已有大幅度的進展。例如在農業上,美國已有公司運用AI發展相關機器設備,用以檢測害蟲和雜草,而後噴洒農藥;也有公司推出自動化採收蘋果的機器,透過攝影裝置獲取果樹相片,用圖片識別技術定位哪些適合採摘,然後用機械手臂採收,不傷到果樹和蘋果,大量降低勞力的需求。 在工業上的應用就更加普遍,例如工業機器手臂、救災機器人…等,這些機器設備藉由通訊、感測器及演算法達到人與機器
2017.07.04
2017.06.27
印度市場10年省思/杜富漢
台灣人對印度的好奇心始終存在,但對印度的探索多淺嚐即止。尤其對台商而言,印度是個要花力氣經營的市場,前往印度拓展市場的人數,遠少於日本、韓國、甚至是中國大陸。過去在2007-08年,快速成長的印度市場,曾吸引眾多台商前往拓銷;十年後的今日,持續成長的印度市場,更值得台商重新檢視定位和拓銷的策略。 近10年來,印度商機蓬勃,各地廣建機場、捷運、購物中心及住商辦大樓,消費者由購買二手手機到智慧型手機,小汽車由奢侈品到豪華房車滿街跑。印度於1991年經濟改革,取消特許制度(permit raj),生產力得以釋放,經濟發展日漸自給自足,並已成長為全球第6大經濟體。隨人民可支配所得增加,購買力持續攀升,連窮人也開始消費。2007-08年,在孟買購物500盧比可能找不開; 2016-17年廢鈔後,持2000盧比紙鈔消費成為常態。 印度的消費力可從幾個地方來看,在外食的部分,即使費用飄漲,但到餐廳享受美食的印度人越來越多:出國旅遊人數也持續增加,全家(族)出遊足跡遍及東南亞、中國大陸、及歐美各國;以及購物中心、超級市場的採購人潮,採買的物品種類趨於多樣化,市場上家電、智慧型手機、汽機車銷
2017.06.27
2017.06.20
我們需要一個前瞻性的經濟政策/李家同
有的時候我們會很擔心我們的經濟,因為經濟不好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比方說,我們都認為我們的薪水太低、我們的年金制度有危機,這都和經濟有關的。 如果我們看一下世界上所有的富有國家,僅有少數是靠自然資源的,絕大多數富有的國家都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們的國家並不是農業國家,但是我們在工業方面和先進國家比起來仍然有一個很大的距離。 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絕不是呼一些漂亮的口號,而是要冷靜地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國家有非常高級的工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國家的工業技術都是自有的,而非買來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先要有好的基礎工業技術,在這個基礎之上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們才是最後能擁有非常高級的工業產品。 國家的前瞻經濟政策就是要將眼光放得非常之遠,我們要有野心將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一個工業高級的國家,而我們必須也要有耐心,因為沒有一個高級的工業技術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 我在此有一個具體的建議,那就是我們政府想出幾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業產品,這些工業產品的規格都相當地高,而且是我們目前的工業水準完全做不到的,政府應該投資在這一個產品的研發上。最重要的是,要給我們
2017.06.20
2017.06.08
強化資訊軟體 驅動產業轉型/呂正華
數位經濟透過各種創新數位科技,並結合跨域整合平臺與創新服務模式,重新定義了消費行為與商業模式。其中包含雲端運算、大數據、AI人工智慧、VR虛擬實境/ AR擴增實境、API經濟及資訊安全等創新數位科技,更被視為下一波數位轉型的關鍵要素。 隨著新興資通訊科技的商業化整合應用,正逐漸落實到製造業與服務業當中,除了帶動產業智慧化發展,促進相關創新資訊服務模式與軟體產品的推陳出新,更為全球資訊服務暨軟體產業注入新的動能。例如在製造業智慧化方面,結合聯網感測裝置與雲端大數據資料分析,發展出精準化的維修預測服務等,驅動製造業的服務應用發展;在服務業智慧化方面,結合雲端運算、地理大數據與智慧行動聯網裝置發展出多樣化的適地性服務,像是結合汽車、精準定位與即時路況的叫車服務與導航服務等,進而驅動服務業虛實整合的發展。 製造業智慧化與服務業智慧化帶來高度客製化的服務與軟體需求,為資訊服務與軟體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更多跨域整合也值得業者深耕各利基型領域。 資訊軟體 成為應用服務核心 數位科技的驅動下,軟體正是這些新興科技的核心。臺灣資訊軟體業為了能掌握商機、跟上全球
2017.06.08
2017.06.06
貿易也要大數據 解密東協市場流行趨勢/林淑惠 博士
政府拚新南向,東南亞正當紅!外貿協會運用大數據蒐集與整理東南亞當地市場最熱門的議題,探索在地年青人的喜好以及流行符號,一窺東協市場的流行趨勢! 文青(Hipster) 什麼是文青?其實無論是「真文青」或「偽文青」,都是兩群拒絕追隨流行、標誌自己與眾不同品味的年青人。網路時代來臨,龐大訊息快速地傳遞,主流文化與次文化頻繁地交流與衝突,使「文青」被視為一種流行的消費現象。 隨著東協消費者收入水準持續上升,該區域中產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重視面向,已由價格導向逐漸轉向設計、文化與質感,此趨勢在泰國的曼谷、菲律賓的馬尼拉、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以及印尼的雅加達等之東協主要城市尤其普遍,東南亞的熱帶文青風潮應運而生。 知名的東協文青市集有泰國曼谷的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Tha Maharaj)、菲律賓馬尼拉的Salcedo Market、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八打靈再也17區(Petaling Jaya Section 17)、印尼雅加達的Panglima Polim,這些市集皆群聚「文青」產品,形成各類「文青」產品的銷售和宣傳通路,吸引當地甚至是全球文青前來朝聖! 自拍(Selfi
2017.06.06
2017.05.23
從劉備三顧茅廬的獨白 看政策溝通/于國欽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他首次拜訪孔明,向前來應門的童子說明來意,他說:「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拜見先生。」聽完冗長的獨白,童子說:「我記不得許多名字。」劉備說:「你只說劉備來訪。」 明明很簡單的劉備來訪,卻說了一大串頭銜,弄得小孩頭都昏了,但劉備這樣的自我介紹還不是最厲害的,看過雍正王朝的人一定對張廷玉不陌生,他除了是雍正的重要幕僚,也負責編明史,明史每卷一開頭都會有這麼一段:「總裁官總理事務 經筵講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兼管吏部戶部尚書事加六級張廷玉等奉敕修。」這樣的介紹很周延,但也太囉唆了。 先別笑劉備、張廷玉,今天我們政府的政策說明不也是如此嗎?許多法律條文、許多會議通知、甚至連要點、辦法的名稱不也如此嗎?舉例來說內政部規範大陸民眾來台購屋的辦法名稱為《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許可辦法》,真是冗長;為鼓勵民間的力量投入政府所劃定的都更地區,財政部訂了一個辦法,其名稱為《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之都市更新事業機構投資於都市更新地區適用投資抵減辦法》,我們大概沒有辦法一口氣唸完它。 這只是法規名稱而已,內容更時而佶屈聱牙,時而
2017.05.23
2016.04.13
讓退休潮,成為企業轉型的助力 / 葉明芬
51 歲的 Tony 才剛過半百,工作已年滿30年。他從退伍後,一直在清潔用品製造業工作。退休前,他在中國華南地區管理工廠,不論是產品的生產製造流程,或是建廠的經驗、廠務管理都擁有深厚的經驗值。退休返台後,除了陪伴家人,也曾想再進入其他企業,只是,薪資不如預期,工作30年後,對全職工作也有點意興闌珊。 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一家新創有機清潔品的年輕創業家 Jerry,Jerry 無法負擔 Tony 全職薪水,卻非常需要 Tony 生產管理流程經驗,Jerry 與創業夥伴商討後,邀請 Tony 擔任業師,彈性工時指導年輕人,以補產品製造與管理經驗的不足。 Tony 從大企業退休,但退而不休,反成中小企業或新創企業的助力。 提早退休,企業傳承的隱形炸彈 因應人口老化趨勢,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討論「延後退休」的議題,台灣卻普遍出現「提早退休」的現象。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進行「中高齡工作歷程調查」發現,全體已退離職場者之平均退離年齡為 45.91 歲,而未滿 45 歲退離職場者,計 81 萬 2 千人,占已退離總人數 40.3%。 再參考主計總處 20
2016.04.13
2016.04.12
針對「經新聞」於2015年4月30日及同年7月14日刊載之「歐洲電網對德國電力系統的重要性」及「德國,是不是綠能大國?」二篇名家論專文之補充說明:
查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常務次長Rainer Baake於2014年12月11日發出新聞稿中,曾指出德國自2000年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EEG)通過開始,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增加144TWh,而核電發電量減少72TWh,再生能源確有降低德國國內化石燃料使用之效;另文中提及德國2009年至2013年間褐煤發電成長之事實,係因當時新興市場之排放權證進入歐盟交易系統後,天然氣發電減少,因而導致燃煤比例相對提高,特此提出資料補充。 原文中文翻譯如下: 德國的能源轉換過程,真的像是法蘭克‧德西許納(Frank Drieschner)在報紙上說的那樣,是一個骯髒的錯誤嗎? 讓我們從檢視一些事實開始。2000年的時候,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了再生能源法修正草案(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同一天政府批准了一個逐步停止核能運轉的時間表。從那時開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上升了144萬億瓦特/時 (TWh),而同時核能電廠產生的電量下降了72萬億瓦特/時。從那時開始,再生能源發電量快速增加,補足甚至遠遠超過了因逐步減產而下
2016.04.12
2016.04.06
產政攜手共創新格局 / 詹文男
新政府即將在五月正式上台,相信大家都寄予高度的期待。尤其面臨出口不振,產業亟待轉型的當下,如何振衰起蔽,相信各界都在等著新政府如何出手。不過,雖然媒體報導新政府的幕僚已有許多的產業政策思考與作為等著開展,但個人認為,情勢要有所突破,除了政府的方向與措施外,產業本身的努力與配合,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亦即產業政策要發揮作用,不能單靠倚賴政府,企業也需攜手向上,產業轉型才能竟其功。而哪些是企業必須努力的呢? 開放心態 首先是應以開放心態迎向國際良性競爭。臺灣企業目前面臨的考驗,除要保持與日韓企業間的競爭優勢外;另一方面更是隨著中國與東南亞經濟體崛起,而備感競爭壓力。事實上,臺灣企業在全球仍保有相當經營實力,有許多隱藏在臺灣各地的中堅企業,甚至許多採行利基策略的中小企業,但卻往往是國際大廠緊密的合作夥伴,其競爭實力放眼全球並不遜色。 因此,在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具備關鍵性技術與Know-how的臺灣企業應儲備信心,用開放的意識與心態面對國際化的挑戰。如強化自身組織成員的雙語、多語能力,培養良好的國際視野與經驗,甚至進一步吸收國際同業或異業的經營模式,截
2016.04.06
2016.03.29
重視成長,更要重視分配 / 于國欽
我們多數時候只關心,台灣該不該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該不該儘速簽署兩岸貨貿、服貿協議,該不該成立類主權基金投資重點產業等等。然而,何以要這麼做?我們總不假思索的認為,這樣對經濟才有幫助。 「這樣對經濟才有幫助」這句話是很模糊的,到底是對誰有幫助?是對資本家有幫助、對中小企業有幫助、還是對勞工有幫助?是對傳產有幫助、對生技有幫助、還是對農業有幫助?經濟成長的果實最後是雨露均霑地分配到各階層,或者僅歸少數人享有?若自由貿易、GDP成長的果實至終無法讓多數人分享,這樣的成長是難以持久的。 何以說GDP分配不均會影響經濟成長?因為當家庭收入停滯,他們必然會節省開支,如此一來民間消費勢將走疲,而占GDP近六成的民間消費一旦走疲則經濟豈有不趨緩之理?遺憾的是,台灣近年的情況正是如此。 我們二十多年來藉由入會(WTO)談判、促產條例積極進行貿易自由化及發展重點產業,期間確實創造了可觀的GDP,然而所創造的成長果實分配到哪兒?依主計總處估計,近二十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由50.3%降至43.9%,這意味著多數家庭所分享的成長果實逐年下滑,早已
2016.03.29
2016.03.25
加強手機軟體規範,保障民眾權益 / 吳明機
台灣低頭族全球第一,平均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將近 200 分鐘。根據統計,2015 年第一季在全球遊戲 App 營收排行榜中,台灣高居全球第六;同時台灣更是亞洲地區 App 下載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其中以通訊軟體及遊戲軟體居高。 通訊 APP 消費權益保障 目前我國民眾上網推估超過 1,800 萬人,其中有 56.3% 上網的主要活動是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根據即時通訊軟體業者 Line 所發布資料顯示,在台灣有超過 1,700 萬人使用它所提供的服務。相較於其他消費活動,即時通訊軟體服務使用普及度更高;為能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即時通訊軟體發展出貼圖等加值服務商業模式,也衍生越來越多的消費糾紛。
2016.03.25
2016.03.22
企業賺的是機會利潤,還是管理利潤? / 晉麗明
企業衝刺上半年業績的同時,經營者必須省思:企業賺的是機會利潤?還是管理利潤?這會影響組織要將資源,投資在什麼方向;同時,這樣的原則檢視,也有助企業發現經營風險。 機會利潤將會逐年遞減 許多新創事業,初期賺的是機會利潤,例如科技新產品、網路團購、社群網站、加盟連銷、共享商機等,都是切入了一個新技術或是與網路或通路結合的新商模,果然在市場上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與迴響;但接下來的場景,競爭對手一窩蜂的爭相投入,競合角力的結果,將市場大餅愈切愈細,許多業者不堪競爭,中箭落馬,或是市場重新洗牌,如軍閥般各據山頭,隨著短兵相接的競爭,成本將會不斷墊高,利潤也會愈來愈薄;這樣的情景,在PC、筆電、平板及手機等產品上顯現,而網路創意與相關商模,由於進入障礙低,也容易在機會利潤快速燃盡後,讓企業灰飛煙滅! 管理利潤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機會利潤被競爭對手及市場鯨吞蠶食後,如果沒有適時轉向獲取管理利潤,那麼企業很快就會被淘汰,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網路商店、曾在街頭林立的涮涮鍋、甜甜圈、蛋塔、及各種型態的連鎖加盟業都有相同的故事與黯然退出市場的結局。
2016.03.22
2016.03.15
強化 TPP 溝通 重拾自由化信心 / 譚瑾瑜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文本正式出爐之後,除了TPP成員積極進行國內確認生效的工作之外,印尼、南韓、泰國與菲律賓等亞太國家均表達參與TPP之意願,而希望申請參與TPP第二輪談判的台灣,更是積極分析文本內容及盤點國內法規落差。透過行政院早已成立TPP/RCEP專案小組,在TPP完成談判之後,要求各部會於今年三月底之前提出修法內容,並更新評估報告,期能做好台灣加入TPP所需要的準備。 除了做好上述擴大更新影響評估、加速體制調和與因應、爭取各成員國支持等談判準備工作之外,在加入TPP之前,做好國內意見徵詢與溝通恐怕更是當前準備加入TPP之際最重要的工作。政府已經在1月27日成立TPP溝通專案辦公室,希望能夠在加入TPP之前,傾聽及蒐集各界意見,透過互動將加入TPP將會面臨的經貿環境變化,做一個良好的溝通,也希望能夠透過TPP溝通,去除過往黑箱負評,重拾產業公協會、縣市政府、各界人士對於台灣參與全球經貿自由化的信心。 事實上,台灣在加入WTO時,便曾面臨過一次關稅大幅下降、經貿法規大幅鬆綁、大幅開放外資進駐投資的自由化過程。以衝擊較大的農業為例,當時農業平均關稅從20.6
2016.03.15
2016.03.09
正確認識「土壤液化」/ 江崇榮
春節前夕,台灣南部的大地震,引起部分地區出現土壤液化現象,讓「土壤液化」受到國人的重視。 無論是傳統媒體的電視、報紙,或是網路新媒體,對於「土壤液化」這個名詞,討論相當多。 但到底什麼是土壤液化?如果住家附近可能發生這種現象,該如何面對? 100 秒,讓您秒懂「土壤液化」。 更多土壤液化資訊
2016.03.09
2016.03.04
土壤液化不可怕 / 李錫堤
土壤液化(soil liquefaction)是指土壤因地震的壓密作用,使裏層土壤的水份被擠壓到表層,土壤顆粒間的水壓升高,有效應力下降,土壤失去抗剪強度,呈現如液態的狀況。當地表承受不住地下水的壓力時就會發生變形、破裂、噴水及噴砂,房屋與結構物下沉、傾斜、龜裂、甚至傾倒,地下管線破裂或上浮等。 「土壤液化」的危害 土壤液化現象是受強烈振動時發生的,當震度達到五級以上 (加速度大於0.08g),在地下水位高的年輕沉積層或土壤會有液化的可能。所以,海岸或河岸低地、低窪地區或舊河道的填土區、有年輕沉積層的山麓地區等,是土壤液化的高潛勢區。震度越高或加速度越大,土壤液化的可能性越高,且土壤液化的深度也越深,災情會隨著震度或加速度增大而擴大。 「土壤液化」並不可怕 土壤液化在各種地震災害中並不是最可怕的。地震災害包括:斷層錯動、地盤變形、強烈振動、山崩、地陷、海嘯及土壤液化等。海嘯及大山崩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命損失,強烈振動也會造成多量的房屋倒塌,斷層錯動、地盤變形與地陷等會對結構物造成直接的破壞,但其範圍較局限於斷層線及其鄰近地區。地震時的土壤液化一般災範
2016.03.04
2016.03.01
作者: 王義智 / 資策會 產業情報研究所 (MIC)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副主任
在創投圈,會把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未上市新創公司稱為「獨角獸」;如果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則稱為「超級獨角獸」。獨角獸象徵著難得與可貴,而網路產業中的獨角獸,更是創新與商業化的具體展現。 Airbnb 引領「共享經濟」風潮 這些獨角獸,在各個面向重塑我們的生活體驗與工作型態。例如 Airbnb 網站,讓全球屋主出租分享自有客房,竟以超過 250 億美元的市值成為獨角獸,除了讓閒置的資源有效運用,並增進就業機會外,即時公開透明的評價制度,提高屋主服務意識,也改善旅行住房體驗。而 Airbnb 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帶動了全新的「共享經濟」。資誠集團 (PWC) 估計,全球共享經濟產值將由 2013 年的 150 億美元,成長至 2025 年的 3,350 億美元。 隨實體零售業者紛紛加入電商戰局,傳統電商市場競爭程度日益加劇。於此同時,在大智移雲等科技快速發展下,全產業電商化加速發展,舉凡在交通、金融、教育、娛樂、居住等服務領域,均開始運用與導入電子商務,來開展創新的服務與商業模式。 現階段,電子商務運作模式為「透過網路將商品販售給消費者
2016.03.01
2016.02.25
推動「水龍頭驗證標章」 消費者、產業雙贏 / 吳明機
我國衛浴五金產業每年產值約新台幣 500 億元,衛浴五金廠商數量約 300 家,其中約 200 家位於中部,以彰化縣頂番里為中心,匯聚水五金供應鏈,形成水五金產業聚落。 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是凝聚業者共識與團結互助的產業代表。近年來,水五金協會常接到消費者反映水龍頭品質不佳,而 2015 年 7 月香港爆發鉛水事件、2015 年 10 月台灣爆發鉛管事件,更讓民眾重視飲水安全。 歐美先進國家,對於水龍頭溶出之有害物質,均有嚴格規範,如美國的 NSF 法規、歐盟 EN 法規等。管制項目除了鉛之外,尚包含鎘、鋅、銅等 10 幾種以上的重金屬,以及超過百種以上的有機物,如塑化劑、多氯聯苯、亞硝胺...等。
2016.02.25